•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6年  11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文
2000年福建农业展望
郑金贵
1996, 11(1): 1-7.
摘要:
本文分析了福建土地、海域资源以及“八五”期间农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目前面临的问题,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和农业方面的专业学会的意见提出了2000年福建农业发展的目标及十条对策。
福州黑猪、肉用型猪及其杂种猪肉质特性的研究
李盛霖, 陈岩锋, 郑逢源, 吴提良
1996, 11(1): 8-11.
摘要:
本文研究福州黑猪、杜洛克、斯格和新长白猪及其杂种猪共12个品种或组合86头的肌肉品质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地方猪种福州黑猪各项肉质品质指标均优于各引进肉用型猪种,福州黑猪肌肉pH值高,为6.24±0.16;肌肉颜色在正常范围,评分为3.33±0.21;肌肉大理石纹分布理想,评分为3.33±0.21;失水率(%)低,为19.28±5.49;肌纤维细,直径为43.05±6.12μm.同时表明,在引进猪中,各肉质性状表现明显差异。研究还表明:以福州黑猪为母本,以引进猪种为父本的二元和三元各杂交组合中,杂种猪的肉质指标介于两亲本平均值,但各有偏倚现象,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的杜福、杜长福的肉质为优。在进行瘦肉型商品猪开发利用时,为防止出现PSE肉,要慎重选择父本。
富锗灵芝营养成分分析
陈体强, 李开本, 翁启勇, 庄运河
1996, 11(1): 12-13.
摘要:
本文分析比较了袋料仿野生栽培得到的富锗灵芝、普通灵芝与野生灵芝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富锗仿野生栽培效果接近野生灵芝。
激素和氮素对无籽西瓜组培中芽分化的效应
林治良, 林翰, 魏文麟, 王龙旺
1996, 11(1): 14-16.
摘要:
探讨了不同激素对无籽西瓜组培中芽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6-BA对促进芽分化有极显着作用,适用浓度为0.5~2.0mg/1;IBA对芽的生长有显着影响,适用浓度为0.5~1.5mg/1;Ad(腺素)主要是促进芽苗的伸长,适用浓度为20~80mg/l.在总氮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同与比值的试验NH4+与N03-,结果显示,这两种不同形态氮素的配合使用是必需的,适用比值为0.2~1。
调控稻田人工生物圈及其新耕作体系研究Ⅲ.外源喷水系统的增氧效果研究
黄毅斌, 翁伯琦, 唐建阳, 张逸清, 宋铁英, 何萍, 刘中柱
1996, 11(1): 17-21.
摘要:
实验证明淡水白鲳、尼罗罗非鱼、鲤鱼、革胡子鲶正常生长的水体溶氧重应高于3mg/l.稻田人工生物圈中水体的溶氧量的日变化规律与池塘相似都为昼高夜低,但人工生物圈水体的溶氧量低于池塘,而且鱼坑中的溶氧量又低于田面,在养殖的后期人工生物圈中水体夜间的溶氧量表现为缺乏。用外源喷水的方式进行增氧,结果表明,在夜间喷水45min,喷水量225m3/hm3,可以满足产量为4377.2kg/hm2的稻田人工生物圈中鱼类对溶氧的要求。而且,外源喷水系统的增氧效果与水体中鱼类的密度成反比。在相同鱼种及放养比例的条件下,有喷水的人工生物圈的鱼产量是不喷水的高密度养鱼的2倍,且成活率高、个体较大。
缺锌对水稻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李延, 黄毅斌
1996, 11(1): 22-24.
摘要:
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稻株锌营养状况与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密切相关,缺锌导致RNase活性明显提高,RNA含量降低。缺锌水稻蛋白质合成受阻而非蛋白氮化合物积累。RNase活性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说明RNase活性提高,导致RNA降解是缺锌水稻蛋白质合成受阻的原因。
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繁殖利用初报
林沧, 姜秀勇, 李昱, 余韶颜, 陈京, 张兆庆
1996, 11(1): 25-29.
摘要:
我们从1991年秋季开始进行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繁殖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紫云英生长至2层黑荚时翻埋,可达到种、肥兼得和一次播种多年繁殖利用的目的。埋入土中的种子趋于匀态分布,0~4cm土层中的种子可于秋后萌发出苗,其萌发率约为72.9%.在大田和试验田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1992,1993,1994和1995年,每公顷鲜草产量分别为32.58,37.19,34.17和28.50t.这是一条省工、省本、省种促进冬季紫云英种植和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
紫云英新品种种子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叶永秦, 乐开富, 林多胡, 刘玉环, 张尚兴, 陈云平
1996, 11(1): 30-35.
摘要:
经1987~1991年5年协作研究,提出闽紫1~4号每公顷产种子750kg以上配套技术。①适期适量播种。闽紫1号9月5日至11月5日、闽紫3号9月15日至10月25日,闽紫2号、闽紫4号9月15日至11月5日播种。在与前作不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可适当早播。每公顷用种15~22.5kg;②用稀土、钼酸铵0.05%浓度浸种24h,伸长至初花期喷200~450μg/g多效唑,并在初花期用0.2%~0.3%硼砂加0.1%~0.15%钼酸铵喷施,在红壤旱地加喷0.2%硫酸锌;③适量早施和合理配施磷钾肥,P2O5:K2O=1:1~1.5;④注意防治病虫害。除治虫外,应在开花结荚期用0.1%多菌灵防治病害1~2次;⑤提倡生长好的留种田当株高达20~30cm割草利用,并留茬5~7cm;③黑荚率达50%~75%抢晴收,并用机械脱荚脱粒。
甘薯青枯菌的生理小种研究
卢同, 种藏文, 王长方, 张联顺, 赖文昌, 池燕斌
1996, 11(1): 36-40.
摘要:
从闽、粤、赣、江、浙5省甘薯青枯病区采集分离到的甘薯青枯菌株(Pseudomonas solanacearum)通过对寄主范围、浸润反应和黑色素形成的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63个甘薯青枯菌株均能侵染烟草和多种茄科植物,但侵染力的大小因菌株间致病力的差异而不同,63个菌株均不能侵染香蕉。参试的26个菌株浸润烟叶24~60h均能产生淡褐色至深褐色的坏死枯斑反应,浸润烟叶能力的大小各菌株间略有差异。参试的26个菌株接种在含L一酪氨酸培养基上48h后就能产生黑色素,但不同菌株间产生黑色素能力有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甘薯青枯菌应属于青枯菌生理小种。
温度对长毛钝绥螨生育及捕食功能反应影响
张艳璇, 林坚贞, 翁志铿, 毛道胜, 池燕斌
1996, 11(1): 41-44.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草莓主要害螨神泽氐叶螨Tetranychus kanzawai重要天敌长毛钝绥螨Amblyseius longispinosus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发育,以及温度对长毛钝绥螨的雌螨对神泽氐叶螨的捕食量、功能反应,数量反应等影响,以期了解长毛钝绥螨在草莓生长的寒冷季节对草莓神泽氐叶螨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28℃±2长毛钝绥螨从卵→卵4.5~5d;12℃±2则需34.75~40d.温度与长毛钝绥螨发育历期的关系模型Y=54.64一1.8434x(r=-0.97);温度对长毛钝绥螨雌螨对神泽氐叶螨雌螨捕食量关系:Y=9.964+2.523x(r=0.96);温度与长毛钝绥螨产卵量关系:Y=-6.763+2.011x(r=0.91).在不同温度下长毛钝绥螨对神泽氏叶螨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在相同密度下长毛钝绥螨有随自身密度增加捕食量下降趋势其模型:A=21.8386P-(0.3684)。
农田害鼠“诱、杀、避”防治配套技术研究
彭文富, 陈玉妹, 林坚贞, 周文通, 林长成
1996, 11(1): 45-49.
摘要:
在1989~1993年研究农田害鼠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农田害鼠“诱、杀、避”防治配套技术。提出冬季鼠密度在7%以下,春秋二次灭鼠控制鼠害的防治策略。农田害鼠数量高峰期以仔鼠进入30日龄以上达100%时作为防治适期的一项重要指标。1994年春季“诱、杀、避”防治配套技术在春大豆结荚期大田示范效果达96%,比“诱、杀”组灭鼠效果提高12.7%~15.2。
引致转心莲、龙珠果花叶病的黄瓜花叶病毒
徐平东, 李梅
1996, 11(1): 50-53.
摘要:
根据病毒粒体形态、血清学反应、寄主范围及症状,明确由福建南部地区种植的转心莲(Passiflora caerulea)和野生龙珠果(P. foetida)表现花叶症状病株分离的两个病毒分离物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cucumovirus,CMV)的两个分离物。两分离物均能通过摩擦接种侵染供试12科55种(或品种)植物中的西番莲科、藜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苋科、菊科、番杏科、夹竹桃科、玄参科、唇形科等11种的部分植物。部分提纯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28~30nm.在A蛋白包被ELISA和A蛋白免疫电镜测定中,两分离物与C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与TMV、PFWV、PGMV、PFYMV等4种抗血清呈阴性反应。
水稻编织布育秧机插研究
林济生, 张琳, 曾任平
1996, 11(1): 54-57.
摘要:
用稻田、规格编织布条代替工厂化、塑料盘培育水稻秧苗供机插,其与盘秧机插比较具有:秧苗素质、机插质量、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相近,育秧栽体一次性投资降低95%等特点;并创立提布切割起秧等作业法,简化了育秧程序。
谈谈农业科技成果何以转化难及对策
陈德煌
1996, 11(1): 58-61.
摘要:
要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本文着重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何以时至今日,仍存在转化难的因素,并探讨了其转化难的原因及对策,为今后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集约持续农业──我国农业的方向
王景辉, 杨辉, 杨小萍, 翁志辉, 陈奇榕
1996, 11(1): 62-66.
摘要:
论述了现代农业的成就、作用及其产生的副作用;分析了国际国内持续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当前对持续农业认识上的偏向;根据我国国情,特别是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应该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并指出其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