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优先发表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园艺科学
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的生理变化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苏海兰, 牛雨晴, 成建华, 朱雁鸣, 陈宏, 郑梅霞, 黄贤贵, 朱育菁
摘要:
  目的  探明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差异基因表达情况。  方法  以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6个阶段的种子为材料,采用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每个阶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对6个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用qRT-PCR法对关键差异基因的表达量进行验证。  结果  (1)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前4个时期逐渐增高后,在后两个时期稍有下降;粗脂肪、蛋白质整体呈下降趋势;α淀粉酶活性及β淀粉酶活性呈现增强趋势。(2)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蔗糖和淀粉代谢途径、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等显著富集差异表达基因。  结论  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淀粉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化与内源激素的协调作用,促进多花黄精种子的生理后熟。
种茎直接补种对宿根蔗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蒋柱辉, 周慧文, 闫海锋, 梁学优, 宋石, 韦志英, 覃磊, 熊发前, 游建华, 丘立杭
摘要:
  目的  探究种茎直接补种对宿根蔗3年延长年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甘蔗种茎直接补种延长宿根年限新技术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广西蔗区3个主栽品种桂柳2号(GL2)、桂糖44号(GT44)和YT236(YT236)的第3年宿根蔗(即种植第4年)作为被补种群体,利用桂辐98-296 (GF296)种茎对其栽种地块的缺株断垄蔗畦进行直接补种处理,以未补种群体为各自对照(CK),在宿根第3年、第4年、第5年的收获期,分别测定补种和未补种处理甘蔗的重要农艺性状和蔗糖分,并计算经济效益。  结果  桂柳2号(GL2)、桂糖44号(GT44)和粤糖00236(YT236)经补种的群体有效茎数目显著高于未补种处理群体(CK);补种处理中的GL2群体、GT44群体和YT236群体和它们相对应的CK产量均随宿根年限延长而减少,经补种后的群体产量随宿根年限延长而增加,宿根蔗原种GL2、GT44、YT236与它们的对照群体相比,发现在不同宿根年份间的株高、茎径和单茎重等指标也有所差异。未经补种的GL2、GT44和YT236群体的有效茎数目与宿根年限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907、-0.931、-0.756;产量同样与宿根年限的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915、-0.905、-0.930;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经补种后,宿根年限与产量和有效茎数目不再呈现负相关性,表明补种后甘蔗宿根年限能够延长;同时经补种后GL2、GT44和YT236群体的经济效益也有所增加,它们的3年宿根时期总计增加净收入分别为48120.80元·hm-2、46765.80元·hm-2、42398.60元·hm-2  结论  GF296种茎直接补种能有效延长3年宿根年限,显著增加被补种群体的经济效益,适宜大面积推广。该研究结果为构建高产和稳产群体、发挥甘蔗宿根潜力、实现稳产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外源槲皮素对干旱胁迫下板栗苗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曾扬鹃, 于克妍, 靳常敏, 于立洋, 张京政, 曹飞
摘要:
  目的  探明外源槲皮素(Quercetin, Q)提高板栗苗耐旱性的适宜喷施浓度及其生理机制。  方法  以燕宝(YB)板栗苗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的方法,以重度干旱胁迫CK1和正常管理CK2为对照,研究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600 μmol·L−1(QD1)、1200 μmol·L−1(QD2)、1800 μmol·L−1(QD3)和2000 μmol·L−1(QD4)、3000μmol·L−1(QD5)]槲皮素对板栗幼苗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和黄酮醇含量的影响。  结果  与同处于重度干旱胁迫下未经槲皮素喷施处理的CK1相比,5种不同浓度槲皮素喷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板栗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黄酮醇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板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但喷施后板栗苗的状态仍不能恢复到正常管理的CK2。通过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得出QD1、QD2、QD3、QD4、QD5各处理的平均抗旱性度量值分别为0.735、0.641、0.738、1.389、0.828。其中2000 μmol·L−1(QD4)槲皮素浓度处理效果更显著。  结论  外源施加槲皮素可以通过提高板栗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减缓MDA增加速度,减缓细胞膜质过氧化的速度,以减轻干旱对板栗叶片细胞的伤害,从而提高板栗幼苗耐旱性,且以2000 μmol·L−1(QD4)槲皮素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外源褪黑素对低温逆境下三角梅生理特性和细胞壁组分的影响
胡牮, 林雅楠, 吴楠, 蒋诗睿, 宋杨, 张建新, 郑玲霞, 陈祺月, 刘鹏
摘要: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低温逆境下三角梅生理生化及细胞壁组分的调控作用,为缓解低温对三角梅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不同耐冷性的3个三角梅品种安格斯、口红、变色龙为供试材料,在4 ℃低温下对三角梅植株叶面施加不同浓度(0、50、100、150 µmol·L–1)的外源褪黑素,测定各处理组生长0、7、14、21 d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细胞壁组分[螯合型果胶(CSP)、碱溶性果胶(SSP)、半纤维素(HC)和纤维素(CE)]含量。  结果  低温逆境下三角梅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叶绿素荧光参数失衡,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壁组分受到影响。而施加100 µmol·L–1的褪黑素能够有效地提升三角梅的生理活性,改善植株萎蔫程度,Fv/FmETR降幅减小;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强耐冷型品种安格斯较于0 d的SOD、POD、CAT最大可增加96.45%、104.35%、73.11%;H2O2含量、O2生成速率对比同周期MT0最多下降21.07%、26.85%;细胞壁组分中CSP、SSP上升幅度增加,较于0 d最多可上涨22.55%、43.08%。  结论  明确了外源褪黑素在生理特性方面对不同品种三角梅冷害的调控作用,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可以有效缓解低温对三角梅生长的抑制,减轻光系统损伤,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缓膜脂氧化,并调节细胞壁各组分含量以维持其结构整体稳定,从而降低低温伤害,为探索褪黑素对冷害下植物的调控作用提供新思路。
加工型辣椒氮、磷、钾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吴立东, 刘亚婷, 林淑婷, 廖承树, 钟金仙
摘要:
  目的  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量配比对加工型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加工型辣椒高产、优质的氮、磷、钾适宜施用量配比,为加工型辣椒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以加工型辣椒品种明椒9号为供试材料,建立氮、磷、钾施肥量编码值与产量、加工品质的效应函数。  结果  氮、磷、钾肥对辣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显著,均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表明钾是影响辣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当氮、磷、钾肥的最高施用量分别为151.10、59.28、306.78 kg·hm−2时,辣椒产量达到最高;当氮、磷、钾肥的最高施用量分别为148.59、59.34、291.66 kg·hm−2时,辣椒加工品质达到最佳。互作效应中,氮磷、氮钾、磷钾互作对辣椒产量和加工品质影响显著,两者配施对辣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提高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模型寻优表明,辣椒产量超过29000 kg·hm−2,在95%置信区间,氮、磷、钾肥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09.24~174.43 、44.40~78.95 、213.85~287.95 kg·hm−2;辣椒品质综合评分在80分以上,在95%置信区间,氮、磷、钾肥适宜施用量分别为63.08~115.23、 42.26~72.50 、211.23~292.23 kg·hm−2  结论  辣椒产量达29000 kg·hm−2、加工品质综合评分达80分以上的施肥方案为氮肥109.24~115.23 kg·hm−2,磷肥44.40~72.50 kg·hm−2,钾肥213.85~287.95 kg·hm−2,适宜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比例约为1.00~1.05∶0.41~0.6∶1.96~2.64。
枯草芽孢杆菌B2-GFP菌株对甜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莉, 尚烨, 闫庚洋, 刘菊, 张菊平
摘要:
  目的  筛选能促进甜椒幼苗生长的枯草芽孢杆菌B2-GFP菌株发酵液适宜浓度,为研发菌肥作用于蔬菜提供依据。  方法  以甜椒硕源808为材料,设置枯草芽孢杆菌B2-GFP菌株发酵液T1(1×105 CFU·mL−1)、T2(1×106 CFU·mL−1)、T3(1×107 CFU·mL−1)、T4(1×108 CFU·mL−1)4个浓度梯度处理,每隔7 d向植株浇灌菌株发酵液,连续浇灌3次,每次每株浇灌5 mL,21 d时测定甜椒幼苗生长指标、生物量积累、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抗氧化酶活性、根系形态建成及根系活力指标。  结果  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B2-GFP菌株发酵液可提高甜椒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植株生物量,以1×106 CFU·mL−1的增幅最大。同时,该浓度显著提高了叶片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荧光(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基础荧光(Fo);提高甜椒根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根系活力。  结论  在甜椒移栽后浇灌1×106 CFU·mL−1B2-GFP菌株发酵液可促进甜椒植株生长和根系形态建成,增强叶片光合能力,提高生物量积累、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
多效唑和乙烯利对西克刺桐花芽分化及成花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贝宁, 陈发兴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效唑(paclobutrazol, PAC)和乙烯利(ethephon, ETH)对西克刺桐(Erythrina sykesii)碳氮代谢、内源激素及成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刺桐属植物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8 年生的西克刺桐为材料,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进行多效唑(PAC)600 mg·L−1、乙烯利(ETH)50 mg·L−1以及二者共同喷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每个处理均喷施3次。检测顶芽不同花芽生理分化期的碳氮代谢物质含量、内源激素水平和成花相关基因表达量,并调查统计盛花期西克刺桐花序大小、数量和枝条成花率。  结果  西克刺桐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后,随着花芽生理分化进程推进,顶芽的可溶性糖和全碳含量逐渐上升,而可溶性蛋白和全氮含量逐渐下降,导致碳氮比(C/N)升高;其中,PAC+ETH处理与PAC和ETH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生理分化末期PAC+ETH处理的C/N比值达到最大值。顶芽的内源激素含量也随着生理分化进程而变化,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 ZR)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含量逐渐上升,而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 GA3)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含量逐渐下降;引起ABA/IAA、ABA/GA3、ZR/IAA、ZR/GA3比值逐渐升高;PAC+ETH处理的激素比值与PAC和ETH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生理分化末期PAC+ETH处理的ABA/IAA、ABA/GA3、ZR/IAA、ZR/GA3比值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317.49%、185.34%、310.58%、180.62%。成花促进基因FT在生理分化中期开始表达且表达量逐渐上调,SOC1AP1SVPLFY基因在生理分化末期才明显表达;成花抑制基因TFL1在生理分化前期就开始表达且表达量逐渐下调。多效唑和乙烯利处理均能促进西克刺桐花芽分化进程和成花诱导,其中600 mg·L−1 PAC+50 mg·L−1 ETH处理的植株开花期提前12 d,枝条成花率达36.46%,植株总花期达55 d。  结论  西克刺桐花芽生理分化期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有利于提高碳氮代谢物质含量,调节内源激素水平和成花相关基因表达,有效促进西克刺桐花芽分化。
四川地区甜樱桃S基因型及SFB4'基因的分子鉴定
张号楠, 李沛华, 梁东, 王进, 吕秀兰
摘要:
  目的  甜樱桃(Cerasus avium L.)的S基因决定其自交的亲和性。为鉴定四川地区甜樱桃品种的S基因型和高自交亲和性品种,本研究对收集到的39份甜樱桃材料进行S基因型鉴定,并比较SFB4与其自交亲和突变体SFB4'基因的差异。  方法  利用S基因通用引物和特异引物对四川地区种植的39份甜樱桃叶片DNA进行PCR扩增,并对含有SFB4/SFB4'基因的扩增片段进行测序。  结果  39份甜樱桃材料共鉴定出S1、S2、S3、S4、S6、S9等6个基因型,其中27份材料含有S3基因,19份材料含有S9基因,12份材料含有S1基因,11份材料含有S4基因,7份材料含有S6基因,3份材料含有S2基因。根据鉴定得到的S基因型结果,扩增得到含有S4基因的11份材料中的SFB基因的ORF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相比于SFB4SFB4'在903 bp处存在4个碱基缺失;本研究设计了SFB4'特异引物,测序结果显示,有7份材料的SFB基因型为SFB4'  结论  共鉴定得到S1、S2、S3、S4、S6、S9等6个基因型,对含有S4基因的11份材料的S4基因全长进行测序,确定7份材料为突变基因SFB4'。本研究为四川地区甜樱桃授粉树配置提供了数据支撑,并为甜樱桃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硒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处理对苋菜生长效应、光合生理和硒积累的影响
陆云梅, 黄仁华, 刘鸿宇
摘要:
  目的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MF)在苋菜富硒栽培中的生物效应,综合评价AMF对不同硒形态处理下苋菜生长和硒积累的影响。  方法  采用盆栽实验,分析了土施外源硒和接种AMF对苋菜光合作用、生长状况、苋菜红素以及硒积累的影响。  结果  硒酸钠、亚硒酸钠和L-硒代半胱氨酸处理均降低了苋菜红素含量,但对菌根侵染率和菌根依赖性均无显著影响,同时显著提高了苋菜叶片叶绿素a、b含量、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其中L-硒代半胱氨酸处理效果最佳,说明外源硒处理对苋菜的生长有一定的正效应。另外,接种AMF对不同硒处理下苋菜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且提高了叶片苋菜红素含量,同时增强了光合能力和根茎叶硒含量的积累。  结论  接种AMF和外源硒处理均能提高苋菜的光合能力和硒积累能力,从而促进苋菜生长和提高苋菜营养品质,通过两者交互处理可作为提高蔬菜富硒栽培的有效措施。
紫芽六堡茶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组测序及表达分析
梁燕妮, 魏诗琴, 乔如颖, 梁剑锋, 谭花桂
摘要:
[ 目的] 紫芽六堡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 cv. Liupao)是六堡群体种茶树中芽叶呈紫色且富含花青素的特异品系,研究紫芽六堡茶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可为深入了解紫芽六堡茶花青素积累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为高花青素六堡茶树的分子育种提供遗传资源。  方法  利用盐酸乙醇分别提取紫芽和绿芽六堡茶芽中花青素,测定其含量;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紫芽和绿芽六堡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找出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  紫芽六堡茶花青素含量是绿芽的7倍;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65570条Unigene,平均长度1450 bp;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与紫芽六堡茶花青素生物合成通路相关的基因243条,进一步筛选出43个差异显著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共编码14个关键酶,包括苯丙氨酸氨裂解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 CHS)、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 CHI)、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ate acid 4-hydroxylase, C4H)、花色素苷还原酶(anthocyanidin reductase, ANR)、4-香豆酸CoA连接酶(4-coumarate-Co A ligase, 4C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黄酮醇合成酶(flavonol synthase, FLS)、黄酮3′,5′-羟化酶(flavonoid-3′,5′-hydroxylase, F3'5'H)、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 F3'H)、黄酮3-羟化酶(flavanone-3-hydroxylase, F3H)、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花青素成合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 ANS)、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 LAR)。  结论  编码花青素生物合成的14个关键酶基因中有34个基因在紫芽六堡茶中上调表达,推测这些基因在紫芽花青素积累中起重要作用。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毛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袁宗胜
摘要:
  目的  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CT-B09-2、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L-B06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WYS-A01-1]对毛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方法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灌根的方式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30 d后采集毛竹幼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本,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提取土壤总DNA并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  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提升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调控土壤pH,提高根际土壤中物质代谢和碳化合物分解相关的功能活性。毛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共检测出26门、65纲、158目、253科、448属、674种。主要优势菌门以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 Firmicutes、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ota、酸杆菌门 Acidobacteriota、绿弯菌门 Chloroflexi等为主。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后,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数目显著上升,非根际土壤样本无显著变化;  结论  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调节土壤矿质元素,改善土壤pH,调控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
葡萄枝条栽培鸡腿菇的研究
周书博, 李鸣雷, 齐伟, 黄凯, 郑长华, 袁春龙
摘要:
  目的  为解决贺兰山东麓地区废弃葡萄枝条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缓解食用菌原材料不足问题。  方法  试验引进7个鸡腿菇菌株,利用贺兰山东麓葡萄枝条作为主要栽培原料代替传统栽培基质设计6个栽培配方,将菌株与配方排列组合共42个处理,探究鸡腿菇在含有葡萄枝条栽培基质中的生物学效率、粗多糖等营养成分、氨基酸风味成分和重金属安全性,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适宜的栽培配方。  结果  试验表明,42个处理中,16个含有葡萄枝条栽培基质的处理生物学效率超过100%,其中CM6处理(菌株CC900,含有20%葡萄枝条的栽培基质)生物学效率最好,粗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不含有葡萄枝条基质的处理);灰分含量与生物学效率联系密切,生物学效率较高则灰分较高。利用葡萄枝条栽培鸡腿菇不会影响其产量、商品外观和风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CM6、DM4、CM3是综合表现较好的栽培方案。  结论  葡萄枝条不仅可代替部分传统原料栽培鸡腿菇,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鸡腿菇产量和营养成分,降低了生产成本,是鸡腿菇良好的栽培原料。
艾GRF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郭晨宁, 李晶晶, 杨晶凡, 刘俊, 杨灏, 马蕊, 陈随清, 练从龙
摘要:
  目的  生长调节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s, GRF)是植物的一种特有蛋白,深入了解艾GRF基因家族的生物学特性,对艾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有着重要作用。  方法  本研究对艾GRF基因家族进行理化性质、进化、基因结构以及表达等进行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进而通过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基因家族各成员在不同组织、逆境胁迫以及响应不同激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  结果  从艾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7个GRF家族成员,理化鉴别显示均为亲水蛋白;系统发育进化树分为四个亚家族;motif分析表明进化树中同一分支的基因具有相似或相同的保守基序;AaGRF基因家族成员随机分布在11条不同的染色体上;AaGRF基因家族启动子含有多种逆境和激素响应元件;AaGRF基因家族在响应盐碱胁迫时表现出不同的表达趋势;该家族成员在艾的根、茎、叶中的表达模式具有组织特异性;经脱落酸、吲哚乙酸、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后,AaGRF05、AaGRF06、AaGRF11AaGRF14在处理后的12h基因表达量最高,这表明大部分基因在前期参与不同激素的调控。  结论  艾GRF基因家族参与艾生长发育、激素与逆境胁迫调节,为下一步全面探究GRF家族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紫芝体细胞不亲和性与遗传差异分析
蒋晓涵, 杨春艳, 王车昭, 刘新锐
摘要:
  目的  评价紫芝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反应与遗传差异的关系,为应用体细胞不亲和性评价紫芝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提供依据。  方法  以7个不同交配基因型的紫芝单核体为亲本,应用单向或者双向核迁移技术构建双核体菌株;通过在PDA培养基配对检测双核体菌株间的体细胞不亲和性,并采用ISSR、RAPD和SRAP 3种分子标记综合分析双核体菌株间的遗传差异。  结果  构建了5类遗传背景清晰的不同双核体菌株11个,它们之间的体细胞不亲性反应分为亲和、不亲和,其中不亲和反应出现隔离区、隔离区带线状和类似墙式结构的3种类型;3种分子标记综合分析显示,11个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29~0.97,UPMGA聚类树状图能很好的展示11个双核体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并与亲本来源相一致。  结论  紫芝菌株间的体细胞不亲性反应主要受细胞核的影响,而细胞质的影响极小,并且紫芝菌株间的体细胞不亲性反应类型与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相对应,在以后的紫芝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评价中,可应用操作简便的体细胞不亲和性进行初步分析。
种茎直接补种对宿根蔗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的影响
蒋柱辉, 周慧文, 闫海锋, 梁学优, 宋石, 韦志英, 覃磊, 熊发前, 游建华, 丘立杭
摘要:
  目的  探究种茎直接补种对宿根蔗3年延长年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甘蔗种茎直接补种延长宿根蔗生产年限新技术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广西蔗区3个主栽品种桂柳2号(GL2)、桂糖44号(GT44)和粤糖00236(YT236)的第2年宿根蔗作为被补种群体,利用桂辐98-296(GF296)种茎对其栽种地块的缺株断垄蔗畦进行直接补种处理,以未补种群体为各自对照(CK),在宿根蔗第3年、第4年、第5年的收获期,分别测定补种和未补种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和蔗糖分,并计算经济效益。  结果  GL2、GT44和YT236经补种后有效茎数目目均显著高于CK,CK产量随宿根年限延长而减少,经补种后的群体产量随宿根年限延长而增加,在其他农艺性状的指标上无显著差异。未经补种的GL2、GT44和YT236群体的有效茎数目与宿根年限的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907、−0.931、−0.756;产量同样与宿根年限的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915、−0.905、−0.930;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经补种后,宿根年限不与产量和有效茎数目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了补种后甘蔗宿根年限能够延长;同时经补种后GL2、GT44和YT236群体的经济效益也有所增加,它们的3年宿根时期总计增加净收入分别为48120.80、46765.80、42398.60元·hm−2  结论  GF296种茎直接补种能有效延长3年宿根年限,从经济效益对比而言是划算的,适宜大面积推广。研究结果为构建高产和稳产群体、发挥甘蔗宿根潜力、实现稳产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资源与环境科学
不同施肥条件对秋茄幼苗培育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李龙, 张梅玲, 刘乐冕, 郭毅松, 陈剑锋
摘要:
  目的  探明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对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响应。  方法  选用3种有机肥和1种无机肥,以不施肥组(CK)为对照,设置了4个施肥量梯度,测定秋茄幼苗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16S rRNA 基因高通量测序。  结果  秋茄最适施肥条件是9.74 g·kg−1基质的尊龙牌蚓肥,120 d后株高、叶长、叶宽、叶数增长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17.50%、51.15%、63.34%、178.57%。施有机肥、无机肥和对照组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明显,施有机肥土壤中有更多特有的微生物。施有机肥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变化趋势与植物生长指标变化趋势正相关,而施无机肥的呈负相关。表明有机肥可能通过促进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协同的方式进而有助于植物生长。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潜在有益菌,如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NitrospiraNocardioidesLimibaculum属丰度。  结论  施适量有机肥协同促进秋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而施无机肥对秋茄生长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双孢蘑菇发酵培养料细菌多样性分析
袁滨, 柯丽娜, 连燕萍, 赵光辉, 冯伟林, 蔡为明
,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9.018
摘要:
  目的  了解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发挥的作用。  方法  以优化的复合菌渣(金针菇和杏鲍菇菌渣)作为双孢蘑菇培养料的主要成分,采用PacBio平台、高通量 16S rDNA全长测序方法,分析双孢蘑菇培养料由建堆、第一次发酵、第二次发酵过程中的7个阶段(Ag1~Ag7)的细菌群落特征。  结果  在7个阶段的发酵培养料中共获得的OUT数量分别为328、340、294、377、364、166、174个,共计715个,其中有161个 OTU 存在于发酵的7个阶段,涵盖了21 门 299 属399种的细菌。Fimicutes(厚壁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门)在7个阶段中丰度较高。在建堆和第一次发酵过程中Ureibacillus(解脲芽孢杆菌属)为主要优势类群,在第二次发酵过程中Limnochordaceae、S0134 terrestrial group、Thermobacillus(嗜热杆菌属)、Ruminiclostridium(瘤胃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更高。在种分类水平,Ureibacillus thermophilusUreibacillus terrenus是建堆和第一次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Limnochordaceae属的菌种在第二次发酵中相对丰度最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二次发酵之前细菌种类和丰度随着发酵过程不断升高,第一次发酵和第二次发酵样本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并在二次发酵后显著降低,而且这些优势菌群主要参与物质降解,从而提高了双孢蘑菇培养料质量。  结论  通过全长测序的方法能更好地在种水平对不同发酵阶段的优势菌种进行鉴定,同时还发现了很多未分类的细菌物种,为优化发酵培养料和提高双孢蘑菇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植物保护
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与系统发育
黄振, 郭琼霞
摘要:
  目的  明确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探究系统发育地位,为分子标记、物种鉴定和进化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瘤胫果实蝇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拼接和注释,获得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基因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选择NCBI 上已公布的果实蝇属近缘种20种实蝇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  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总长度为15 854 bp;具37个基因,其中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基因。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A+T含量为 73.2%; 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共有密码子3 755个,在蛋白质所有22种氨基酸密码子中,UUA(leucine)的使用频率 N及相对密码子RSCU使用频率均最高,N(RSCU)为387(3.79);tRNA基因二级结构中,除苯丙氨酸(F)以及苏氨酸(T)缺少假尿嘧啶(T)环和丝氨酸(S1)缺少二氢尿嘧啶DHU环,其余19个tRNA基因均能折叠形成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22个 tRNA基因中,共存在178处碱基对错配,错配碱基对均为G-U。通过对其近缘种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瘤胫果实蝇与桔小实蝇和洋桃实蝇聚在一起,表明3种实蝇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果实蝇亚属的其他种类聚在同个分支上,结果与形态鉴定一致。  结论  首次报道了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全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MW 892726,测定和分析的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基本结构特征,核苷酸组成,系统进化分析,支持瘤胫果实蝇属于果实蝇亚属,为物种诊断、进化生物学和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转录组测序分析青稞对啶磺草胺的耐药性
蔡青, 翁华
摘要:
  目的  挖掘青稞代谢啶磺草胺可能涉及的重要基因,明确青稞对啶磺草胺的代谢解毒机制,为啶磺草胺的科学使用和耐受除草剂的青稞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以啶磺草胺处理0 、1 、6 d的敏感青稞品种青0160以及耐药青稞品种青0306的叶片为材料,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结果  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啶磺草胺处理前后差异表达基因均显著富集在光合作用上。KEGG富集分析表明,啶磺草胺处理1 d后,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中抗氧化剂相关基因以及苯丙素和吡啶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中与应激相关基因显著富集;啶磺草胺处理6 d后,与维持细胞功能的一系列生物过程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相关的基因显著富集。进一步分析表明,两个品种中的SOD21972、POD55052、CAT15170、DHAR59510、APX42784、GR34873、GSTs849、GSTs36979、GSTs31507、GSTs15106、GSTs20762表达上调,PSⅡ55705Cc31194、Cc17547、Cc17551、CYP12424受到抑制;其中POD55052在敏感青稞中表达量高于耐药青稞,SOD21972、CAT15170、DHAR59510、APX42784、GR34873、GSTs849、GSTs36979、GSTs31507、GSTs15106、GSTs20762、PSⅡ55705、Cc31194、Cc17547、Cc17551、CYP12424在耐药青稞中表达量高于敏感青稞,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青稞耐啶磺草胺机制。qRT-PCR相对表达量和转录组测序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证明转录组测序结果具有可靠性。  结论  明确了青稞对啶磺草胺的代谢解毒机制,为青稞耐受啶磺草胺提供分子基础,对啶磺草胺安全用药及选育青稞耐除草剂品种有重要意义。
基于幼果建立梨火疫病抗性评价体系及对77份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刘振亚, 苏宣乐, 唐丽, 雷晨浩, 李亚鹏, 但红侠, 张王斌
摘要:
  目的  利用梨果实的幼果建立梨火疫病抗性资源评价体系,筛选出对梨火疫病( Erwinia amylovora)具有抗性的材料,为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方法  以36个梨品种和41个库尔勒香梨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的果实进行接种试验,并根据接种后致病力的强弱,制定梨品种(种质)的抗性分级指标,综合评价77份品种(种质)的抗病水平。  结果  与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相比,接种幼果期果实更能准确评估梨品质种(种质)的抗性水平;在接种24 h后,梨幼果开始显症;77个品种(种质)对梨火疫病的抗性水平差异显著,高感品种(种质)13个,感病品种(种质)11个,中感品种(种质)27个,抗病品种(种质)26个;供试品种(种质)对梨火疫病的抗性不高,其中只有33.77%的品种(种质)表现抗病性,66.23%的品种(种质)不同程度感病。  结论  本研究确定以梨果实的幼果期为接种时期,在接种24 h时开始观察发病情况的梨火疫病抗性资源评价体系;从供试品种(种质)筛选出的26份材料达到抗性水平,为未来培育新的抗性品种提供研究参考。
福建省多花黄精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高文丽, 苏海兰, 林凤芳, 牛雨晴, 朱育菁, 刘波, 程曦, 肖荣凤
摘要:
  目的  明确福建地区多花黄精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原菌种类,并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调查福建省3个多花黄精种植基地的根腐病发病率,并采集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植株和块根病样,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利用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测定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  多花黄精种苗的根腐病平均发病率约为10.50%,采收时根茎的根腐病平均发病率为17.65%。分离纯化获得到98株菌株,结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特异性引物FOF1/FOR1和F8/R8、tef-1α 基因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 solani和藤仓镰刀菌F. fujikuroi,三者的分离频率依次为75.51%、20.41%和4.08%。代表性菌株经回接根茎进行致病性检测发现其发病症状与田间表现一致,且符合柯赫氏法则。  结论  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和藤仓镰刀菌是福建地区多花黄精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其中藤仓镰刀菌可引起我国多花黄精根腐病为首次报道。
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迁飞扩散行为
高冬梅, 皇甫佳一, 郭萧
摘要:
  目的  明确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迁飞扩散行为特征,初步揭示影响其种群迁飞扩散的关键因素。  方法  利用系留气球悬挂诱虫黄板诱捕不同朝向、不同高度假眼小绿叶蝉,通过HYSPLIT-4气流动力模型和气象数据,分析模拟假眼小绿叶蝉迁飞扩散行为。通过田间虫口调查,结合种群密度与扩散系数分析,明确推动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分布转化的驱动因素。  结果  假眼小绿叶蝉最高飞行高度为8 m,2~8 m高度内,随高度增加,假眼小绿叶蝉数量逐步下降。HYSPLIT-4气流动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迁飞轨迹只与迁飞时间有关,高度对其迁飞轨迹与直线扩散距离没有影响。此外,HYSPLIT-4气流动力模型分析结果还表明,假眼小绿叶蝉24 h直线迁飞距离为35.70~178.10 km。种群密度与扩散系数分析表明,假眼小绿叶蝉有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两种分布型,迁飞和扩散是导致两种分布型转化的重要因素。  结论  借助气流,假眼小绿叶蝉可以实现区域性的迁飞。在种群密度驱动下,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分布存在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的转化,也促使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发生田间扩散和区域性迁飞。因此,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控应以主要防治区为中心,向外扩展200 km 的范围内开展统防统治。
橡胶灵芝菌内参基因筛选与分析
赵欣阳, 罗佑红, 蔡海滨, 周燚, 涂敏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不同胁迫处理的橡胶灵芝菌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以期为探索橡胶灵芝菌基因的功能及其侵染橡胶树的分子机制等提供参考。  方法  以5个非生物因子(温度、盐、氧化、pH、干旱)和1个生物因子(生防细菌)胁迫下的橡胶灵芝菌作为材料,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6个候选内参基因(UBCACTRPL6β-TUBAPT28s),利用分析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根据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对基因进行排序,选择最适合不同胁迫的内参基因组合。  结果  所有样品RNA均为清晰的两条带,且6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熔解曲线为明显单一峰。结合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对其进行表达稳定性分析发现,温度胁迫下基因表达稳定性为UBCACTRPL6β-TUB28sAPT,盐胁迫下基因表达稳定性为ACTRPL6UBCAPTβ-TUB28s;氧化胁迫下基因表达稳定性为UBCACT28sAPTβ-TUBRPL6;pH胁迫下基因表达稳定性为RPL6UBCAPTACTβ-TUB28s,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稳定性为ACTUBCβ-TUBRPL6APT>28s,生物胁迫下基因表达稳定性为UBCACTRPL628sAPTβ-TUB  结论  结合所有候选基因稳定性和胁迫条件,推荐基因ACTUBC作为在干旱、氧化、温度和生物胁迫下的内参基因,基因ACTRPL6为盐胁迫下的内参基因,UBCRPL6为pH胁迫下的内参基因。本研究结果为不同胁迫下橡胶灵芝菌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内参基因。
融合SKNet与MobilenetV3的芒果叶片病虫害分类方法
沈熠辉, 何惠彬, 陈小宇, 颜胜男
摘要:
  目的  针对芒果叶片病虫害缺少数据集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芒果叶病虫害分类准确率。  方法  提出使用去噪扩散模型进行病虫害数据增强,同时联合SKNet与MobilenetV3模型的芒果叶片病虫害分类方法。首先使用去噪扩散模型对数据集进行扩充,再采用多尺度结构相似性指标对生成的病虫害图像与拍摄的病虫害图像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评估,接着对DDIM与DCGAN网络训练和生成效果进行比对。在MobilenetV3模型中,将SE注意力模块替换为SKNet模块进行构建网络模型。  结果  使用DDIM生成的所有类型的病虫害图像与拍摄的病虫害图像的MS-SSIM指标均大于0.63,且都高于DCGAN。相较于其他注意力模块,联合SKNet与MobilenetV3的分类效果最佳,在98%以上。对添加CA、CBAM、ECA注意力模块进行平滑类激活图可视化,对比其他注意力模块,使用SKNet注意力分布区域更为集中在病虫害叶片上。  结论  该方法在病虫害叶片检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提升病虫害识别效率与精度,减少检测成本,同时可应用于移动式或者嵌入式设备。
作物科学
优质抗病糯稻种质的性状鉴定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张玉婷, 史夏蕾, 王泓超, 凌波, 梁莹莹, 陈小玲, 程祖锌, 肖长春, 林荔辉
摘要:
  目的  为有效改良传统糯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等综合性状,满足当前专用型糯稻市场的发展需求。  方法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 II)方法,构建亲本及20个杂种一代的遗传群体,评价糯稻亲本及杂交组合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育种利用价值,鉴定出高产、抗病、低直链淀粉含量、高碱消值的糯稻新种质。  结果  7个优良品系的实割产量变幅7744.35~9216.45 kg·hm−2,其中X-104实割产量最高,达9216.45 kg·hm−2,X-27实割产量达8960.40 kg·hm−2,明显优于3个对照;两个株系植株矮壮,且分别携带了Pi-1Pi-khPi-1Pi-9Pi-kh的稻瘟病抗性基因,表现为中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 AC)分别为1.71%和1.68%;碱消值(alkali spreading value,ASV)达6.75级和6.13级,育种价值高。在杂种优势利用上,X-27除了株高性状一般配合力为正效应外,该株系有利提高杂种后代的产量与稻米品质。X-57降低后代的株高和AC,提高后代产量和ASV。X-104虽产量高,品质好,但不利于杂种优势利用。闽糯2S/X-41、闽糯2S/X-107杂交一代在产量、株高、AC及碱消值等性状上具有明显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杂交糯稻上应用价值高。  结论  杂交糯稻的产量与品质均为复杂性状,其中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长宽比、单株产量、AC、ASV主要受糯稻恢复系的控制。各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2B)变幅14.72%~53.99%,狭义遗传率(h2N)变幅10.25%~43.07%,遗传率较低,易受环境影响。育种上需大量配组,方可培育出不同用途的专用型糯稻杂交稻。
粉垄耕作与绿肥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和甘蔗产量的影响
周灵芝, 黄渝岚, 周佳, 劳承英, 申章佑, 李艳英, 韦本辉, 张宪, 王锋, 李素平
摘要:
  目的  探明不同耕作和绿肥还田方式对长期连作蔗地土壤养分、酶活性和甘蔗产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传统旋耕甘蔗单作(TCK)、粉垄耕作甘蔗单作(FLCK)、粉垄耕作甘蔗/大豆还田甘蔗根部(FLG)和大豆还田宽行(FLK)。测定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和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甘蔗产量品质。  结果  (1)耕作方式和绿肥还田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影响显著。与TCK相比,所有处理的根部和宽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增幅40.6%~76.7%。FLG、FLK和FLCK处理根部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比TCK显著提高,增幅16.1%~41.8%。(2)所有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比TCK提高(FLG处理宽行土壤脲酶活性除外)0.7%~166.7%。(3)FLG、FLK和FLCK处理的2年平均产量显著高于TCK,增幅13.1%~30.5%;FLG和FLK处理的2年平均产量显著高于FLCK,增幅9.9%~15.3%;其中以FLG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86 043 kg·hm−2。FLG、FLK和FLCK处理的蔗糖分、锤度、重力纯度、视纯度和转光度均比TCK高。(4)甘蔗产量与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结论  利用粉垄耕作结合绿肥还田可以提高连作蔗地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甘蔗产质量;结合田间操作的便捷性,本地区生产推荐应用粉垄耕作结合绿肥还田到宽行的模式。
水稻籼粳中间型杂交组合若干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李忠金, 付思远, 陈萍萍, 游月华, 戴展峰, 黄水明, 彭玉林
摘要:
  目的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已成为当前水稻育种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为籼粳交水稻育种实践以及水稻关键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照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选择14个亲本材料并配组48个杂交组合,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生育期、株高与粒形相关性状等,共计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结果表明: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生育期、株高、粒长、粒宽及长宽比等的加性方差分量占遗传主效应比率(VA/VP)比值分别为69.2%、74.2%、58.9%、66.0%和63.5%。广义遗传率(H2B)和狭义遗传率(H2N)的变幅分别为59.0%~99.6%和69.2%~98.9%,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且受环境影响小,在育种上早期选择有效。大多数的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的生育期、株高和粒形性状均呈负向中亲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杂交后代的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长宽比介于双亲之间。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生育期是一个独立遗传的品种特性,株高与粒形具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在籼粳交育种上应关注生育期、株高,粒形等性状间的协调,有效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强优势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
糯玉米产量、糖度和棒三叶性状的配合力和相关性分析
崔阳, 刘俊峰, 张垚, 宋俏姮, 孔亮亮
摘要:
摘要   目的  研究糯玉米产量和糖度的遗传规律,分析产量、糖度与棒三叶性状的相关性,为高糖度鲜食糯玉米选育与探究棒三叶性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以6个自交系为测验种,对15份糯玉米骨干自交系为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测定杂交组合在采收期(授粉后21 d)果穗产量、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糖度)、棒三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其他10个穗部和植株相关的性状。其中穗重和糖度是主要关注的产量与品质性状,用以评价棒三叶对产量和品质的贡献;其他性状作为参考性状,用以衡量棒三叶对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性。根据测定的数据分析果穗产量、糖度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研究棒三叶性状与产量品质性状的关系。  结果  棒三叶性状中叶片长度与果穗产量相关性强;而叶宽与糖度相关性强。果穗产量与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叶片长度适中,叶片宽度较宽的材料可提高高品质糯玉米的选择效率。  结论  棒三叶尤其是穗下叶和穗位叶的长度和宽度可以作为选择糯玉米育种材料的依据。
玉米灌浆期淹水胁迫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弓雪, 卢生乔, 陈坤, 覃宏宇, 周锦国, 韦正乙, 钟昌松, 杨耀迥, 冀宇奇, 刘亚利, 张述宽
摘要:
  目的  研究淹水对灌浆期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为玉米耐涝品种的选育和耐涝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供试材料为广西骨干自交系88M-1-8和先21A,授粉后分别进行正常水分处理(CK)和淹水处理(W),每个处理设14和18 d两个持续时间,即CK-14、CK-18、W-14和W-18,测定正常供水和淹水胁迫下玉米籽粒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蔗糖、脱落酸(ABA)含量,及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I)和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评价淹水胁迫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  88M-1-8在W-14时籽粒蛋白、淀粉和ABA含量、SS-I和GBSS活性显著高于先21A,在W-18时可溶性糖、淀粉和ABA含量、GBSS活性显著高于先21A。2个自交系随着淹水天数的增加,籽粒中可溶性蛋白、淀粉和蔗糖含量、SS-I和GBSS活性均显著提高。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88M-1-8在W-14时蛋白、淀粉和ABA含量、SS-I活性上升幅度更大,先21A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GBSS活性上升幅度更大;88M-1-8在W-18时可溶性糖和ABA含量增幅更大,而先21A蛋白、淀粉和蔗糖含量、SS-I和GBSS活性增幅更大。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玉米籽粒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籽粒品质的耐涝性结果表明:W-14的88M-1-8>W-18的88M-1-8>W-14的先21A>W-18的先21A。  结论  淹水胁迫提高88M-1-8和先21A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和蔗糖含量、SS-I和GBSS活性。但88M-1-8和先21A对淹水胁迫的生化应答存在差异,淹水胁迫后耐涝自交系88M-1-8的SS-I和GBSS活性、淀粉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耐涝自交系先21A。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88M-1-8和先21A籽粒品质的耐涝性均有所降低,但88M-1-8耐涝性仍高于先21A。因此,在涝害频发区域应选择耐涝性较强的自交系。
动物科学
斑马鱼TYRP1b基因SNPs筛查及其与体色性状的关联分析
宋兴超, 王云艳, 王莎莎, 方月, 巴家文, 梅杰, 梁正其
摘要:
  目的  探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b(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b, TYRP1b)基因变异与斑马鱼体色性状的相关性。  方法  以体色表型存在显著差异的红色、黄色和蓝色斑马鱼共计219个样本的肌肉组织DNA为模板,设计3对引物,采用PCR扩增、Sanger测序技术筛查TYRP1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并将SNPs与斑马鱼体色性状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  获得的斑马鱼TYRP1b基因外显子2、部分内含子3、外显子4、内含子4、外显子5、内含子5、外显子6和外显子7长度分别为134、212、168、135、180、113、150、171 bp。SNPs筛查显示,3种体色斑马鱼群体共筛查到18个SNPs,部分内含子3存在11个SNPs位点:g.2125G>A、g.2150G>A、g.2152G>T、g.2161C>A、g.2175A>T、g.2180G>T、g.2185A>T、g.2192A>C、g.2200A>T、g.2201A>C和g.2213T>C;内含子4检测到4个SNPs位点:g.7C>A、g.65A>G、g.84T>A和g.103C>T;内含子5存在1个SNPs位点:g.61G>T;外显子4、6分别存在1个SNPs位点:g.125G>T和g.80T>A,且均为同义突变;外显子2、5和7均未检测到SNPs。关联分析表明,TYRP1b基因内含子3中g.2152G>T、g.2175A>T、g.2180T>G、g.2192A>C、g.2200A>T、g.2201A>C位点、内含子4中g.65A>G位点及外显子6中g.80T>A位点的基因型均与斑马鱼体色性状极显著相关(P<0.01)。  结论  斑马鱼TYRP1b基因内含子3、4及外显子6存在8个与体色表型存在关联的SNPs,可能影响斑马鱼体色性状或与之紧密连锁。
一株基因Ⅱ型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
兰琴, 刘荣昌, 张佳雪, 陈炜, 焦文龙, 梁齐章, 江南松, 万春和, 程龙飞, 陈红梅, 傅秋玲, 傅光华, 黄瑜
摘要:
  目的  明确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 GAstV)的致病性和体外培养特性。  方法  对广东某鹅场表现为内脏和关节痛风的发病鹅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病毒分离鉴定、病毒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病毒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结果  从中分离到1株鹅星状病毒,命名为GD2208株;ORF2基因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该毒株与基因Ⅱ型鹅星状病毒(GAstV-Ⅱ)参考株同源性最高,为97.4%~99.1%;进化树分析显示该毒株与GAstV-Ⅱ参考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动物回归试验显示,以该毒株感染3日龄雏鹅后致死率为20%,感染鹅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病理组织学变化与自然发病鹅相似。禽胚及细胞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毒株能在鹅胚中稳定增殖,但盲传4代后仍无法适应SPF鸡胚和番鸭胚;病毒在GEK和LMH细胞中均能稳定增殖且可见明显细胞病变,在DF-1上可稳定繁殖,但盲传至8代后仍未见细胞病变。  结论  本研究自表现痛风症状雏鹅中分离到1株GAstV-Ⅱ毒株,该毒株感染3 日龄雏鹅可发生典型痛风症状,对鹅胚、GEK、LMH和DF-1细胞均有一定适应性,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展GAstV的致病机制、疫苗和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
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林雪玲, 胡美华, 林祚贵, 徐磊, 刘志军, 马玉芳
摘要:
  目的  探讨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观察。  方法  黄芪、白术、防风按质量比2:2:1混合煎制,浓缩成含生药1 g·mL−1的玉屏风煎剂。将30日龄体重相近的德化黑鸡160头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25 mL·头−1·天−1)、中剂量组(1.875 mL·头−1·天−1)、高剂量组(2.5 mL·头−1·天−1)和空白对照组(0 mL·头−1·天−1),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煎制玉屏风饮水给药,饲喂试验为期25 d;试验第25 d采血及十二指肠,检测生长性能、十二指肠形态结构、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等相关指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中、高剂量组日增重分别提高16.77%(P<0.05 )、27.58%(P<0.01 ),3个剂量组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8.30%、14.61%、21.92%;2)3个剂量组血清IL-2含量,中、高剂量组十二指肠黏膜SIgA水平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个剂量组血清 IFN-γ、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3)3个剂量组MDA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GSH-Px、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T-AOC、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4)中、高剂量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或P<0.01);5)3个剂量组总胆红素浓度、甘油三酯浓度、总胆固醇浓度、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肌酐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  结论  玉屏风煎剂可以提高德化黑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强化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具有抗炎、维持免疫平稳态的作用,使用安全,最适剂量为2.5 mL·头−1·天−1
黄鳍东方鲀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发育研究
朱春月, 胡宗云, 张健, 张伯序, 刘忠航, 杨培民
摘要:
  目的  研究我国大洋河水域黄鳍东方鲀(Takifugu xanthopterus)的分子遗传学特性,为黄鳍东方鲀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黄鳍东方鲀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结果  黄鳍东方鲀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6444 bp(GenBank 登录号:MT560586),由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 个 tRNAs 基因、2 个 rRNAs 基因、1个控制区和1个轻链复制起始区组成。13蛋白质编码基因中仅有cox1基因起始密码子为特殊的GTG,其余蛋白质编码基因均以ATG为起始密码子,cox2和nad4终止密码子以单独的T结尾。偏好密码子(RSCU>2)分别是Arg(CGA)和Ser(UCC)。22 个tRNAs基因除trnS1基因外,其余tRNAs二级结构均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以斑腰单孔鲀(Monotreta leiurus)为外类群,对16种东方鲀属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作进化关系分析。由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表明,黄鳍东方鲀与痣斑多纪鲀(T. chrysops)和豹纹多纪鲀(T. pardalis)的亲缘关系最近。  结论  黄鳍东方鲀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排列顺序符合鱼类基因组典型结构和排列特征。
饲草附生乳酸菌对碳源的选择性
陈鑫珠, 董朝霞, 张建国
摘要:
  目的  探究饲草源乳酸菌对碳源的选择性,为不同草种筛选适宜的青贮菌种。  方法  选取饲草中分离获得的16株代表性乳酸菌作为研究对象,在MRS液体培养基中以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棉籽糖以及5种糖混合为碳源,进行不同菌株发酵培养。每株乳酸菌设3个重复,每个糖处理设空白对照(不接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处理发酵24 h后液体培养基中剩余碳源含量和乳酸产量。  结果  (1)蔗糖是大部分菌株发酵首选碳源,在棉籽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的选择上不同菌株差异较大,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bF-WM)首选棉籽糖和木糖,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ioc pseudomesenteroides,LeP-IR)首选木糖。(2)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LbR-EG)和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LeC-IR)对蔗糖,LbF-WM和LbR-EG对果糖, LbF-WM 、LbR-EG和LeP-IR对棉籽糖的利用率均达100%,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KG)、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bB-KG)、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LbPe-EG)、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cL-SC)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高于其他碳源。(3)灰黄色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EG-IR)利用葡萄糖和混合糖,LbPe-EG利用果糖,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eM-IR)利用棉籽糖和混合糖,LbPe-EG利用蔗糖,LbF-WM利用木糖,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LcG-IR)利用混合糖发酵乳酸产量最高。(4)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ED-IR)利用葡萄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bPl-IR)、LbPe-EG利用果糖, LbPl-IR和LeM-IR利用棉籽糖, LbPe-EG、LbPl-IR和ED-IR利用蔗糖, LeP- IR利用木糖,LcG-IR和EG-IR利用混合糖产乳酸效率较高。LbPl-IR在5种单糖中产酸效率均达到80%以上。  结论  不同菌株对同一碳源的利用率、产酸量和产酸效率均不同;同一株菌株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产酸量和产酸效率也不相同。其中,蔗糖为大部分菌株的首选碳源,蔗糖和葡萄糖的利用率和产乳酸量较高,葡萄糖的产酸效率较高;青贮调制时,可针对饲草中分布乳酸菌种类选择最适碳源。
氨基肽酶(pAPN)和唾液神经氨酸酶(NEU3)敲除对TGEV病毒侵染的影响
李兆龙, 丰志华, 张冰晨, 方舟, 梁旺旺, 陈文志
摘要:
  目的   氨基肽酶( pAPN )是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侵染的主要受体,验证pAPN和唾液酸神经氨酸酶(NEU3)双基因对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入侵机制的影响。   方法   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猪睾丸细胞(ST)的pAPNNEU3两个基因。经过病毒感染试验,测定敲除pAPNNEU3两个目标基因的ST细胞对病毒的侵染变化以及病毒拷贝数的变化、细胞病变改善,同时监测病毒侵染后纤连蛋白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敲除pAPNNEU3两个目标基因的ST细胞,明显减轻TGEV侵染引起的细胞病变,TGEV的拷贝数也出现明显下降。此外,同样滴度的TGEV侵染pAPNNEU3双基因敲除ST细胞后,诱导ST细胞的免疫应答物IFNβ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ST细胞组。   结论   pAPNNEU3双基因的敲除,明显降低了ST细胞中的TGEV病毒拷贝数,同时也减少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这个结果证实细胞中的pAPNNEU3双基因可作为将来养猪生产中抗病毒治疗及抗病品种选育的靶基因。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基质栽培黄瓜结果期蒸散量预测模型
朱鑫, 林琼, 何淽琦, 易志刚
摘要:
  目的  实时、准确地预测基质栽培黄瓜结果期蒸散量,指导基质栽培黄瓜灌溉。  方法  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黄瓜结果期的温室小气候环境数据,用称量法测量黄瓜蒸散量,以移栽时间、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及前5天的日均灌溉量为输入,利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分别建立基质栽培黄瓜蒸散量预测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模型数据集的时间间隔设为20 min。  结果  相较于BPNN、CNN及LSTM模型,GRU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其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8577、2.3279 g和1.6744 g。当实测的黄瓜每日实时累积蒸散量超过50 g时,GRU模型预测的黄瓜每日实时累积蒸散量与实测每日实时累积蒸散量之间的相对误差波动最小,在0.11%~10.01%。  结论  基于GRU的基质栽培黄瓜结果期蒸散量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可为基质栽培黄瓜的灌溉系统提供参考。
咖啡废弃物覆盖对咖啡光合特性与碳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昂, 董云萍, 林兴军, 赵青云, 孙燕, 龙宇宙, 钟壹鸣, 谭军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咖啡枯落物与果皮等废弃物覆盖对咖啡幼苗生长与光合的影响,为咖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咖啡生产过程节本增效提供论基础。  方法  以1年生咖啡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C)、咖啡枯落物覆盖(L)、果皮覆盖(P)以及枯落物与果皮混合覆盖(LP)4个盆栽试验处理,探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咖啡叶片光合特性与碳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结果  咖啡枯落物覆盖显著提高咖啡比叶面积45.46%,却不影响土壤微环境以及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等指标;咖啡果皮覆盖显著降低咖啡株高12.11%,并且通过降低土壤温度以及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提升咖啡叶片净光合速率78.33%、呼吸速率109.34%、总光合速率91.72%、净水分利用效率80.54%以及总水分利用效率104.95%,但是咖啡果皮覆盖对咖啡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碳利用效率等光合指标的影响较小;不同咖啡废弃物覆盖下的咖啡叶片光合能力综合评价为P>LP>L>C。  结论  咖啡果皮单独覆盖下咖啡幼苗的生长以及其光合能力高于其他处理。咖啡果皮废弃物覆盖有助于促进咖啡植株健康生长以及咖啡生产环节的节本增效。
松嫩平原盐碱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刘骞, 郭博雅, 伍秀瑜, 王悦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旨在为盐碱地改良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吉林西部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农耕水田(N1)、农耕旱田(N2)、湿地(S)、盐碱荒草地(C)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有机碳、全氮、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结果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N1:9.70~16.27 g·kg−1、N2:3.85~11.58 g·kg−1、S:2.14~2.97 g·kg−1、C:5.25~11.24 g·kg−1,全氮含量为N1:1.83~2.32 g·kg−1、N2:0.45~0.76 g·kg−1、S:0.34~1.28 g·kg−1、C:0.88~2.04 g·kg−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并呈现出伴随土层加深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蔗糖酶与碳氮比呈显著相关(P<0.05),脲酶与碳氮比呈极显著相关(P<0.01),碱性磷酸酶与有机碳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全氮呈显著相关(P<0.05),过氧化氢酶与全氮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碳氮比呈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蔗糖酶、脲酶主要受土壤pH值和容重调控,土壤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调控。  结论  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酶活性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在垂直土层上呈现表层土壤高于深层土壤的规律性分布;农田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物质累积量和肥力优于湿地和草地,证明农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盐碱土壤的肥力及微生物活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修复。
孕穗期不同渍害时长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丁富功, 卢奕霏, 贾宝森, 朱旭东, 熊泽浩, 王超, 侯泽豪, 刘易科, 朱展望, 张迎新, 王书平, 方正武
摘要:
  目的  小麦渍害是长江中下游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研究孕穗期不同渍害时长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孕穗期的耐渍性机理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中麦895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孕穗期渍害时长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  (1)孕穗期发生渍害,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渍害时长越久,叶片SPAD值下降程度越大;受害越重的叶片SPAD值下降幅度越大,倒二叶较同期的旗叶受害严重。(2)小麦的CAT、SOD和POD等抗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在渍害期间呈现“ ”型变化趋势,活性氧(ROS)含量在渍害前期有降低或缓慢增加现象,而在渍害后期呈急剧升高趋势。(3)孕穗期短期内渍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要素有小幅度增加现象,这可能是小麦的应激反应所致。(4)孕穗期渍害对小麦株高无显著影响,长期渍害导致小麦产量显著下降,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是引起小麦减产的主要因子;在渍害15 d后,中麦895和扬麦16的单株产量分别较CK降低了51.47%和43.99%。  结论  孕穗期渍害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破坏了植株体内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系统之间的平衡,过量积累的活性氧致使细胞脂膜过氧化,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传输和积累,使小麦生物量大幅降低,从而导致籽粒灌浆不足,造成空粒、瘪粒和无效穗数显著增多,最终造成小麦减产。此外,在整个渍害胁迫过程中,供试的2个小麦品种的耐渍性强弱表现为:扬麦16>中麦895。
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以及与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对毕克齐山药块茎膨大的影响
敖兰吉亚, 季祥, 邵盈, 赵令敏, 张艳芳, 霍秀文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毕克齐山药中内源激素含量与淀粉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相关性,以及与其相关合成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探究毕克齐山药块茎膨大的机理。  方法  以毕克齐山药5个不同生长期块茎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茉莉酸、玉米素、异戊稀基腺苷这6种内源激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方法测定水杨酸含量。  结果  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玉米素(ZR)、脱落酸(ABA)、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含量与山药块茎形态指标正相关;内源激素赤霉素(GA3)、异戊稀基腺苷(IPA)含量与形态指标负相关;内源激素IAA含量与山药块茎周长和块茎直径显著正相关;内源激素GA3含量与块茎长度显著负相关;与IAA相关的基因与内源激素IAA含量显著负相关  结论  内源激素IAA、ZR、ABA、JA和SA促进山药块茎膨大;内源激素GA3、IPA抑制山药块茎生长;内源激素IAA促进山药增粗;内源激素GA3抑制其伸长生长;与IAA相关的基因的下调表达对IAA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即正调控内源激素IA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