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表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培育丰产高糖、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为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支持。 方法 以高产、抗逆性强的粤农73-204为母本、抗病性强、高产稳产、早熟高糖CP72-1210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采用甘蔗常规杂交育种程序“五圃制”进行选育,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多年多点区域试验综合调查甘蔗新品种闽糖11610的形态特征和种性特性。 结果 闽糖11610植株直立,中大茎;出苗好,分蘖力强,成茎率高;抗倒伏性强,宿根性好。2015~2020年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平均蔗茎产量为154.261 t.hm−2,比对照增产15.11%;蔗糖份16.30%,比对照增加1.43%(绝对值);平均含糖量为25.145 t·hm−2,比对照增产26.18%,宿根栽培蔗茎产量168.574 t·hm−2,比对照增产31.40%,平均蔗糖份16.79%,比对照增加1.07%(绝对值),含糖量28.304t·hm−2,增糖40.34%。闽糖11610于2023年1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甘蔗(2023)350009。 结论 闽糖11610宿根性好、早熟、丰产高糖,稳定性分析表明该品种丰产稳产性能优于对照,适应性较广。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生育期菜用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叶片总酚、总黄酮、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的积累特性,为菜用黄麻的合理采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为试验材料,以秋葵、山药、油麦菜为对照,分别于苗期、打顶期、开花期、蒴果期测定分析菜用黄麻叶片总酚、总黄酮、多糖含量的积累变化规律,比较菜用黄麻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分析生育期与总酚、总黄酮、多糖含量的相关性。 结果 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总酚、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均存在差异。2个菜用黄麻品种的总酚含量随生育期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蒴果期的含量显著高于(P<0.05,下同)其他生育期,分别达4.064 mg·g−1和3.852 mg·g−1;生育期相同时桂麻菜1号的总酚含量在苗期和蒴果期高于桂麻菜2号。随生育期延长桂麻菜1号的总黄酮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开花期时含量最高,达2.755 mg·g−1;桂麻菜2号呈现上升的趋势,在蒴果期含量最高,达4.755 mg·g−1,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生育期相同时桂麻菜2号的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桂麻菜1号。随生育期的延长桂麻菜1号的多糖含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桂麻菜2号的多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个菜用黄麻品种蒴果期时的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分别达3.175%和1.240%;生育期相同时桂麻菜2号仅在苗期时多糖含量高于桂麻菜1号。2个菜用黄麻品种各生育期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但多糖含量显著低于秋葵和山药,在蒴果期时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油麦菜。仅桂麻菜2号的总黄酮含量与生育期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他均不显著相关。 结论 蒴果期采收菜用黄麻叶更有利于总酚、总黄酮、多糖的累积。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分析福农A中的抗病虫基因,为该不育系更好地应用于育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福农A及亲本福稻B、华航丝苗为材料,利用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各材料中抗稻瘟病基因情况,并应用高密度芯片检测抗白叶枯病、抗病毒及抗褐飞虱基因情况。PCR扩增获得福农A及亲本福稻B、华航丝苗中的抗稻瘟病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植株培养至三叶一心期,喷雾接稻瘟病菌并取样,采用 SYBR Green I 荧光定量 PCR(qRT-PCR) 分析抗稻瘟病基因的表达模式。 结果 福农A及亲本福稻B、华航丝苗中均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b、Pia、Pid3和Pid2,但均不含Pi9、Pi54、Pigm、Pit、Pi2;另外,福农A和华航丝苗中含有Pi5,而福稻B中含有Pita和Pi37。福农A及亲本福稻B和华航丝苗中均含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抗黄色斑驳病毒病基因Rymv1;福农A及华航丝苗中含持久性抗水稻条叶枯病毒基因STV11;但它们中均不含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Bph18、 Bph26、 Bph6、 Bph9。扩增获得的 Pi5、Pia、Pib、Pid3、Pid2基因序列长分别为5 672、2 597、5 532、2 865、3847 bp;福农A与亲本华航丝苗中的Pi5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福农A和亲本华航丝苗、福稻B中的Pia、Pib基因序列均完全一致;福农A和华航丝苗中的Pid3和Pid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而它们与福稻B的序列分别有2个和5个碱基差异。在福农A中,抗稻瘟病基因Pi5和Pib的表达明显受稻瘟病菌的诱导,接菌72 h时表达量最高;Pia和Pid3的表达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接菌96 h时表达量最高;Pid2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接菌24 h时表达量最高。 结论 水稻三系不育系福农A中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5、Pib、Pia、Pid3和Pid2,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抗黄色斑驳病毒病基因Rymv1及持久性抗水稻条叶枯病毒基因STV11。因此,该不育系有望应用于多抗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摘要 目的 研究糯玉米产量和糖度的遗传规律,分析产量、糖度与棒三叶性状的相关性,为高糖度鲜食糯玉米选育与探究棒三叶性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以6个自交系为测验种,对15份糯玉米骨干自交系为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测定杂交组合在采收期(授粉后21 d)果穗产量、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糖度)、棒三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其他10个穗部和植株相关的性状。其中穗重和糖度是主要关注的产量与品质性状,用以评价棒三叶对产量和品质的贡献;其他性状作为参考性状,用以衡量棒三叶对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性。根据测定的数据分析果穗产量、糖度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研究棒三叶性状与产量品质性状的关系。 结果 棒三叶性状中叶片长度与果穗产量相关性强;而叶宽与糖度相关性强。果穗产量与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叶片长度适中,叶片宽度较宽的材料可提高高品质糯玉米的选择效率。 结论 棒三叶尤其是穗下叶和穗位叶的长度和宽度可以作为选择糯玉米育种材料的依据。
摘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淹水对灌浆期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为玉米耐涝品种的选育和耐涝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供试材料为广西骨干自交系88M-1-8和先21A,授粉后分别进行正常水分处理(CK)和淹水处理(W),每个处理设14和18 d两个持续时间,即CK-14、CK-18、W-14和W-18,测定正常供水和淹水胁迫下玉米籽粒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蔗糖、脱落酸(ABA)含量,及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I)和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评价淹水胁迫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 88M-1-8在W-14时籽粒蛋白、淀粉和ABA含量、SS-I和GBSS活性显著高于先21A,在W-18时可溶性糖、淀粉和ABA含量、GBSS活性显著高于先21A。2个自交系随着淹水天数的增加,籽粒中可溶性蛋白、淀粉和蔗糖含量、SS-I和GBSS活性均显著提高。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88M-1-8在W-14时蛋白、淀粉和ABA含量、SS-I活性上升幅度更大,先21A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GBSS活性上升幅度更大;88M-1-8在W-18时可溶性糖和ABA含量增幅更大,而先21A蛋白、淀粉和蔗糖含量、SS-I和GBSS活性增幅更大。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玉米籽粒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籽粒品质的耐涝性结果表明:W-14的88M-1-8>W-18的88M-1-8>W-14的先21A>W-18的先21A。 结论 淹水胁迫提高88M-1-8和先21A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和蔗糖含量、SS-I和GBSS活性。但88M-1-8和先21A对淹水胁迫的生化应答存在差异,淹水胁迫后耐涝自交系88M-1-8的SS-I和GBSS活性、淀粉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耐涝自交系先21A。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88M-1-8和先21A籽粒品质的耐涝性均有所降低,但88M-1-8耐涝性仍高于先21A。因此,在涝害频发区域应选择耐涝性较强的自交系。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创制优质甜糯玉米新自交系,探索玉米育种改良新途径,助力福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实现同一个果穗上同时出现甜、糯粒的玉米新品种。 方法 以生产上主推的京科糯2000为材料,经三代系谱选育出优质糯玉米种质GMC013,利用其与甜玉米雪甜7401 杂交、自交四代;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选择,聚合玉米胚乳淀粉合成途径中的甜质基因sh2和糯质基因wx,系谱选育优质甜、糯玉米新自交系。 结果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成功创制出甜玉米自交系GM102和糯玉米自交系GM104和GM112。田间试验表明,自交系在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鲜百粒重和出籽率等方面达到甜、糯玉米关于品质与外观粒型的认定标准。 结论 利用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田间选择可精准、高效地创制新的优异玉米自交系,为福建鲜食玉米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种质储备与遗传改良资源。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挖掘双孢蘑菌落形态变化可能涉及的重要基因,为双孢蘑菇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双孢蘑菇主栽品种As2796为试验菌株,收集同一平板上生长的贴生与气生菌丝,提取样品的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 结果 通过转录组分析,A601(As2796气生组)与A602(As2796贴生组)共鉴定出96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真菌细胞壁组成方面有疏水蛋白相关的DEGs富集,其中AGABI2DRAFT_13655、AGABI2DRAFT_136569、AGABI2DRAFT_193057属于ABH3蛋白基因家族,在气生菌丝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贴生菌丝,可能与气生菌丝的产生有关。研究还发现了疏水表面结合蛋白A(HsbA)相关基因AGABI2DRAFT_194662在气生菌丝中FPKM表达水平为0,在贴生菌丝中为10.24。通过对DEGs进一步分析,富集到8个可能与脂酶同工酶相关的DEGs,气生菌丝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贴生菌丝。SNP/InDel分析结果表明,As2796气生组SNP数为110 601,贴生组SNP数为111 188,单核苷酸变异中,C:G>T:A的变异次数较多,共筛选出2 374个共同InDel。 结论 成功获得双孢蘑菇不同形态菌丝的转录组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潜在的相关基因和SNP位点,为双孢蘑菇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明蝴蝶兰和病毒(建兰花叶病毒、齿兰环斑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为制定蝴蝶兰病毒性病害的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首先通过RT-PCR特异扩增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 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 ORSV)外壳蛋白基因片段,通过电镜负染和切片技术明确CymMV和 ORSV在蝴蝶兰细胞中的存在;然后通过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分析病毒来源的小干扰RNA(vsiRNAs)的丰度、长度、碱基偏好性和正负义来源等特征。 结果 RT-PCR能够特异地扩增到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片段,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结果中都能够观察到长约300 nm棒状的CymMV病毒粒子和长约500 nm线性的ORSV病毒粒子的存在;小RNA深度测序分别获得7 563 892和6 133 689个读数的CymMV和 ORSV来源的vsiRNAs,vsiRNAs在丰度、长度、碱基偏好性和正负义来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特异性。 结论 CymMV和ORSV两种病毒在蝴蝶兰植株中存在复合侵染;CymMV和ORSV vsiRNAs的丰度、长度、悬挂、碱基偏好性、正负义链分布、Hotspot和Coldspot等特征具有普遍性和特异性。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明福建省大豆胶孢炭疽菌群体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程度及其与其他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023年分离自福建省5个地区的112株大豆胶孢炭疽菌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药剂驯化法获得抗性突变体,测定抗性突变体的遗传稳定性、适合度及对4种不同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 结果 吡唑醚菌酯对112个菌株的EC50值介于0.0682 ~1.0309 µg·mL−1,变异系数为15.12,敏感性频率分布为连续性单峰曲线,符合偏正态分布,EC50平均值0.2036 ±0.1215 µg·mL−1,可作为大豆胶孢炭疽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基线;从2株大豆胶孢炭疽菌野生菌株中诱导获得4株中抗吡唑醚菌酯的突变体,1株低抗吡唑醚菌酯的突变体,突变频率为8.3×10−4,其抗药性性状能稳定遗传,抗性突变体与其亲本菌株相比,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抗性突变体菌丝的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及致病力,通常略低于其亲本菌株的生存适应度,抗性突变体在田间可能存在一定适合度代价,但抗性突变体具有一定的自然竞争优势;吡唑醚菌酯与不同类杀菌剂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与同属一类的杀菌剂啶氧菌酯存在明显的交互抗性。 结论 福建省大豆胶孢炭疽菌对吡唑醚菌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存在中等抗性风险,生产中可将吡唑醚菌酯与不同类杀菌剂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混合或交替使用,以延缓大豆胶孢炭疽菌抗药性的产生。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明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响应茶小绿叶蝉为害相关的蛋白质。 方法 以被茶小绿叶蝉侵染0、12、24、36、48 h的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叶片为材料,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 TMT)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茶小绿叶蝉侵染茶树叶片后的蛋白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 共鉴定出2 893个蛋白质,0 h与12 h、24 h、36 h、48 h之间分别有0、1、848、849个差异蛋白质,共有2 622个蛋白质被注释,其中2 360个蛋白注释到GO数据库,1 232个注释到KEGG数据库。GO和KEGG分析表明茶小绿叶蝉侵染茶树时可能通过差异蛋白质4-二磷酸胞基-2-c-甲基-d-赤藓糖醇激酶、法尼基二磷酸合成酶、香叶基二磷酸合成酶、香叶基香叶基二磷酸合成酶、过氧化物酶、果胶酯酶、丙二烯氧化环化酶、倍半萜类、三萜类、单萜类、二萜类化合物以及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途径、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途径和单萜生物合成途径来抵御害虫的侵染。 结论 筛选出4个差异蛋白质(4-二磷酸胞基-2-c-甲基-d-赤藓糖醇激酶、法尼基二磷酸合成酶、香叶基二磷酸合成酶和香叶基香叶基二磷酸合成酶)和萜类化合物可能在应答防御小绿叶蝉侵害时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能为揭示茶树应答茶小绿叶蝉为害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许多外来入侵植物都具有克隆生长习性,克隆整合被认为是其缓解天敌取食压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入侵植物的克隆整合能力与天敌取食密度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方法 本研究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同质园试验,比较在不同莲草直胸跳甲取食密度下,有无克隆整合对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基端分株及整个克隆片段地上部分生长特性、根系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差异。 结果 与无跳甲取食相比,有跳甲取食的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的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粗根数以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地下生物量均显著降低。有克隆整合的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的叶片数、粗根数、总根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基端分株的地径,以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无克隆整合相比均显著增加。在1头莲草直胸跳甲取食下,有克隆整合的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的粗根数和基端分株的地径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地径、粗根数、地上生物量与无克隆整合相比均显著增加;然而,在2头莲草直胸跳甲取食下,有克隆整合的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和基端分株的地径、粗根数、地上生物量与无克隆整合的相比无显著差异,整个克隆整合片段的叶片数、茎长、地径与无克隆整合的相比显著增加。 结论 莲草直胸跳甲取食密度对空心莲子草的克隆整合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在无天敌取食或较低密度(1头/株)的天敌取食下,空心莲子草能通过克隆整合显著获益;但高密度(2头/株)下的莲草直胸跳甲能极大减弱空心莲子草的克隆整合能力,从而实现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有效的生物防治。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明茶树对茶饼病菌的抗性分子机制,挖掘抗病相关基因,为茶树抗性育种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转录组测序和代谢组分析,比较茶树健康叶片(CK)和感染茶饼病的叶片(TB)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代谢物(DAMs)。 结果 转录组数据显示,样品CK和TB之间共有1009 个 DEGs;GO 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参与了细胞壁代谢及调控几丁质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和木葡聚糖:木葡基转移酶活性;KEGG 代谢途经分析表明,DEGs显著富集在“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糖代谢”“甘油酯代谢”和“芪类,二芳基庚烷和姜酚生物合成”途径;DEGs 中包含47个转录因子,分属21个转录因子家族,主要包括bHLH、SBP、AP2/ERF-AP2和MYB等,这些转录因子可能是茶树抵御茶饼病侵染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基因。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共发现353个DAMs,DAMs主要富集于“类黄酮生物合成”“赖氨酸生物合成”和“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径。利用转录组联合代谢组分析发现,显著共同富集的途径是“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和“芪类,二芳基庚烷和姜酚生物合成”;筛选了与苯丙素类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20个DEGs和15个DAMs,其中,CSS0011741(4CL)、CSS0002940(DFR)、CSS0015968(DFR)和CSS0010687(ANS)等DEGs在感病叶中上调表达,根皮素、根皮苷、4-羟基苯乙烯、对香豆酰喹啉酸、二氢杨梅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等DAMs在感病叶中积累。 结论 “苯丙素类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中的 DEGs在茶树响应茶饼病侵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根皮素、根皮苷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等DAMs可能是茶树抵御茶饼病侵染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对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6类茶叶中15种农药残留过程中产生的基质效应进行分析,并就日常检测中常见批量样品同时处理时可采用的替代基质进行探讨。 方法 茶叶样品经QuEChERS前处理,配制质量浓度在0.01~0.32 mg·L−1的溶剂标准曲线和基质标准曲线,经GC-MS/MS测定后计算基质效应。 结果 6类茶叶中15种农药检测过程中均产生增强基质效应,其中以增强强基质效应为主,基质效应区间范围1.35%~411.58%, 强、中、弱基质效应分别为73.33%、23.33%、3.33%。以红茶为替代基质测定15种农药时,主要以产生增强弱基质效应为主,整体区间范围为|0.62%|~|59.22%|,强中弱基质效应分别为1.33%、14.67%、84.00%;以混合茶叶为代表基质测定15种农药时,主要以产生抑制弱基质效应为主,整体区间范围为|0.09%|~|48.09%|,强中弱基质效应分别为0、13.33%、86.67%。 结论 茶叶样品基质复杂,在农残检测时使用基质标曲分析可降低基质效应,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使用混合茶叶样品作为替代基质配制基质标曲对茶叶农残进行定量分析时,可有效提高批量样品的分析效率。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究薄壳种油棕果实采后阶段脂质合成和积累的机制。 方法 选用采后不同处理时间的薄壳型油棕果实[授粉后185 d刚采摘的鲜果(T1)、采收后24 h(T2)、采收后36 h(T3)],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和RNA测序(RNA sequencing, RNA-seq)技术,对各脂质代谢物和差异表达基因在酸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和分析。 结果 在采后不同处理时间的果实脂质中共鉴定出5个脂质大类、23个脂质亚类,520个脂质单体分子。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乙醛脱氢酶(ALDH7A1、ALDH2)、单酰甘油脂肪酶(MGL)和磷脂酶A1(PLA1)与二酰基甘油三甲基高丝氨酸(DGTS)、磷脂酸(PA)、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乙醇胺(PE)等甘油磷脂类物质分别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棕榈酸等游离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甘油磷酸二酯磷酸二酯酶(GDPD1)、脂磷酸磷酸酶(LPP)和二半乳糖甘油酯合成酶(DGD1)与DGTS、PA、PI、PC、PG、PE等甘油磷脂类物质呈显著正相关,与棕榈酸等游离脂肪酸呈显著负相关;MGL与单甘油酯(MG)和亚油酸(L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神经酰胺(Cer)呈显著负相关;DGD1和LPP与MG和LA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er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ALDH7A1、ALDH2、PLA1、MGL可能抑制甘油磷脂类物质的合成,促进棕榈酸等脂肪酸物质的合成;DGD1、LPP和GDP1可能促进甘油磷脂类物质的合成,抑制棕榈酸等脂肪酸物质的合成。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重瓣铁线莲是畲药十二时辰基源植物,以根入药,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本研究旨在了解重瓣铁线莲基因注释信息,次级代谢产物代谢通路及基因功能,丰富其转录组信息,为进一步筛选和鉴定其药用成分代谢通路相关基因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SMRT测序技术,对重瓣铁线莲根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功能注释、结构分析以及萜类合成途径基因的挖掘。 结果 测序共获得高质量测序subreads数据量为62.21 Gb,通过数据处理分析,获到20540 条高质量去冗余转录本。利用NR, GO, NT, Pfam, COG/KOG, SwissProt, KEGG等7个数据库对高质量去冗余序列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共有19909 条转录本至少在1个数据库得到注释,有8888 条转录本在NR、NT、COG/KOG、KEGG、GO等5个公共数据库中均有注释。GO注释结果显示,14911 条转录本共富集在包含生物学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三大类的53个条目中。KEGG分析显示,19701 条转录本序列被富集到6条主通路和44条子通路。COG/KOG注释发现,13204 条转录本被注释,其中注释最多的功能类别为一般功能预测。对转录本结构分析发现,共预测到978个转录因子、224条LncRNA、7167 个SSR。对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进行挖掘,共鉴定到48个转录本(16个关键酶候选基因)参与萜类骨架生物合成。 结论 本研究成功对畲药十二时辰基源植物重瓣铁线莲的根进行了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该物种的全长转录组相关基因功能信息,填补了重瓣铁线莲的基因信息的空白,为深入研究重瓣铁线莲的调控网络、生物学特征、相关代谢途径、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等提供参考。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Camellia sinensis)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直接利用价值,为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及福建6个代表性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代表性的10份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儿茶素及游离氨基酸等组分含量。 结果 筛选出44个适用于鉴定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SNP位点,构建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SNP指纹图谱。通过UPGMA进化树构建,发现23个样品可分为4个亚群,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与闽北地区的肉桂、奇丹亲缘关系较近。此外,进行了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分析,发现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儿茶素总量为107.56~177.60 mg·g−1,游离氨基酸总量为8.46~32.66 mg·g−1。其中ST2、ST3、ST6、ST17具有较高的EGCG或EGCG3"Me含量,ST3氨基酸含量最高及儿茶素苦涩味指数最低。 结论 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与闽北地区茶树资源亲缘关系较为亲密。ST2、ST3、ST6和ST17具有较高的EGCG或EGCG3"Me含量,ST3适制绿茶,可进一步开展选育工作。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桑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代谢组分变化规律。 方法 以桑葚品种粤椹大十绿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的果实为样本材料,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并基于差异富集代谢物(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metabolites, DAMs)进行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 结果 从粤椹大十3个时期果实样本中检测到1146 种代谢组分,以P<0.05且VIP>1.0为标准,其中483种代谢物被鉴定为DAMs,包括51种积累水平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均显著差异的DAMs。2种类黄酮和1种花色苷在桑葚发育过程中显著提高。基于DAMs进行KEGG分析表明,α-亚麻酸代谢和亚油酸代谢在绿果期发育到转色期过程中显著富集,抗坏血酸和藻酸盐代谢在转色期发育到成熟期过程中显著富集,而亚油酸代谢和角质/木栓和蜡生物合成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显著富集。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粤椹大十桑葚果实发育过程中包含6种上调积累和1种下调积累的亚油酸代谢组分,但从整体上看亚油酸积累水平呈下降趋势。 结论 发现51种DAMs可能持续参与了桑葚果实整个发育过程,其中花色苷与类黄酮显著提高,亚油酸代谢途径中的7种关键代谢组分可能影响其品质风味形成。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桑葚成熟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揭示桑葚果实品质风味形成机制和筛选优质桑葚种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桑葚采摘期的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分离具有金线兰茎腐病拮抗作用的木霉菌,为生防菌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以金线兰仿野生种植植株为材料,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木霉菌,利用形态特征与ITS和rpb2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其分类,利用平板对峙法鉴定其抗茎腐病能力,并对不同木霉菌的促生长作用进行评价。 结果 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3株木霉菌A21B-1、A21B-2和A21E。经鉴定,3株木霉株分别为哈茨木霉、拟康宁木霉及Trichoderma longifialidicum。对峙生长表明,3种木霉菌株均对茎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ASP01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达75.29%、73.55%和 60.02%。室内防效结果表明,A21B-1菌株对茎腐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接种15 d后病情抑制率达91.9%,可作为该病的生物防治候选菌株。促进生长试验表明,种植6个月后,施用3个木霉菌的金线兰植株的单株重、株高、茎粗、叶面积及SPAD值较对照均显著提高,其中A21B-2与A21E处理的植株单株重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8.6%与58.9%,叶面积分别提高66.8%与59.7%,可作为金线兰促进生长的候选菌株。同时,施用木霉菌可有效提高金线兰多糖及金线莲苷的含量,其中A21B-2菌株效果最佳,其多糖及金线莲苷含量均较对照提高89.6%与11.8%,可作为促进金线兰药用成分积累的候选菌株。 结论 3种不同类型的木霉菌在金线兰对抗茎腐病、促进生长及提高多糖含量方面有显著作用。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对170份非洲菊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为非洲菊种质资源的引进、保护及利用等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即每对染色体挑选1-3对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EST-SSR引物,对6个不同群体的170份非洲菊种质资源DNA进行PCR扩增,通过SSR位点、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UPGMA聚类分析,评估非洲菊不同个体、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结果 筛选出的39对EST-SSR引物共检测出168个等位基因(Na),平均为4.308个,平均Shannon 信息指数(I)为1.098,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431~0.920,平均为0.760,高于0.5。中国云南群体及混合群体的总等位基因数、总基因型数、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基因型数、平均杂合度均较高,遗传多样性较丰富。6个群体遗传距离为0.016~0.158,平均为0.069,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0.854~0.984,平均为0.935,中国云南群体与混合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德国群体与日本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群体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德国群体和中国云南群体以及混合群体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个体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550处,170份种质资源共分为Ⅰ、Ⅱ、Ⅲ、Ⅳ、Ⅴ、Ⅵ 6大组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558处,组群Ⅴ可分为4个亚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570处,组群Ⅵ可分为4个亚群,盆栽、卷曲花瓣、球型等具有单一群体来源的类型组群分布较单一,其余类型非洲菊种质分布较为分散。 结论 筛选的EST-SSR标记多态性高,可应用于非洲菊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非洲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非洲菊种质资源的引进、保护与育种利用等提供重要参考。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生长及次生代谢的影响,揭示南方红豆杉与AMF的共生关系,为南方红豆杉的种植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南方红豆杉幼苗(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为材料,盆栽试验条件下,在其根部接种AMF根内根孢囊霉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摩西斗管囊霉菌(Funneliformis mosseae)以及两菌种的混合菌剂,本试验接种与种植同步进行。研究AMF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的苗高、主根长、地径等植物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次生代谢物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结果 (1)接种AMF能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苗木株高、地径、根长和一级枝数的增长,其中接种R. intraradices和F. mosseae对株高和根长的增长达到显著水平,接种R. intraradices对地径的增长效果最显著,接种F. mosseae对一级枝数的增加效果最好;(2)AMF的生长指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碱解氮和土壤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性,其中侵染率与速效磷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而其他指标例如碱解氮、速效钾等于生长指标均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3)接种AMF均能显著提高紫杉醇的含量,其中接种R. intraradices 效果最好。 结论 通过比较不同AMF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发现根内根孢囊霉菌与南方红豆杉的共生模式更能促进其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构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GEV)S、N基因的DNA疫苗载体,并进行免疫原性试验,为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TGE)的防控和DNA疫苗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数据。 方法 扩增S基因的A位点、D位点和N基因,并将N基因(单独)、A位点和D位点(融合)克隆至pCDNA3.1-His-C构建重组疫苗载体,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S(A-D)蛋白、N蛋白二级结构组成、三级构像、亚细胞定位和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载体分别转染至PK-15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运用共聚焦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分布情况。将重组疫苗载体单独或联合免疫小鼠,运用间接ELISA检测IgG抗体水平。 结果 扩增出S基因的A位点、D位点和N基因,大小分别为498、606、1149 bp。构建了A位点与D位点(融合)、N基因(单独)的DNA疫苗重组载体p-S(A-D)-His和p-N-His。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发现TGEV感染宿主细胞时N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S(A-D)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线粒体,S(A-D)蛋白具有7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N蛋白具有8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重组载体p-S(A-D)-His和p-N-His均在PK-15细胞内成功表达,且S(A-D)-His和N-His在PK-15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重组疫苗载体免疫小鼠后,免疫效果由高至低依次为p-N-His>p-S(A-D)-His + p-N-His>p-S(A-D)-His。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TGEV的 S、N基因的DNA疫苗载体,免疫小鼠后均产生了较强的特异性抗体,为TGEV的核酸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材料和依据。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 AKAV)、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 1, BoHV-1)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为牛繁殖障碍类疫病鉴别诊断及防控奠定基础。 方法 针对AKAV S基因、BoHV-1 gH基因和BVDV 3'UTR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对引物,通过反应条件参数的优化,建立AKAV、BoHV-1和BVDV多重RT-PCR检测方法。 结果 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AKAV、BoHV-1和BVDV阳性样品检测为阳性,对牛细小病毒(BP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口蹄疫病毒(FMDV)和牛流行热病毒(BEFV)等阳性样品检测为阴性。敏感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AKAV、BoHV-1和BVDV重组质粒的下限阈值均为1.0×103 拷贝·μL−1。重复性结果显示,批内、批间重复性均较好。利用建立的方法对143份患繁殖障碍的牛全血/组织样品进行测定,并与现有的地方标准进行对比,验证本检测方法的实际临床应用效能。结果显示,AKAV、BoHV-1和BVDV的阳性率分别为2.80%(4/143)、21.68%(31/143)、38.46%(55/143),存在混合感染现象,与AKAV、BoHV-1和BVDV地方标准的符合率为99.3%、98.6%和97.2%,Kappa系数分别为0.885、0.960和0.942,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地方标准两者一致性良好。 结论 本研究开创性地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适用于AKAV、BoHV-1和BVDV的鉴别检测。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快捷、灵敏、简便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的RT-RAA检测方法,以提高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临床检测效率。 方法 针对PEDV S基因片段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标准质粒PEDV-S,通过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测定及条件优化,建立检测PEDV重组酶介导链置换核酸扩增荧光法(RT-RAA)。 结果 在42 ℃恒温作用20 min的条件下,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GE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 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和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oRV)等猪源病毒均为阴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阳性;最低检出限为4.43×102拷贝·μL−1的标准质粒;重复性结果显示,相同浓度标准质粒的差异性很小;利用建立的RT-RAA方法检测40份猪病毒样本,阳性率均为7.5%(3/40),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相同。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PEDV RT-RAA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耗时短、特异性高、灵敏度强和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对PEDV的快速诊断。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在已构建GOC(乙醇酸氧化酶OsGLO、草酸氧化酶OsOXO和过氧化物酶OsCAT)光呼吸支路的工程水稻中,敲除乙醇酸转运体编码基因OsPLGG1a或OsPLGG1b,以优化光呼吸支路的改造,提高水稻光合效率。 方法 以GOC工程水稻为背景材料,通过CRISPR-Cas9技术分别敲除OsPLGG1a或OsPLGG1b基因,通过抗性筛选和测序鉴定osplgg1a-GOC和osplgg1b-GOC纯合敲除株系,并测定光合速率。 结果 获得敲除OsPLGG1a或OsPLGG1b的GOC代谢支路的纯合株系(osplgg1a-GOC和osplgg1b-GOC)。osplgg1a-GOC植株与ZH11背景中OsPLGG1a敲除突变体表型相似,均表现出黄化矮小生长抑制的表型;osplgg1b-GOC植株相比GOC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提高,说明OsPLGG1b突变有利于叶绿体中滞留乙醇酸,增加GOC支路的代谢通量,进一步提高叶绿体中的CO2浓度。 结论 相对于GOC水稻,osplgg1b-GOC部分株系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暗示敲除OsPLGG1b可用于光呼吸代谢支路的优化。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咖啡枯落物与果皮等废弃物覆盖对咖啡幼苗生长与光合的影响,为咖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咖啡生产过程节本增效提供论基础。 方法 以1年生咖啡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C)、咖啡枯落物覆盖(L)、果皮覆盖(P)以及枯落物与果皮混合覆盖(LP)4个盆栽试验处理,探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咖啡叶片光合特性与碳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结果 咖啡枯落物覆盖显著提高咖啡比叶面积45.46%,却不影响土壤微环境以及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等指标;咖啡果皮覆盖显著降低咖啡株高12.11%,并且通过降低土壤温度以及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提升咖啡叶片净光合速率78.33%、呼吸速率109.34%、总光合速率91.72%、净水分利用效率80.54%以及总水分利用效率104.95%,但是咖啡果皮覆盖对咖啡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碳利用效率等光合指标的影响较小;不同咖啡废弃物覆盖下的咖啡叶片光合能力综合评价为P>LP>L>C。 结论 咖啡果皮单独覆盖下咖啡幼苗的生长以及其光合能力高于其他处理。咖啡果皮废弃物覆盖有助于促进咖啡植株健康生长以及咖啡生产环节的节本增效。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旨在为盐碱地改良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吉林西部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农耕水田(N1)、农耕旱田(N2)、湿地(S)、盐碱荒草地(C)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有机碳、全氮、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结果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N1:9.70~16.27 g·kg−1、N2:3.85~11.58 g·kg−1、S:2.14~2.97 g·kg−1、C:5.25~11.24 g·kg−1,全氮含量为N1:1.83~2.32 g·kg−1、N2:0.45~0.76 g·kg−1、S:0.34~1.28 g·kg−1、C:0.88~2.04 g·kg−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并呈现出伴随土层加深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蔗糖酶与碳氮比呈显著相关(P<0.05),脲酶与碳氮比呈极显著相关(P<0.01),碱性磷酸酶与有机碳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全氮呈显著相关(P<0.05),过氧化氢酶与全氮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碳氮比呈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蔗糖酶、脲酶主要受土壤pH值和容重调控,土壤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调控。 结论 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酶活性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在垂直土层上呈现表层土壤高于深层土壤的规律性分布;农田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物质累积量和肥力优于湿地和草地,证明农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盐碱土壤的肥力及微生物活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修复。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小麦渍害是长江中下游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研究孕穗期不同渍害时长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孕穗期的耐渍性机理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中麦895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孕穗期渍害时长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 (1)孕穗期发生渍害,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渍害时长越久,叶片SPAD值下降程度越大;受害越重的叶片SPAD值下降幅度越大,倒二叶较同期的旗叶受害严重。(2)小麦的CAT、SOD和POD等抗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在渍害期间呈现“ ∧ ”型变化趋势,活性氧(ROS)含量在渍害前期有降低或缓慢增加现象,而在渍害后期呈急剧升高趋势。(3)孕穗期短期内渍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要素有小幅度增加现象,这可能是小麦的应激反应所致。(4)孕穗期渍害对小麦株高无显著影响,长期渍害导致小麦产量显著下降,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是引起小麦减产的主要因子;在渍害15 d后,中麦895和扬麦16的单株产量分别较CK降低了51.47%和43.99%。 结论 孕穗期渍害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破坏了植株体内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系统之间的平衡,过量积累的活性氧致使细胞脂膜过氧化,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传输和积累,使小麦生物量大幅降低,从而导致籽粒灌浆不足,造成空粒、瘪粒和无效穗数显著增多,最终造成小麦减产。此外,在整个渍害胁迫过程中,供试的2个小麦品种的耐渍性强弱表现为:扬麦16>中麦895。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毕克齐山药中内源激素含量与淀粉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相关性,以及与其相关合成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探究毕克齐山药块茎膨大的机理。 方法 以毕克齐山药5个不同生长期块茎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茉莉酸、玉米素、异戊稀基腺苷这6种内源激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方法测定水杨酸含量。 结果 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玉米素(ZR)、脱落酸(ABA)、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含量与山药块茎形态指标正相关;内源激素赤霉素(GA3)、异戊稀基腺苷(IPA)含量与形态指标负相关;内源激素IAA含量与山药块茎周长和块茎直径显著正相关;内源激素GA3含量与块茎长度显著负相关;与IAA相关的基因与内源激素IAA含量显著负相关 结论 内源激素IAA、ZR、ABA、JA和SA促进山药块茎膨大;内源激素GA3、IPA抑制山药块茎生长;内源激素IAA促进山药增粗;内源激素GA3抑制其伸长生长;与IAA相关的基因的下调表达对IAA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即正调控内源激素IAA含量。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以豆渣为氮源进行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可行性,并进行发酵工艺优化,为替代传统的红法夫酵母生产虾青素过程中通常使用的蛋白胨和酵母粉等高成本氮源、降低虾青素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方法 以豆渣为有机氮源,分析碳源、前体物质、其他氮源、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对虾青素产量的影响,选取(NH4)2SO4、维生素E、葡萄糖、蔗糖4个影响因子进行发酵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结果 以湿豆渣为氮源时,葡萄糖是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最佳碳源,葡萄糖与蔗糖复合可促进虾青素增产,KCl、KNO3、K2HPO4等钾盐物质,(NH4)2SO4、VB2、VE、玉米黄素等均可显著促进虾青素的产量。对增产最优的4个因素(葡萄糖、蔗糖、K2SO4 和维生素E)进行响应面优化,获得产虾青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湿豆渣 10%、K2SO4 0.22%、维生素E 0.6%、葡萄糖 1.08%、蔗糖1.50%,虾青素产量实测值为32.46 mg·L−1,是YM培养基产量的2.23倍。 结论 豆渣可作为唯一氮源进行红法夫酵母发酵产虾青素,经响应面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红法夫酵母生产虾青素效率明显提升。研究可为虾青素生产中氮源成本控制及虾青素产量提升提供参考。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建立新型番鸭细小病毒(New-genotype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N-MDPV)荧光RPA恒温检测方法,为基层提供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手段。 方法 以N-MDPV的VP3基因保守片段为靶点,使用EXO荧光探针特定结合VP3基因保守片段,设计特异的RPA扩增引物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从而建立一种荧光RPA恒温检测N-MDPV的方法,确定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时间和温度,分析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性;对收集的病料进行核酸检测,并与传统PCR和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建立的荧光RPA恒温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温度为39 ℃,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灵敏性高,最低核酸检测限度可达10 fg·μL−1;对新型番鸭细小病毒核酸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对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3, DAdV-3)、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 FAdV-4)、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 DuCV)、鸭瘟病毒(Duck plaguevirus, DPV)、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 NDRV)的核酸均未有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利用本研究建立的RPA快检方法、传统PCR方法以及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对收集的38份鸭组织病料核酸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分别为36.8%(14/38)、36.8%(14/38)和31.6%(12/38);RPA检测后呈阳性的样品经PCR方法检测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检测均呈现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临床样品检测RPA检测方法与传统PCR方法阳性符合率为100%。 结论 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缺乏相应检测设备的基层进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大规模临床样本检测,为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手段。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氨基肽酶( pAPN )是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侵染的主要受体,验证pAPN和唾液酸神经氨酸酶(NEU3)双基因对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入侵机制的影响。 方法 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猪睾丸细胞(ST)的pAPN和NEU3两个基因。经过病毒感染试验,测定敲除pAPN和NEU3两个目标基因的ST细胞对病毒的侵染变化以及病毒拷贝数的变化、细胞病变改善,同时监测病毒侵染后纤连蛋白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敲除pAPN和NEU3两个目标基因的ST细胞,明显减轻TGEV侵染引起的细胞病变,TGEV的拷贝数也出现明显下降。此外,同样滴度的TGEV侵染pAPN和NEU3双基因敲除ST细胞后,诱导ST细胞的免疫应答物IFNβ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ST细胞组。 结论 pAPN和NEU3双基因的敲除,明显降低了ST细胞中的TGEV病毒拷贝数,同时也减少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这个结果证实细胞中的pAPN和NEU3双基因可作为将来养猪生产中抗病毒治疗及抗病品种选育的靶基因。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从青海野生中国沙棘根际土中筛选出具有多重功能的假单胞属菌株,为生物菌肥的研发创造条件。 方法 利用筛选培养基对沙棘根际土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利用平板划线法对菌株进行纯化。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并测定菌株解有机磷、解无机磷、解钾、固氮和降解纤维素能力。以空心菜为试验材料,检测各假单胞菌属菌株促进空心菜种子萌发以及空心菜幼苗生长能力。 结果 从中国沙棘根际土壤中分离出7株假单胞菌,培养3 d,7株假单胞菌溶解有机磷浑浊圈直径为4.28~13.71 mm,溶解无机磷透明圈直径为3.51~7.62 mm,解有机磷菌液中磷的质量浓度为5.15~25.41 μg·mL−1,解无磷菌液中磷的质量浓度为2.15~22.26 μg·mL−1,解钾黄色光圈直径为11.12~21.85 mm,解钾菌液中K+质量浓度为5.07~14.33 μg·mL−1,固氮透明圈直径(D)和菌落生长直径(d)的比值(D/d)为1.33~1.86,降解纤维素透明圈直径为4.61~10.22 mm。平板促生试验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可提高空心菜种子发芽率,并且可显著提高空心菜幼苗生长。其中菌株ZGSJ-3促生效果最好,其叶宽和茎长分别为3.69 mm和50.25 mm,较CK显著增加了35.2%和41.2%。 结论 经综合评价后得出,不同假单胞菌菌液处理下空心菜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ZGSJ-3和ZGSJ-7效果较好。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2.009.018
摘要:
目的 了解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发挥的作用。 方法 以优化的复合菌渣(金针菇和杏鲍菇菌渣)作为双孢蘑菇培养料的主要成分,采用PacBio平台、高通量 16S rDNA全长测序方法,分析双孢蘑菇培养料由建堆、第一次发酵、第二次发酵过程中的7个阶段(Ag1~Ag7)的细菌群落特征。 结果 在7个阶段的发酵培养料中共获得的OUT数量分别为328、340、294、377、364、166、174个,共计715个,其中有161个 OTU 存在于发酵的7个阶段,涵盖了21 门 299 属399种的细菌。Fimicutes(厚壁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门)在7个阶段中丰度较高。在建堆和第一次发酵过程中Ureibacillus(解脲芽孢杆菌属)为主要优势类群,在第二次发酵过程中Limnochordaceae、S0134 terrestrial group、Thermobacillus(嗜热杆菌属)、Ruminiclostridium(瘤胃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更高。在种分类水平,Ureibacillus thermophilus和Ureibacillus terrenus是建堆和第一次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Limnochordaceae属的菌种在第二次发酵中相对丰度最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二次发酵之前细菌种类和丰度随着发酵过程不断升高,第一次发酵和第二次发酵样本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并在二次发酵后显著降低,而且这些优势菌群主要参与物质降解,从而提高了双孢蘑菇培养料质量。 结论 通过全长测序的方法能更好地在种水平对不同发酵阶段的优势菌种进行鉴定,同时还发现了很多未分类的细菌物种,为优化发酵培养料和提高双孢蘑菇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