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10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5460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植株性状和小孢子发育的关系
肖承和, 蔡俊迈, 李维明, 周元昌
1995, 10(3): 1-6.
摘要:
在自然温光和人工温光的条件下,研究了5460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植株性状表现、及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5460核不育系的植株处在叶枕距0.1~8.6cm、幼穗长7.6~14.5cm,距抽穗前9.0~13.4d之间,小孢子的发育时期正处在四分体至双核早期,是影响花粉育性转换的敏感期。此时,1d的高温或常温,其花粉的育性就开始向不育或可育转变,连续处理5d,则转换成完全不育或正常可育。(2)在敏感期的植株性状指标及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范围以外,温光对花粉的育性均未见有影响。
半番鸭白色羽毛遗传的研究
檀俊秩, 陈晖, 刘玉涛, 宋健捷
1995, 10(3): 7-10.
摘要:
从正交、反交和轮交的结果,揭示产生半番鸭白羽起主导作用是家鸭;不同基因型家鸭产生白羽半番频率是不同的,含有白羽肉鸭血统家鸭所产生的半番鸭的白羽率高于蛋用型品种,肉鸭血统愈高其F1的白色羽率也愈高;同一品种母家鸭个体间产生白羽半番鸭亦不同,生产白羽率高的个体,交换公番鸭交配后,其F1仍然是高的,可以选用这种个体纯繁,建立生产白羽半番鸭的专门化品系。
矮败小麦株高遗传动向研究
刘思衡, 巫升鑫, 郭玉春, 李维明
1995, 10(3): 11-15.
摘要: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三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比数为1:0.89、1:1.29、1:1.17、1:1.15、1:1.10和1:1.15,平均为1:1.14,高秆株略多,X2测定结果,除个别例外,两类单株比数符合1:1.花器特征特性如同太谷核不育小麦,未出现变异类型。环境因素可一定程度上影响不育株和可育株的高度,但不能改变二者之间的相对关系。矮败小麦矮秆性和不育性的连锁遗传是稳定的,1990~1992年3年定株测量拔节至抽穗阶段的株高,前后期高度相关,表明从拔节期开始,可以根据植株高矮预测育性。1993年进一步验证了早期预测育性的效果。矮败小麦后代不育株和可育株株高等性状都会分离,但株内分离仍小于株间分离,故在后代种植方式上,经一定轮选世代,部分不育株采取株行种植,有利于提高田间选择效率。用晋麦2148连续回交4次,可育株综合性状接近回交父本,株高趋于一致,不育株除植株较矮外,其他性状也类似父本。
菜用大豆秋繁出苗障碍因素的研究
徐树传, 黄建成, 蔡爱萍, 张丽华, 王金官
1995, 10(3): 16-19.
摘要:
试验结果表明,晒种方法、播种期选择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夏收菜用大豆秋繁出苗、成苗的三个主要因素。同时分析了夏收秋繁出苗障碍的生理原因,提出了提高秋繁出苗率的方法和主要技术指标:1.脱粒阴干,降低种子破裂率,保持种子16.7%~18.5%的含水量。2.适期播种,福州地区7月30日前后5d为播种危险期。3.先灌后播,田间持水量为55%~58%。
福建花生气候产量分析与未来年景展望
鹿世瑾
1995, 10(3): 20-25.
摘要:
本文以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莆田、晋江、同安3县的花生气候产量,并对1995~2000年的年景作了展望,主要结论:1967~1991年3县和全省的花生趋势产量均保持正增长,年增值为9~12kg/hm2;1967~1991年福建花生气候产量的评定结果为8年欠(或偏欠)、4年平、13年丰(或偏丰);花生气候产量与6月中旬至7月下旬的气温、降水、日照以及副热带高压强度、位置和台风多少有关,尤以睛热天数和台风指数多少关系最为密切;在建立气候产量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未来气象因子的外延预报,对1995~2000年花生年景作了展望,预计1995、1997、1998年为增产年,1996、1999年略增,2000年为减产年。
一种微生物产物曲霉素C9H12O4晶体和分子结构
林新坚, 张伟光, 陈济琛, 谢新东, 郑时利
1995, 10(3): 26-29.
摘要:
本文从一种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到一种曲霉素C9H12O4,采用2DNMR、IR、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此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推导出其化学结构,并通过X-晶体衍射测定进一步肯定了上述结论。分子式为C9H12O4,分子量184.21,为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4.422(4)、b=14.266(7)、C=14.944(6)A,V=943(2)A3,Z=4,μ=0.96/cm,Dc=1.31g/cm3,F(000)=400,最终偏差因子R=0.0491,Rw=0.059。
用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改良橙果实的嵌合结构
陈熹, 施清, 陈勉, 叶少荫
1995, 10(3): 30-34.
摘要:
改良橙是印子柑和红桔嫁接嵌合的甜橙良种,试验根据改良橙不同果实形态特征,分析了红肉果、黄肉果和红黄肉嵌合果果实的汁胞、油胞层和白皮内层的过氧化物中区酶谱,并以印子柑、福桔等柑桔品种相应组织的酶谱为对照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改良橙果实的嵌合结构,并推断供试改良橙树的组织发生层,L-Ⅰ和L-Ⅱ均来源于红桔、L-Ⅲ层来源于印子柑,嵌合而成的周缘嵌合体,为理论研究和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甘薯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初报
巫水钦, 冯瑞集
1995, 10(3): 35-39.
摘要:
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中甘薯植株的不同部位酶带表现有差异,而以9~11叶片之间茎组织的酶带清晰、完整和稳定,适于品种亲缘关系的分析。对88份栽培品种的茎组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共出现22条酶带,其中8条酶带表型频率均在90%以上,为甘薯茎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稳定特征酶带。根据酶带表现把测定品种分为11类型,同一类型中的品种之间酶带表现一致,反映了较大的亲缘关系。并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展示了各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远缘杂交品种A52、优质品种金山57和C180各成一类且表现与其它品种有较大的差异,可能优质品种有特征酶带。
厌氧消化物对西瓜生长影响的温室试验研究
余德亿, 沈德中, 刘波, 宋晓川, 陈一安
1995, 10(3): 40-43.
摘要:
研究了厌氧消化物(主要为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对西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以提高西瓜的发芽率,促进生理代谢,提高瓜苗质量;不同用量的鸡粪沼渣对西瓜生长影响效果不同,以1:5配比最佳;不同种类沼渣对西瓜生长的影响效果也不同,以鸡粪消化物效果最好。
芦笋茎枯病菌的侵染期和对甲基托布津敏感性测定的研究
郑元梅, 陈福如
1995, 10(3): 44-46.
摘要:
盆栽和田间接种测定结果表明,芦笋芽出土后1~5d为最易受病菌侵染期,随着生长日数递增,植株抗侵染力增强,指数回归方程:Y=80.148×0.957X,r=-0.8489,呈明显负相关。甲基托布津对茎枯病菌毒性测定结果,每升含有效成份1.4g,器孢子均丧失发芽力,直线回归方程Y=-9.7137+2.6931X,r=0.9749.器孢子在1.4~0.47g/l浓度的平板培养基上培养3d,抑菌圈直径为7.3~6.3mm;菌丝体在1.4~0.23g/l浓度的培养基上培养7d,菌丝体均无生长,对照组生长直径为56mm。
丁草胺在蔬菜及环境中的残留探讨
陈一安, 林应椿, 王青松, 刘波, 余德亿, 宋晓川
1995, 10(3): 47-49.
摘要:
本文应用可行的丁草胺在蔬菜中残留分析方法,通过对除草剂丁草胺在蔬菜和土壤中残留检测,探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性。根据丁草胺在蔬菜和土壤中的降解速率,表明丁草胺属低残留农药,残留积累现象不明显。建议以900g/hm2和1350g/hm2两种浓度使用较经济安全。
芦笋茎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利用研究
陈福如, 郑元梅, 翁文燊, 贺建波
1995, 10(3): 50-53.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和作物根部存在大量有益的拮抗细菌,其中A06、A209和S34,3个菌株对芦笋茎枯病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对病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宽度分别为10.6mm,10.0mm和8.6mm;对器孢子萌发的抑制圈半径分别为9.3mm,8.7mm和9.2mm,且这些菌株的发酵液也有抑菌作用。室内平板测定结果表明:适宜拮抗细菌生长温度为25~35℃,pH值6~8;距紫外线光源30~100cm内照射5min,拮抗细菌均被杀伤,抑制细菌生长率98.9%~31.5%.在田间,拮抗菌液和麦皮混合施用,防治茎枯病效果为44.6%。
地热生态温室研究报告
钱午巧, 戴志棠
1995, 10(3): 54-57.
摘要:
为解决我国南方夏季温室栽培的室内降温难题,利用生态原理,设计了“地热生态温室”.即选择适合南方气候条件的塑料大棚,在棚间种植热带树种或高大落叶树种;棚内安装定时喷翼装置、地热热交换器、排风机;棚顶设置遮荫网,给温室内创造了模拟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在此条件下进行夏季花卉栽培试验。测试表明:生态温室冬暧夏凉。夏季室内温度比对照低4.5℃,相对湿度高7个百分点,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解决了南方温室降温难题,实现了南方温室周年利用,为我国南方设施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种室内观赏植物周年扦插繁殖研究
戴志棠, 钱午巧
1995, 10(3): 58-60.
摘要:
本文着重探索引进的观赏植物加速苗木繁殖的技术。根据扦插发根原理,利用地热苗床,进行周年扦插育苗研究。3年来对引进的105种品种,按科用分类,选出4个科属中有代表性的品种各1个,经过反复试验,获得了成功。如以周年计算,育苗数量比冬春两季无加温苗床成倍增长,经济效益极显着。
学术类文章学术性评价刍议
王景辉
1995, 10(3): 61-64.
摘要:
分析比较了有关学者对文章学术价值的评价,借鉴各家见解,结合国内自然科学学报办刊实际,探讨了学术类文章的学术质量标准,即科学性、创新性、逻辑性、实效性及简明性。为评价和提高学术类文章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