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34卷 第7期
2019, 34(7): 751-75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01
摘要:
目的 用优质抗病常规稻与生产上大面积利用的强恢复系杂交选育出优质抗病恢复系,再与优质不育系组配选育出优质抗病杂交稻新品种。 方法 以优质抗病常规稻华航丝苗为母本,与强恢复系明恢86杂交,杂种F1代再与强恢复系蜀恢527复交,后代经多年在福建上杭茶地、将乐黄潭等自然稻瘟病区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地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出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福建沙县、海南反复加代定向培育和逐代稳定,于2010年育成株叶形态好、配合力高、中抗稻瘟病、米质优的恢复系福恢2165。2014年用福恢2165与优质长粒型三系不育系泰丰A配组,经2015年的品比试验,2016-2017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了优质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泰优2165。 结果 泰优2165在两年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达7815.83 kg·hm-2,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2.81%,丰产性、稳产性表现好,中感(MS)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米标准。于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闽审稻20180016)。 结论 泰优2165具有产量高、米质优、商品性和抗病性均好等优点,可作为福建省的主推优质稻品种。
2019, 34(7): 757-76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02
摘要:
目的 为促进大麦品种更新换代,满足种植业结构调整新需求,通过秋水仙素诱变育种选育出粒苗兼用型皮大麦新品种供推广种植。 方法 2003年冬季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闽诱3号植株,2004年春季从其诱变后代变异群体中筛选优势单株为母本与父本莆大麦5号杂交,进行多年多点系谱选育,选育出粒苗兼用型皮大麦新品种福大麦2号。 结果 2012-2014年连续2年参加福建省区试,第1年平均产量4 450.58 kg·hm-2,比对照品种(福大麦1号,下同)增产5.6%,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第2年平均产量4 612.9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2%,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对白粉病、赤霉病和锈病的抗性都达到中抗以上水平,抗病性综合表现与对照品种相当。2014-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662.9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29%。2015年进行麦苗产量测产试验,福大麦2号的鲜麦苗产量为24 084.7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42%;氨基酸总量为22.65 g·hg-1,比对照品种多9.0%;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品种相当。 结论 福大麦2号分蘖力强,再生性好,有效穗数多,穗长粒大,籽粒产量高,抗病性较强,是具有推广价值的皮大麦新品种;其麦苗产量高、品质好,是作为加工麦苗粉或麦苗汁等保健食品的理想原料。该品种适宜在福建省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2019, 34(7): 764-77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03
摘要: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刺葡萄实生单株苗期性状的评价方法。 方法 测定了刺葡萄实生单株干径、新梢长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叶片干鲜重、叶片叶形结构参数等16个主要性状,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刺葡萄实生单株主要生长性状均出现较大变异,尤其是新梢长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干径等变异较大。选取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6.254%的前6个主成分来评价刺葡萄实生单株,决定第1主成分的是干径、新梢长度、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叶片鲜重、叶片干重;决定第2主成分的是中脉长、上侧脉长、下侧脉长、叶柄脉长;决定第3主成分的是叶宽和上中侧脉夹角。 结论 以6个主成分及单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构建刺葡萄实生单株苗期性状的综合评价模型F综=0.38F1+0.24F2+0.12F3+0.10F4+0.09F5+0.06F6,综合得分排名前两位的单株分别为S4和S35。
2019, 34(7): 775-78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04
摘要:
目的 通过多个双孢蘑菇菌株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转录组分析,为进一步验证双孢蘑菇发育相关基因及探讨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方法 对双孢蘑菇主栽品种As2796及其亲本02、8213,其回交子代W192,以及国外野生菌株ARP159、国内野生菌株AgLH830共6个具有重要代表性的菌株子实体原基期、幼菇期、采摘期、开伞期等4个不同发育阶段共24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与双孢蘑菇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识别,发掘新基因与共同基因的差异表达,并进行各数据库的基因功能注释。 结果 结果共鉴定到10 660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677个,其中237个得到功能注释。与原基期相比,6个菌株在幼菇期、采摘期和开伞期分别有49、82、73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3个是相同的基因。 结论 发现了一批在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出不同菌株不同阶段的共有差异基因,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中重要的差异基因进行了注释与探讨。
2019, 34(7): 782-78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05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处理对葡萄物候期、植株生长量、叶片质量、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等的综合影响。 方法 以5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材料,于始花期开始每15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结果 葡萄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可提早果实成熟期,促进果皮着色,加速结果枝和营养枝成熟老化,增大叶片厚度及新梢粗度,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用显著。不同处理间以处理4(氨基酸≥ 100 g·L-1,黄腐酸≥ 100 g·L-1,微量元素B+Fe+Zn+Mn ≥ 20 g·L-1)效果最佳:可使巨峰葡萄成熟上市时期提早12 d,叶片厚度、新梢粗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植株光合作用。该处理一年生结果枝和营养枝成熟度分别达到90%和76%,对营养积累及翌年成花具有积极意义。 结论 喷施后巨峰葡萄果皮紫黑色,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8.1%,固酸比值54.66,每667 m2产值2万余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019, 34(7): 790-79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06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黄肉桃果实的外观品质,通过合理套袋科学指导黄肉桃生产栽培。 方法 以图八德黄肉桃为试材,于盛花后50 d分别进行黄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果实套袋,以不套袋处理为对照。盛花后98、105、110 d测定图八德果实发育后期果实的单果重、果皮色差、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 两个套袋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图八德果皮的光泽度和色彩鲜艳度,但对果实大小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黄色单层袋处理使果皮叶黄素含量在盛花后98 d显著升高,105 d时显著降低;而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显著降低果皮叶黄素含量;果实成熟时,其含量均接近0。黄色单层袋处理显著降低了果皮玉米黄素的含量;在盛花后98 d时,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对玉米黄素的含量没有影响,而在盛花后105、110 d时,显著降低玉米黄素的含量。两个套袋处理对果皮β-隐黄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黄色单层袋处理对α-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显著提高α-胡萝卜素含量。两个套袋处理的β-胡萝卜素的含量在盛花后98、105 d与CK差异不显著(P>0.05);果实成熟时,两个套袋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皮β-胡萝卜素的含量。尤其是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后,果皮β-胡萝卜素的含量提高了6.69 mg·hg-1。 结论 建议在田间栽培管理上,对黄肉桃进行外黄内黑双层袋套袋栽培,可提高黄肉桃果皮光泽度和色彩鲜艳度以及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
2019, 34(7): 796-80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07
摘要:
目的 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小鹅瘟病流行毒株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 方法 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收集临床疑似番鸭小鹅瘟病例30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病毒感染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结果 显示30份疑似病例中有15份为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uscovy duck-origin goose parvovirus,MDGPV)感染,占比50%。分离到的15株MDGPV均能致死番鸭胚,番鸭感染后发病率为60%~100%,死亡率为40%~60%。15株MDGPV分离毒VP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9.5%以上,与MDGPV-PT株同源性在96%以上,未发生碱基缺失、插入或基因重组,较为稳定;而与番鸭细小病毒MDPV-P株同源性小于90%。进化树分析显示15株分离毒与MDGPV-PT株属于同一分支,而与MDPV-P株属于不同分支。 结论 福建省2018年流行的MDGPV毒株与1997年分离的MDGPV-PT株致病性和基因序列特性相似,无明显变化,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性比较稳定,遗传变异程度小。
2019, 34(7): 802-80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08
摘要:
目的 探究Bt水稻对褐飞虱若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组成结构的影响,为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传统微生物纯培养法分别从取食非转基因(CK)水稻和转crylAb抗虫(Bt)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内分离细菌,利用16s rDNA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比较分析转基因水稻对褐飞虱若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取食CK水稻和Bt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内各分离获得7株细菌。取食CK水稻的褐飞虱肠道细菌分别属于3个门5个属;而取食Bt水稻的褐飞虱肠道细菌分别属于2个门4个属;分离获得频率最高的是变形菌门细菌Proteobateria,其中取食两种水稻均能分离获得变形菌门的泛菌属Pantoea,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等2个属的细菌。取食CK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内分离获得变形菌门的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以及放线菌门的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等3个特异性细菌属;取食Bt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内分离得到变形菌门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等2个特异性细菌属。 结论 取食非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可培养细菌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褐飞虱肠道共生细菌的功能,以及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生物肠道细菌的影响提供了材料和基础。
2019, 34(7): 810-81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09
摘要:
目的 明确适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和引物。 方法 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法对ISSR-PCR扩增反应中的Taq聚合酶用量、dNTPs浓度、Mg2+浓度、模板DNA浓度、PCR反应循环数以及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 结果 适合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ISSR-PCR反应体系(25 μL)为:Taq聚合酶0.55 U、dNTPs 0.30 mmol·L-1、Mg2+ 1.30 mmol·L-1、DNA模板100 ng、引物10 pmol。ISSR-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5 s,51.2~56.0℃退火45 s,72℃延伸1.5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从5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10条:UBC117、UBC118、UBC808、UBC835、UBC847、UBC855、UBC856、UBC857、UBC866和UBC887,其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55.6、53.1、51.2、51.2、56.0、53.1、53.1、51.2、51.2和51.2℃。利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21株供试菌株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相同地理来源以及不同地理来源菌株间的DNA多态性均不同,表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结论 本研究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筛选的引物可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2019, 34(7): 824-82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11
摘要:
目的 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是侵染兰花的主要病毒,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方法 本研究根据ORS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组特异性引物,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建立了该病毒的RT-LAMP(Reverse 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isothermal Amplification)检测方法。 结果 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扩增ORSV,与其他4种侵染兰花的病毒(建兰花叶病毒、菜豆黄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小苍兰花叶病毒)不发生反应;灵敏度为RT-PCR的10倍。田间检测20份样品中,RT-LAMP和RT-PCR检测结果一致。在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直接用肉眼观察即可判断样品是否感染ORSV,省去电泳分析的时间,并且增加了在田间的应用价值。 结论 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2019, 34(7): 829-83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12
摘要:
目的 获得高产木质素降解酶(LMLs,包括漆酶Lac、锰过氧化物酶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菌株,为木腐菌菌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方法 对9株具有产LMLs能力的木腐菌进行产酶筛选,并对筛选出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 结果表明:在9株木腐菌中,产LMLs能力较高的菌株分别为LS136(Lac:0.18 U·L-1、LiP:109.68 U·L-1、MnP:140.38 U·L-1)、LJ485(Lac:136.99 U·L-1、LiP:9.53 U·L-1、MnP:72.05 U·L-1)和LJ496(Lac:163.39 U·L-1、LiP:9.50 U·L-1、MnP:74.36 U·L-1)。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3种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左右,适宜的生长pH值在4~8。此外,3种菌株对0~8 mmol·L-1的重金属Cr3+、Pb2+以及0~4 mmol·L-1的Cu2+均有较强的耐受性。当Cr3+为1~4 mmol·L-1时,对LJ485和LJ496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论 菌株LS136、LJ485和LJ496分别属于韧革菌属Stereum sp.彩绒革盖菌Trametes versicolor和小薄孔菌Antrodiella sp.,具有较强的产LMLs能力和一定的重金属耐受性,为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开发提供了菌种资源参考。
2019, 34(7): 837-84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13
摘要:
目的 对连城冠豸山上生长较好的野生铁皮石斛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以获得具有促生效果的菌株,为进一步研究瘤菌根菌属与铁皮石斛共生关系奠定基础。 方法 将连城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根进行消毒后在PDA培养基上,对长出的内生真菌分离纯化,将一株纯化菌株标记为T11,并通过形态特征与5.8SrDNA-ITS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将T11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7 d,成菌液后浇灌无菌石斛盆栽苗进行共培养6个月,观察石斛株型的变化。 结果 PDA平板上培养的T11菌株的菌落乳白色,形成同心环,菌丝细胞为双核,有隔,含有椭圆形念珠状细胞,即从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 sp.,为无性态的胶膜菌Tulasnella calospora。以提取T11菌株DNA为模板进行5.8SrDNA-ITS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片段长度为630 bp,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T11与大花蕙兰植物菌根真菌胶膜菌聚类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为相近,其同源性达到99%。接菌后的石斛苗长势较好,其株高、叶片数和叶宽都显著增加。 结论 从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出T11菌株为兰科菌根真菌担子菌的瘤菌根菌属,瘤菌根菌能促进铁皮石斛苗的生长。
2019, 34(7): 842-85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14
摘要:
目的 详细探讨了不同醇沉条件制备的羊栖菜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平均分子量、结构及其抗氧化特性。 方法 通过稀酸提取法制备羊栖菜提取液,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制备羊栖菜多糖组分。利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与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哈克MARS Ⅲ型流变仪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多糖组分的基本成分、单糖组成、平均分子量、有机官能团、空间构象、表观形貌及流变学特性。此外,进一步研究了各多糖组分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以及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 结果 SFP-50和SFP-70具有高的总糖、硫酸基及糖醛酸含量;5种多糖组分均由甘露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组成,但占比均不相同,其中岩藻糖占比都最高,约为50%;SFP-40、SFP-50、SFP-60、SFP-70和SFP-80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97.63、90.51、97.19、81.52及90.93 kDa;流变试验表明羊栖菜多糖溶液属于非牛顿流体,表现为固体弹性性质;扫描电镜图像揭示羊栖菜多糖组分表面呈凹凸不平、疏松多孔的褶皱结构;抗氧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羊栖菜多糖组分具有一定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以及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且不同体积分数乙醇醇沉会影响其抗氧化特性。 结论 不同体积分数乙醇醇沉会影响羊栖菜多糖的理化性质、单糖组成和平均分子量,但不改变其构象、微观结构及流变学性质,对其抗氧化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2019, 34(7): 852-85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15
摘要:
目的 为了探究杉木在酸铝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理,以此为基础探索逆境胁迫下杉木的抗性机制。 方法 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1年生杉木实生苗为试验对象,采用0.24 g·kg-1的AlCl3·6H2O模拟铝胁迫、pH 4.0的酸液模拟酸胁迫以及两者共施模拟酸铝复合胁迫,测定幼苗叶片不同胁迫时间(15、30和45 d)的MDA含量和SOD、POD、CAT、PPO等酶活性。 结果 无酸无铝状态下,MDA含量均处于低水平状态,单酸、单铝和酸铝处理皆引发MDA的过量积累,且影响程度是酸铝复合胁迫>铝胁迫>酸胁迫。在单酸、单铝和酸铝处理下,发现POD和SOD酶活性的增长幅度是酸铝复合胁迫>酸胁迫>铝胁迫;CAT和PPO酶活性的增长幅度则是酸铝复合胁迫>铝胁迫>酸胁迫。随着胁迫时间延长,POD、SOD活性均先增后减;CAT活性在铝胁迫和酸铝复合胁迫下先增后减,酸胁迫下逐渐增加;PPO活性则均逐渐增加。 结论 单酸、单铝和酸铝处理对POD、SOD、CAT和PPO活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诱导,但同时引发MDA的积累。酸铝复合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酸胁迫对POD和SOD活性的促进作用大于铝胁迫,对于CAT和PPO活性,铝胁迫的促进作用则大于酸胁迫。
2019, 34(7): 858-86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7.01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下甘蔗地土壤热性质的动态变化,为合理有效利用水热资源提供依据。 方法 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甘蔗种植地进行研究,定位监测粉垄耕作(T)处理和免耕(NT)处理方式下,5、20和40 cm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并结合土壤基本参数,分析2个处理下土壤温度、土壤热导率和土壤热通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 NT处理受其质地影响,土壤温度的分布为5 cm > 40 cm > 20 cm,差异均显著(P < 0.05,下同);T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质地,其土壤温度分布为5 cm > 20 cm > 40 cm,差异均显著。研究期内,T处理土壤热导率在20 cm以上土层高于NT处理。T处理有利于降水入渗、储水性能良好、下层水分可供给上层等效果,相比于NT处理改善了土壤热导率沿土壤剖面的分布。同时,不同降水条件下,处理间的土壤热通量变化相同:NT处理在5~20 cm层大于T处理,而在20~40 cm层小于T处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T处理土壤热通量由上至下减小,变化规律明显;而NT处理上下层间波动较大。 结论 粉垄耕作处理相比于免耕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本地区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温度分布,土壤热导率和土壤热通量的变化更具稳定性和规律性,可作为广西地区农业种植和管理方式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