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19卷  第3期

作物育种与栽培
籼型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相关分析
林炎照, 杨友林
2004, 19(3): 129-132.
摘要:
利用籼型水稻4个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配组的4×8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型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F1杂种的单株谷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与其母本的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谷重、单株草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其父本的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1杂种与亲本值的相关程度依次为中亲值、高亲值、父本和母本;除了千粒重外,F1杂种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间的相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甘薯双抗性新品系99-12特性研究
李本金, 卢同, 谢世勇, 种藏文, 林时迟
2004, 19(3): 133-136.
摘要:
99-12是以潮薯2号为母本、97-10为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一个抗薯瘟病和蔓割病的甘薯新品系,该品 系产量高、品质优良,还具备萌芽性好、薯形美观等特点。其T/R值平衡点出现在栽后100 d左右。
植物保护
茶园害虫捕食性天敌——厉蝽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曾明森, 吴光远, 王庆森
2004, 19(3): 137-139.
摘要:
初步研究茶园害虫天敌——厉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的生物学特性、捕食行为和控制效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该虫在闽东一年发生多代,7-8月为发生高峰期;若虫有刺吸茶树汁液的习性;3龄若虫才开始对害虫有捕食能力,日均捕食量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多,而随猎物幼虫龄期的增大而减少;捕食茶尺蠖时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多,以3龄厉蝽最明显,而捕食时相互间的干扰作用,以5龄若虫时最为明显;在益害比4:40时,控制效能达34.17%。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
邱良妙, 占志雄, 林仁魁, 陈元洪, 郑琼华
2004, 19(3): 140-143.
摘要:
对闽东南沿海龙眼园进行为期7个月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共包括102种,其中害虫54种、天敌35种、中性昆虫13种。在植食性营养层中,咀嚼式口器类群以鳞翅目为主,优势种为荔枝蛀蒂虫、三角新小卷叶蛾、荔枝尖细蛾,刺吸式口器类群优势种为龙眼角颊木虱;在天敌营养层中,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为中华通草蛉、四斑月瓢虫,寄生性天敌优势种为广大腿小蜂、日本平腹小蜂、黄长体茧蜂。群落动态分析,群落特征指数都有明显的时间变化,6月29日到9月27日期间,生态优势度低,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高,群落结构较合理。
毒麦及其近似种籽实内部菌丝研究
郭琼霞, 黄可辉, 姚向荣, 江昌木
2004, 19(3): 144-148.
摘要:
研究和探讨毒麦属的毒麦与其变种长芒毒麦、田毒麦及其近似种细穗毒麦、多花黑麦草、黑麦草、波斯 黑麦草、瑞士黑麦草等8个种籽实中是否含有引起人畜中毒的、与毒麦相类似的有毒菌丝及其菌丝的形态结构等, 结果表明,毒麦、长芒毒麦、田毒麦、细穗毒麦、黑麦草和多花黑麦草的籽实内均存在菌丝。
侵染大丽花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的鉴定
明艳林
2004, 19(3): 149-151.
摘要:
根据病毒生物学特性、粒体形态和血清学性质,初步鉴定在厦门地区种植的大丽花上表现花叶症状的病株上分离的1个病毒分离物属于黄瓜花叶病毒。在供试的11科39种(或品种)植物中,该分离物通过摩擦接种能侵染其中的9科35种(或品种);失活温度为50-55℃,稀释终点为10-3-10-4,体外存活期为24-28 h;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28-30 nm。经间接ELISA测定,该分离物与烟草花叶病毒、南瓜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番茄不孕病毒、西番莲木质病毒的抗血清均无反应。与黄瓜花叶病毒抗血清具有强阳性反应,鉴定该病毒是黄瓜花叶病毒。
青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及其时间生态位初探
刘金文
2004, 19(3): 152-155.
摘要:
通过对青菜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和时间生态位的测定,共记录节肢动物22个物种,其中植食性害虫14种、捕食性昆虫2种、寄生性昆虫4种、蜘蛛2种。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桃蚜、南美斑潜蝇为青菜田优势害虫,青翅蚁形隐翅甲、菜蛾绒茧蜂、蚜茧蜂和草间小黑蛛为青菜田优势天敌。还分析了群落中主要物种的时间生态位,探讨了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天敌保护措施。
土壤肥料与作物营养
VA菌根菌与重氮营养醋杆菌双接种对超甜玉米生长的影响
蔡宣梅, 张秋芳, 郑伟文
2004, 19(3): 156-159.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VA菌根菌(Gm)、重氮营养醋杆菌Pal5菌株单接种及双接种对超甜玉米生长、磷营养和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m单接种可显著提高玉米菌根侵染率,Pal5+Gm双接种可极显著提高玉米菌根侵染率;无论Gm、Pal5单接种或Pal5+Gm双接种均能改善植株磷素营养,促进玉米生长,生物产量和单果重增加;双接种在提高菌根侵染率、促进植株生长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正交互效应;生物产量喇叭口期为Pal5+Gm>Pal5>Gm>CK,采收期为Pal5+Gm>Gm>Pal5>CK。
硫对蔬菜的增产及降低NO3-累积效应研究
彭嘉桂, 杨杰, 林琼, 章明清, 蔡顺香, 李娟
2004, 19(3): 160-163.
摘要:
23个菜园表层土壤样品分析结果,土壤全硫平均含量354.9 mg·kg-1,有效硫平均含量26.2 mg·kg-1,有效硫占全硫7.4%;有效硫小于16 mg·kg-1临界值样品占43.6%。田间不同硫水平对比试验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莴苣、花椰菜等多种蔬菜品种,在每公顷施用硫15-60 kg范围内,都具有不同程度增产效应;硫素还可改善蔬菜品质、降低NO3-累积。莴苣菜心部分NO3-含量比对照降低13.0%-56.0%,花椰菜降低24.8%-48.7%,空心菜降低8.2%-56.0%。而在网室土培、水培试验结果,供试空心菜、小白菜植株NO3-含量,施硫肥处理比对照降低幅度更大。
玉米闽紫糯1号高产结构与需肥特性研究
滕振勇
2004, 19(3): 164-168.
摘要:
通过对玉米闽紫糯1号群体结构及需肥特性试验,探讨不同密度处理及肥料配比对闽紫糯1号光合群体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合理,光合势、净同化率与叶面积系数最高,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氮肥、磷肥、钾肥对玉米产量贡献:氮肥>钾肥>磷肥;氮肥对玉米籽粒重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的影响最大。氮、磷、钾3种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N 187.5kg·hm-2、P2O5 112.5 kg·hm-2、K2O 180.0 kg·hm-2。
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为例
徐志平
2004, 19(3): 169-173.
摘要:
借助GPS、GIS技术进行荔城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荔城区耕地土壤总体环境质量较高,但局部耕地污染较严重。环境质量处于尚清洁以上的耕地占85.71%,轻、中和重度污染耕地分别占13.26%、0.13%和0.89%,平原区耕地土壤受污染面积比例较高。全区受污染的耕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水田,占污染耕地总面积的78.72%;环境质量处于清洁水平的土壤类型主要有灰埭田、黄泥砂田、赤砂土、灰泥田和红泥土,而灰埭田、咸砂泥土和赤砂土的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耕地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施氮结构对茎用莴苣经济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黄梅卿, 蔡开地, 刘希蝶
2004, 19(3): 174-177.
摘要:
采用(3,3)单形重心饱和设计,在施氮(N)总量为94 kg·hm-2条件下,设置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建成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Z1=0.402、Z2=0.328、Z3=0.270,即基肥重(40%)、前追足(33%)、后追适(27%)的分期施氮结构,其对应的分期施肥量为Z’1=37.79 kg·hm2、Z’2=30.83 kg·hm-2、Z’3=25.38 kg·hm-2,期望较高经济产量为45.340 t·hm-2。试验结果也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期对茎用莴苣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度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总糖、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较大。
生物技术
以花芽和冠芽切段为外植体的菠萝离体繁殖
洪燕萍, 林顺权, 林庆良, 吕柳新
2004, 19(3): 178-180.
摘要:
以花芽和冠芽的切段为外植体对食用菠萝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以MS+NAA 0.5 mg·L-1+BA 5.0 mg·L-1为诱导培养基,以MS+BA 3.0 mg·L-1+NAA 0.1 mg·L-1+活性炭1.0%为增殖、生根培养基,可 获得较好增殖、生根壮苗效果,同时以椰糠:砂=1:1为基质,移苗的成活率达90%以上。
不同电场条件对黄瓜与黑子南瓜子叶原生质体对称融合的影响
郭德章, 鄢铮, 赖钟雄, 林庆良, 王家福
2004, 19(3): 181-184.
摘要:
从小黄瓜和黑子南瓜的幼嫩子叶分离的原生质体在不同交流电场及直流脉冲参数诱导下进行对称融合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含0.5 mol·L-1的甘露醇溶液作为融合液,在交流场强25 V·cm-1、交流频率2 000 kHz、直流脉冲强度200 V·cm-1、幅宽40μs、脉冲次数3次的条件下,能获得最佳融合效果;融合产物经液体浅层培养再生成大量愈伤组织。该文同时对愈伤组织的遗传鉴定及植株再生进行了评述。
人心果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章宁, 苏明华, 林清洪, 刘福平
2004, 19(3): 185-188.
摘要:
人心果花药由表皮(1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4层)、绒毡层(1层)和造孢子细胞组成,药壁发育双子叶型,花药四室。雄配子体发育经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该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型,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形成2-细胞花粉,成熟花粉为2-核花粉。花药壁层的变化是表皮在单核小孢子产生期消失,中层在四分体时消失,药室内壁在单核小孢子期径向延长成柱状纤维层;绒毡层在四分体期开始解体,为单核腺质绒毡层。花粉活力测定表明95.02%有活力;人工萌发实验表明花粉萌发率很低;同时观察花粉在柱头上自然萌发。
贮藏保鲜
不同贮运湿度对番茄秧苗产后质量保持的影响
朱海生, 康建坂, 宁伟, 温庆放, 林义章
2004, 19(3): 189-192.
摘要:
通过不同贮运湿度(50%、70%、90%)对番茄秧苗产后主要质量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到9 d。根系活力分别下降了87.68%、68.93%、72.93%,叶绿素分别下降了69.39%、58.71%、66.65%。70%下贮运的秧苗较其他贮运湿度的秧苗,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两项生理指标下降较小,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平衡,定植后的心叶生长速度表现较快,质量得到较好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