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13;
3. 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站, 福建 福州 350003
2.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13, China;
3. St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福建省是我国第5个花生种植规模优势区,2014年全省花生种植面积10.325万hm2,总产量27.8万t[1]。花生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甘薯,居大田作物第3位,总产量占油料作物总产的92%以上。据测算,福建省种植1 hm2花生平均用工208.5个,其中耕、种、收获用工占生产全程4/5以上,占生产总成本60%以上。当前,劳动力正面临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农村大量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尤显缺乏。2014年,福建省农业雇工的工资标准为每日100~120元·工-1,花生生产用工的直接费用达20 850~25 020元·hm-2。据2014年测算,福建省花生仅收获的人工成本就达8 076元·hm-2,而联合收获机械成本为2 155.65~2 647.35元·hm-2,仅收获1项,联合机械收获即可为农民节本增效5 628.6 ~5 920.2元·hm-2,增效十分显著。随着农民老龄化状况日益突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步伐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约束日趋紧张、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仍然偏低,在解决“谁来种地”及实现绿色增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农业机械化大有作为。据2013年调查,福清、平潭、漳浦、连城、武平、清流等6个县(市)百亩连片的花生种植经营主体有52家,种植面积达1 076.6 hm2。在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组织、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劳动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已直接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意愿,福建省发展花生机械化生产不仅迫切而且前景广阔。
1 福建花生机械化生产设备现状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初期,实现了花生生产的机械化。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提高农机装备数量是加快机械替代劳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需要。农机作业领域向全程、高质、高效提升,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2014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76亿kW,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福建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 368万kW,农机合作社503家,农机合作社拥有农机具2.9万台,年作业服务总面积25.46万hm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1.6%,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2.6%。相较于水稻而言,福建省花生机械化栽培还处于发展初期,全省大型花生联合收获机仅数台套,花生种子剥壳机、挖掘机、摘果机不足30台。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但是棉油糖、果蔬茶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不足10%[2]。与全国比较,福建省农机化水平严重偏低,综合水平排在全国倒数第3位,旱地粮油作物的机械化更为薄弱。
花生全程机械化栽培主要包括耕整地、播种、施肥、铺膜、田间管理、收获、摘果、脱壳、产后加工等机械化技术[3]。我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耕整地、植保和灌溉机械为通用设备,设备性能可以满足要求。花生种子剥壳机,播种一体机,挖掘机、摘果机设备,由于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在生产上已有利用。而花生联合收获和产后烘干等设备因技术难度大,生产厂家少,机械品种不多、性能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2 福建省花生机械化生产面临的问题 2.1 地形和土壤类型复杂制约机械化生产福建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属南方丘陵地区,境内群峰耸峙,山岭蜿蜒,丘陵起伏。海拔80 m以上的丘陵和山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9.3%,海拔80 m以下的平原台地占总面积的10%多。耕地类型比较复杂,有水田与旱地,水田有洋面田、山垄田和山排田,水田占耕地面积80.8%,旱地有坡耕地、梯地等,占19.2%,而且地貌复杂。土壤类型有赤红壤、红壤、黄壤、石质土、粗骨土、紫色土、石灰土、新积土、风沙土、潮土、山地草甸土、滨海盐土、酸性硫酸盐土和水稻土等 14 个土类,其中以红壤、 赤红壤和水稻土三大土类占优势,合计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77.21%[4]。目前,我国花生机械设备对土壤适应性和田间通过性差,如联合收获机在抖土性能方面,沙性土壤可以适应,黏性土壤适应性差,轮式机型爬坡过坎能力不适应山区特点,履带式设备远距离转场困难。因此,亟待解决适应丘陵山地生产的中小型号机械设备。
2.2 田块面积小,制约大型设备利用福建省现有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还是分田到户,土地分散,家庭生产方式为主。机械化生产要求要连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适度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也是在我国经济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后实现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大型机械设备需要在一定的规模面积田块进行行走、调转。福建省花生多数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沿海平原农田相对规整,面积稍大,0.13~5 hm2,这类田块基本可适应于大型播种设备,若为沙性土还可以联合收获方式进行生产;丘陵山地农田面积小,小到斗笠丘,且田块分散,面积在0.07~0.13 hm2的田块和大部分土壤类型难以适应大型设备进场作业,只可利用小型化,二段式设备。二段式收获自动化程度低,相对还需要较多的人工操作。面积小于0.07 hm2或山垄田机械不能到达和施展的花生田无法采取机械化生产。所以,对南方丘陵地区而言,亟待更多适合山地特点的花生机械化设备。
2.3 设备技术性能不够先进,缺乏统一标准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水平仍有明显不足。我国花生机械设备研究起步晚,花生收获机在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挖掘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比较低下。机械生产企业大多规模小,加工制造设备落后,工装工艺水平差,缺乏专业生产流水线,难以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我国花生种植区域广,东起黑龙江省密山市,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最南端到海南省三亚市,最北端到黑龙江黑河市,分布的南北跨度超过34个纬度,东西跨越58个经度。种植花生的海拔高度从低于海平面以下154 m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到海拔1 800 m以上的云南玉溪地区[5]。花生种植模式复杂多样,既有平作、垄栽和畦栽,又有单作、间作和套作差别,很难有一套可以覆盖所有花生产区的机械设备在全国通用。由于处在起步阶段,未有全国统一的标准指导生产,造成栽培设备与牵引动力设备的驱动接口不匹配,例如,我们在示范过程就经常遇到外省设备引进福建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现象。花生生产机械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些农机制造企业粗制滥造比较普遍,设备质量差。花生机械研发团队和创新队伍未完全形成,一些关键技术和瓶颈未很好解决和突破,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应用少。这类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必然影响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2.4 农机农艺融合亟待加强我国有4个花生不同生态类型品种气候区,花生种植区划分为7个区10个亚区,各花生产区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品种类型的分布特点不同[6]。因此,很难有一套机械设备可以在各个花生产区通用,机械设备必须根据花生各种植区域的生产特点来设定农艺参数。同时,由于机械设备方面的限制性,在难以适应该种植区域花生生产特点情况下,也要求农艺方面要最大可能地进行调整,适应设备的性能,做到农机农艺融合。当前,我国农机与农艺的联合研发机制尚未建立,作物品种培育、耕作制度、栽植方式还不适应农机作业的要求,农民种植习惯差异大,标准化程度低。国内外实践表明,农机农艺融合,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我省花生机械化生产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发展福建花生机械化生产的对策思考 3.1 宣传引导,领导重视花生机械化推广问题的关键在领导的重视程度。2015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7]。2010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提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实现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的目标[8]。2015年“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到2020年,力争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其中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0%以上,机械化植保防治、机械化秸秆处理和机械化烘干处理水平有大幅度提升。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9]。国家在政策方面已经对花生机械化问题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我们相关业务部门应多呼吁,多宣传。花生是福建省大田第三大作物,种植面积10.325万hm2,机械化对促进花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以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增加发展花生生产机械化的政策和持续的资金扶持,将花生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列入各类科技项目,支持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
3.2 建立农机农艺协调机制,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研究我国花生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农机和农艺还未能实现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与机械化生产相适配的农艺技术与生产条件还尚未形成,已研发出的设备要实现快速推广应用,亦困难重重[10]。农机部门与农业科研、技术部门应积极沟通、组建协作班子,建立协调机制。组成由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机部门参加的科研团队,分工协作,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研究,在栽培花生品种选择,适机栽培标准化研究,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种植配置,机械选型等方面进行试验与示范,实现福建省春花生不同类型的机械化栽培技术标准化。同时,便于作业机械定型批量生产,更好地发挥机械作业效果。根据福建省农机生产标准和构造特点,协调好厂家机械设备参数调整以及与本省牵引动力的主要型号及驱动接口的匹配,避免引进的设备再次出现水土不服现象的发生。根据农民需求和农艺的要求,改进制造工艺,优化结构,生产先进适用的花生机械,不断提高机具可靠性和适应性,促进技术升级,推动装备更新。根据福建省花生产区地形特点和土壤类型,做好花生全程机械化设备的选型和配套引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环节是播种和收获,这2个环节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应注重做好花生播种机和联合收获机的选型和与农艺融合工作,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利用。
3.3 加强花生机械化栽培示范,促进花生规模化生产花生机械的推广应用,可以推动花生规模化生产经营,为土地流转提供有利条件,促进生产发展。2013年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对花生机械化栽培示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性工作。福建省应根据花生产区地形和土壤分布特点,明确相应地区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和农机型号,加强示范推广工作。同时,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实行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平潭、福清、晋江、惠安沿海等沙性土壤花生种植区,可以发展大型化设备,联合收获机作业。黏性土壤和山区花生种植区,发展小型化设备,二段式收获机器作业。福建省应把提高花生的机械化水平,追赶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综合水平,缩小与全国经济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的差距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农民的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的培训,科普工作,使农民在理论方面能掌握,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促进我省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
3.4 鼓励扶持潜在用户购机,搞好配套服务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普及,有赖于先进的农机具推广使用。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综合分析,我省花生机械潜在购买用户:一是农机合作社,组成专业化农机服务队伍,为千家万户农民提供农机服务;二是有购机能力的花生集约化经营农场和家庭农场;三是花生种植合作组织和花生加工企业基地。因此,应该在政策方面鼓励这3类潜在用户,引导,扶持他们踊跃购买使用先进适用的花生机械,提高花生机械利用率,扩大机械作业面积,使机械发挥最大效能。各级管理和技术服务部门,加强对农机推广人员和机手的技术培训,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和质量,降低服务费用,增强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对农民的吸引力。同时,健全农机销售、维修服务和零配件供应体系,搞好农机保养,维修等社会化服务。
[1] | 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1) |
[2] | 人民政协报.国产农机技术水平亟待提升[N].人民政协报,2015-04-09(8).(1) |
[3] | 顾峰玮, 胡志超, 彭宝良,等. 国内花生种植概况与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0, (3):8-10.(1) |
[4] |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农用地(耕地)分等技术报告[Z].2004-12.(1) |
[5] | 廖伯寿,花生[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5.(1) |
[6] | 万书波.中国花生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7-31.(1) |
[7] | 证券时报.国务院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N].证券时报,2015-07-23(02).(1) |
[8] |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Z].2010-07-09.(1)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Z].2015.(1) |
[10] | 闰冰洁. 加快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 农业机械,2007,(6) : 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