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亟须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新阶段。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十二连增”的良好势头,但保障粮食安全仍不能掉以轻心。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在持续关注总量平衡的同时,区域性粮食安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1]。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有目标明确的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及相关的政策配套,并首先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2],因此,粮食安全评价就显得尤为关键。迄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区域性粮食安全评价进行过深入研究 [3, 4, 5, 6, 7],然而这些研究选择的区域多以粮食主产区为主,对主销区的粮食安全评价则关注较少。福建作为我国传统的粮食主销区省份之一,已成为继广东、浙江之后第三大缺粮省[8]。2013年福建省粮食总产量为664万t,粮食消费量为1 808万t,产需缺口超过1 100万t,粮食自给率仅为36.73%,粮食安全问题较为严峻。开展福建省粮食安全评价及测度研究,对于认清福建粮食安全状况,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分析福建省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应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方法,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等方面构建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对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测度,划分出安全度级别,并提出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福建省粮食安全现状 1.1 粮食生产状况2013年福建省粮食播种面积120.21万hm2,粮食总产量664.36万t,比上年增长5万t,延续低速增长态势。从历史数据看,福建省粮食产量在1997年达到峰值(粮食产量961.78万t,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记录的最高产量),之后持续了近10年的急剧下降,到2006年粮食产量仅为632.9万t,下降幅度超过30%,平均每年减少粮食近33万t,加剧了福建粮食短缺的矛盾。自2006年以来粮食产量出现波动回升,但增速缓慢,到2013年粮食产量增加了31.5万t,年均增速仅为0.75%,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但减幅明显下降。与全国粮食生产情况相比,2013年福建省粮食单产5 526.7 kg·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176.1 kg,仅为全国平均的40%;耕地复种指数1.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经作物种植比仅为1.0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可见,福建耕地利用率较高,但经济作物对粮食作物挤占严重,种粮比重不高是粮食产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从长期趋势判断,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福建省的年粮食生产总量将大致维持在650万t,粮食播种面积120~125万hm2,人均粮食占有量在170~200 kg,粮食短缺的局面还将持续。
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福建省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三明、南平和龙岩等地,沿海地区和闽东山区粮食产量较少。分析2000-2013年福建各地市粮食平均生产状况可见(表2),年平均产量超过100万t的有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地区,其产量占全省粮食生产总量的47.84%,是福建省粮食主要产区;福州、泉州、漳州和宁德粮食年均产量在80万t左右,也是福建省产粮较多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下,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厦门和莆田粮食产量最低,人地关系矛盾最为紧张,是福建省的粮食净消费区,如2013年厦门市粮食产量仅为3.88万t,人均粮食占有量仅有10.5 kg,粮食严重短缺。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福建粮食消费总量逐年上升,2013年全省粮食消费总量1 808万t,人均粮食消费量470 kg,产需缺口达1 100万t。口粮和饲料用粮构成福建省粮食消费的主体,2012年福建省口粮消费838万t,占比47.6%,饲料用粮消费681万t,占比38.7%。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对蛋白质消费量显著增加,单纯的口粮消费将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将大幅增加,两者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反向变动趋势。福建省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结构已由2006年的58∶35∶6∶1变为2012年的47∶39∶13∶1。口粮消费比重持续下降,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比重提升,种子用粮消费占比较少且变动幅度不大。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居民除粮食消费远低于农村居民外,其他食物消费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其中猪肉高出31%、蛋类高出50%、奶类高出150%,水产品高出15%,牛羊肉高出2倍以上,但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将趋同化。为此,带来的影响一是口粮消费将持续降低,尤其是农村口粮消费下降空间巨大。数据表明,从2005年到2013年全省农村居民年人均口粮消费从193.1 kg减少到146.9 kg,减少幅度达23.8%。二是饲料用粮消费将增加,居民对蛋白类食物消费的增加将导致区域内畜禽养殖业规模的扩大,进而增加对饲料用粮的消费需求,统计数据表明,从2006年到2012年全省仅生猪出栏量就从1 881.9万头增加到2 092.1万头,增长11.2%,饲料用粮从486.2万t增加到681万t,增长了40.1%。同时应该看到城镇化对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2.1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年鉴(2000-2013 年)》、《2013福建调查资料》、《福建省农村调查年鉴1978-2004》及福建省各地市2013年统计资料,以2006及2012年数据为基准对福建省的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龙岩、南平、宁德9个地市粮食安全进行评价。
2.2 方法及指标国内关于粮食安全评价比较流行的方法是综合评价法,即从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贫困人口的粮食保障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将指标得分加总得到综合指数评分[9]。
本研究参考朱泽[10]、吕晓虎[3]等的研究,采用粮食安全系数综合评价法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根据福建省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选择了5个易于获取、操作性强,并且最能客观反映各地粮食安全现状的指标,即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粮食单产、人均耕地面积、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并应用特尔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1)人均粮食占有量(Y):指区域内人均拥有粮食的数量,为粮食生产总量与总人口之比。人均粮食占有量越大,粮食安全度也越高,该指标权重设为0.25。
(2)粮食自给率(S):指区域内粮食生产总量满足其自身消费总量的程度,为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总消费量的百分比,粮食自给率越高,粮食安全度也越高,也反映了区域粮食的对外依存度,该指标权重设为0.3。
(3)粮食单产水平(P):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粮食产出,为粮食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该指标综合反映了土地的资源禀赋、投入水平及生产条件,是衡量土地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效应的重要指标。在播种面积不变时,粮食单产越高,粮食产量也越大,粮食安全度也就越高,两者成正相关,该指标权重设为0.2。
(4)人均耕地面积(L):该指标能综合反映区域自然资源状况,一般情况下,人均耕地越多则粮食安全度越高,指标权重设为0.15。
(5)粮食生产波动系数(V):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生产的健康与稳定水平,是反应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为便于比较,文中采用变异系数法来分析福建省各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变化情况。变异系数(V) 表示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表示总体的波动程度,其可定义为:
根据上述概念及公式,分别计算人均粮食占有量Y、粮食自给率S、粮食单产水平P、人均耕地L、粮食生产波动系数V所对应的取值Yi、Si、Pi、Li、Vi,则粮食安全系数的分值Q为:
计算各指标的安全系数分值时,考虑到福建省作为粮食主销区实际情况,在参照吕晓虎[3]、朱泽[10]等人的取值标准上,确定各项指标的系数分值。
确定粮食安全标准是评价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但多少粮食才算安全,官方和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标准。刘振伟认为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看,人均占有粮食高于400 kg,粮食安全有保障,有时会出现结构性、地区性剩余,在350~400 kg是紧平衡,低于350 kg会发生粮食危机[11]。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卢良恕院士指出,基本小康社会人均粮食占有量为 391 kg,全面小康社会人均粮食占有量为 437 kg;向富裕阶段过渡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为 472 kg[12]。王征等认为人均粮食占有量400 kg、粮食自给率90%~95%、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在3%左右时粮食安全有保障[13]。参考上述标准结合福建省粮食产需的实际情况,本文对粮食安全评价采取以下划分标准(表4)。
由于各地市部分年份的数据难以获取和测算,本研究选取2006年和2012年分别作为“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代表年份,对福建全省及9个地市区进行评价分析,根据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公式可计算出福建省及各地市粮食安全综合分值(Q值),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2006年福建省粮食安全综合分值为0.48,粮食安全状况处于临界安全级(Ⅲ级),总体表现为:人均粮食占有量少,粮食自给率低以及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从各地区分布来看,全省粮食安全状况在地域空间上表现出较大分异,其基本特征是:粮食安全度从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粮食安全度最高的是三明市为0.855,最低的是厦门市只有0.16,全省粮食安全状况涵盖了3个不同类别,其中属于安全级(Ⅰ级)的3个(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临界安全级(Ⅲ级)的2个(宁德市、漳州市),不安全级(Ⅳ级)的4个(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和泉州市)。在各项具体指标上,人均粮食占有量最高的为南平市438 kg,最少的是厦门市只有32.5 kg,相差13倍。三明、南平2市的粮食自给率均超过100%,能提供外调余粮,是福建省的商品粮基地;福州、厦门、泉州和莆田4地市粮食自给率均低于40%,其中厦门只有7.6%,这些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大量聚集,粮食生产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需缺口巨大,是福建省最主要的缺粮区;宁德、漳州和龙岩3地粮食自给率超过40%以上,其粮食生产虽难以满足全部粮食消费,但能基本保证城乡居民口粮需要;在粮食单产上,福建省粮食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 745 kg·hm-2),且地区差别不大,除宁德地区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地区粮食单产都较高。
从表5的结果可见,到2012年福建省及各地市粮食安全等级与2006年一致(图1),表明“十二五”以来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变化比较平稳,但并不说明粮食安全局势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从综合分值和各项具体指标数值表现来看,较2006年福建省的粮食安全状况是有所恶化的。全省综合分值较2006年下降0.02,人均粮食占有量虽然变化不大,但粮食自给率下降了4.5个百分点,粮食单产有所上升但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4.3%,变异系数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近年来福建省粮食产量较为稳定,从实际产量数值来看近年来福建省粮食产量有稳步回升的态势,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福建的粮食安全状况依然严峻。
从各地市的具体状况来看,三明、南平和龙岩3个粮食主产区在粮食安全综合分值、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粮食单产及人均耕地面积等数值都出现上升,粮食生产变动也趋于稳定,粮食安全状况趋好;此外,厦门和莆田市的粮食安全综合分值也出现上升,其原因在于2地的粮食变得更为稳定以及粮食单产上升,但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及人均耕地面积等指标数值却出现大幅下降,其中厦门市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仅有11 kg,粮食自给率更低至2.35%,莆田市的粮食自给率也从36.8%下降为21.6%,可见2地的粮食安全状况实质在恶化;福州、漳州、泉州及宁德4地的粮食安全综合分值、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及人均耕地面积等指标值都出现下降,粮食安全状况出现恶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1)福建省粮食安全综合评价结果为临界安全级,各项指标的变动表明在省域范围内粮食安全形势变化相对平稳,但粮食自给率下降幅度较大。
(2)各设区市之间粮食安全度差异明显,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有保障,而闽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安全状况偏紧,在时间变化上,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更为转好,而闽东南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有所恶化。
(3)根据粮食安全评价综合指数分值(Q值)的大小,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可划分为3个类型,分别是:闽西北的三明、南平、龙岩属于粮食安全区;宁德和漳州2地属于粮食临界安全区;而闽东南的福州、厦门、泉州、莆田4地属于粮食不安区。
(4) 福州、厦门、泉州和莆田是福建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但土地资源少,是导致其粮食安全紧张的主要原因。漳州地区农业生产较好,粮食单产水平全省最高,但农户种粮比重不大,大量农田被用于种植经济作物,2012年粮经作物比只有0.8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宁德地区山地众多、农业自然生产条件较差,2012年的粮食单产只有4 929 kg·hm-2,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2个地区在粮食生产生方面还有巨大潜力。
4.2 建议鉴于福建省粮食生产及消费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保障粮食安全政策应因地制宜考虑地域差别性。对福建省不同类型地区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重点及对策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粮食安全区,重点在于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要加快粮食生产方式转变,促进粮食生产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粮食产业发展道路;二要加快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与组织化转变,增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要加大财政扶持及补贴力度,通过完善补贴方式,提高粮食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建立“谁种补谁”、“多种多补”的与粮食生产挂钩的补贴机制,调动农户粮食生产积极性,保障种粮农户经济收入。
(2)对于粮食临界安全区,重点在于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一是要继续利用好粮食补贴及扶持政策,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引导农户增加对粮食作物的播种比例;二要加大对山垅田、望天地、旱地等中低产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改变这些地区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三要做好粮食生产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技术、新机具等“五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主要依靠现代技术方法提高这一地区的粮食单产能力。
(3)对于粮食不安全地区,重点在于守住粮食生产底线,保障基本口粮供给。一要贯彻底线思维,严守耕地红线,农民可以加快“非农化”,但耕地绝不能再“非农化”[15];二要实施小种杂粮的主粮化战略,扩大对马铃薯和番薯等高产、高效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其他小种杂粮作物产量;三要加快构建高效顺畅的粮食流通体系,完善粮食储备与周转储备制度建设,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更加安全、稳定和持续的粮食供应流通网络。
[1] | 任桂镇,赵先贵,巢世军.陕西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及预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24(2):13-16.(1) |
[2] | 吴文斌,杨鹏,唐华俊,等.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1):16-21.(1) |
[3] | 吕晓虎,赵景波. 陕西省粮食安全定量评价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2):219-225.(3) |
[4] | 单哲,李宪宝.山东省粮食安全评价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3):95-104.(1) |
[5] | 何秀丽,刘文新.中国东北粮食安全评价及政策模拟[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6):678-682.(1) |
[6] | 尹惠斌. 湖南省粮食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 (4):75-81.(1) |
[7] | 李楠楠,介冬梅,刘洪妍,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南省粮食安全综合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103-109.(1) |
[8] | 王海平,周琼,曾玉荣.福建省粮食生产特点及综合生产能力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14,29(8):789-793.(1) |
[9] | 殷培红,方修琦.中国粮食安全脆弱区的识别及空间分异特征[J].地理学报,2008,63(10):1064-1072.(1) |
[10] | 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1997,6(7):12-23.(2) |
[11] | 刘振伟.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8-13.(1) |
[12] | 卢良恕.新时期的中国食物安全[J].中国农村科技,2004,(1):4-5.(1) |
[13] | 王征,彭青秀.中国粮食安全的应对策略[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3):88-90.(1) |
[14] | 赵姜,王志丹,张琳,等.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5):8-11.(1) |
[15] | 韩长赋. 全面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J].求是,2014,(19),27-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