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 漳州 363005
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Zhangzhou, Zhangzhou, Fujian 363005, China
香蕉Musa nana Lour.属于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的单子叶草本植物,是福建热区种植的主要水果之一,主要品种有‘威廉斯’香蕉M. AAA Group Giant Cavendish Williams、红蕉M. AAA Group Red green和粉蕉M. AAB Group Fenjiao等,年产量约9.17×108 kg,在全省水果产量排名中位居第二[1]。近年来,香蕉花蓟马Thrips hamaiiensis (Morgan)的发生为害日渐加重,已成为福建省香蕉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香蕉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果农的种蕉收益[2, 3, 4, 5]。由于该虫具有较强的营隐蔽生活习性,目前防控措施偏重于使用具内吸及渗透作用的化学农药,容易造成“3R”和药害问题[6, 7, 8]。寄主植物抗虫性利用被认为是控制作物害虫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可从根源上减轻目标害虫对寄主植物的危害,但利用前必须明确目标害虫的发生为害规律及评判寄主植物的抗虫能力[9, 10, 11];然而,香蕉花蓟马对香蕉有何为害特点,对不同品种香蕉的嗜好性是否存在差异,均尚未明确,阻碍了该控虫手段的有效实施。为此,本研究以漳州市天宝镇的香蕉种植基地为调查点,调查香蕉花蓟马的为害特点,比较该虫对‘威廉斯’香蕉、红蕉和粉蕉等3种香蕉花蕾及幼果的嗜好性,以期明确香蕉花蓟马的为害特点及其对寄主植物的嗜好性,为该虫防控技术的选择及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供调查的3个香蕉园均位于漳州市天宝镇,种植品种分别为‘威廉斯’香蕉、红蕉和粉蕉,对应种植面积分别为4.00、0.53、0.73 hm2。3个调查蕉园均已连续种植香蕉3 a,实行双行深沟高畦种植(畦宽4.0~4.5 m、沟宽0.4~0.6 m,深0.5~0.7 m),株间距2.0~2.5 m,病虫害管理措施一致。
1.2 为害特点调查2015年7月,在3个品种香蕉园内,按“Z”字型随机均衡选取已抽蕾挂果的香蕉植株各10株,现场逐株检察香蕉花蓟马对香蕉花蕾(子房、性别花及外层苞片)和香蕉幼果表皮的为害情况,评估香蕉花蕾及幼果的受害率,记录香蕉花蓟马的为害虫态及若虫龄期。随后,从‘威廉斯’品种蕉园已选取的10株香蕉中挑选出花蕾形态结构相对完整且已有苞片张开的香蕉植株5株,将每个花蕾的外层苞片垂直均分为上、中、下3个层次部位,每个部位围绕东、南、西、北4个方向,现场用10倍放大镜(直径5 cm)贴近苞片表面3 cm处观察视野面积内香蕉花蓟马的数量(头);分部位观察记录后,用黑色塑料袋套装好5株香蕉植株的花蕾,沿套接口割取花蕾,后迅速封口带回实验室,置于4℃冰箱中冷藏12 h,降低香蕉花蓟马活跃度,取出打开套袋并去除自然脱落的苞片,剥开苞片用10倍放大镜观察记录每叶苞片的香蕉花蓟马虫数量;最后从5个香蕉花蕾中,每个花蕾随机选取雌性、雄性和中性花各6朵,每种性别花共计30朵,用SZ-760型体视显微镜观察记录不同性别花上的子房虫伤点数。
1.3 嗜好性比较2015年8月,在3个品种香蕉园内,选取挂果且花蕾大小相对一致的香蕉植株各5株,每株标记后摘下花蕾上2层的幼果,用白色自封袋装好,随后用黑色塑料袋套装好香蕉植株的花蕾,沿套接口割取花蕾,后迅速封口带回实验室,置于4℃冰箱中冷藏12 h,降低香蕉花蓟马活跃度。取出装有香蕉幼果的白色自封袋,打开封口从每袋中随机挑取幼果6个,每个品种共计30个,用不锈钢薄刀片完全割开幼果表皮,挖除内部果肉,将表皮摊平后用网格法估测每片蕉皮的面积,用SZ-760型体视显微镜观察记录香蕉花蓟马为害所留下的虫伤点数,统计香蕉幼果上的单位面积虫伤点数;取出黑色塑料袋中的香蕉花蕾,用10倍放大镜观察记录每个香蕉花蕾子房、性别花及外层苞片上香蕉花蓟马的虫口量,统计该虫在不同香蕉品种花蕾上的虫口密度,比较该虫对3种香蕉花蕾及幼果的嗜好性。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在DPS 7.05数据处理系统软件上,利用DMRT检验法对香蕉花蓟马在香蕉花蕾外层苞片3个垂直均分部位及花蕾外4层苞片上的虫口量,香蕉花蕾3种性别花子房上的虫伤点数,3种香蕉幼果上的单位面积虫伤点数及花蕾上的虫口密度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蕉花蓟马的为害特点对3个品种香蕉园的为害调查发现,每个品种蕉园内香蕉花蓟马的为害均十分严重,对处于抽蕾及幼果期香蕉植株的为害率达到100%,为害虫态主要以1~2龄若虫及成虫为主,主要表现是在香蕉花蕾的子房、性别花及外层苞片和香蕉幼果表皮的鲜嫩部分锉吸汁液,雌成虫还在香蕉花蕾子房和幼果表皮组织中产卵,引起受害部位组织细胞的增生,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后渐变为红色或红褐色小点,随着卵的陆续孵化,小点组织逐渐木栓化转变为黑褐色或黑色的小凸点,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对‘威廉斯’品种蕉园的数据统计发现,香蕉花蓟马可为害香蕉花蕾外层苞片,但在外层苞片3个垂直均分部位上的虫口量存在显著差异,上部最多,达30.60头,占外层苞片总虫口量的46.08%;中部居其次,为25.20头,占37.95%;下部最少,仅占15.96%(图 1)。香蕉花蓟马具有较强的营隐蔽生活习性,可侵入香蕉花蕾外4层苞片为害,但在外4层苞片上的虫口量存在显著差异,第2层苞片最多,达45.60头,占整个花蕾虫口总量的41.99%;第1层苞片居其次,为34.60头,占31.86%;后依次是第3和第4层苞片,两者之和仅占整个花蕾虫口总量的26.15%(图 2)。香蕉花蓟马可为害香蕉花蕾子房和性别花,但在3种性别花子房上留下的虫伤点数明显不同,雌性花最多,每朵达25.60点,显著多于其他2种性别花;中性花和雄性花居其次,分别为10.40点·朵-1和8.10点·朵-1,两者差异不显著(图 3)。
由表 1可知,香蕉花蓟马对3种香蕉花蕾及幼果的嗜好程度明显不同。就香蕉幼果而言,香蕉花蓟马为害所留下的单位面积虫伤点数存在显著差异,红蕉最多,达1.26 点·cm-2,显著多于其他2种香蕉;粉蕉居其次,为0.78 点·cm-2,显著多于‘威廉斯’香蕉;‘威廉斯’香蕉最少,仅有0.40 点·cm-2。就香蕉花蕾而言,香蕉花蓟马在3种香蕉花蕾上的虫口密度也不尽相同,红蕉最多,达191.20头·个-1,显著高于‘威廉斯’香蕉;粉蕉居其次(149.00头·个-1);‘威廉斯’香蕉最少,仅有105.20头·个-1个。香蕉花蓟马对3种香蕉的嗜好性,无论是比较对花蕾的嗜好,还是比较对幼果的嗜好,均以红蕉最强,粉蕉次之,‘威廉斯’香蕉最弱。
香蕉花蓟马又名黄胸蓟马、夏威夷蓟马,常见于植物花部,寄主多、分布广[4, 12],目前是福建热区香蕉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对处于抽蕾及幼果期香蕉植株的为害率达到100%,主要以1~2龄若虫及成虫锉吸或产卵为害香蕉花蕾的子房、性别花及外层苞片和香蕉幼果表皮的鲜嫩部分,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与曾鑫年等[12]和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3]的报道较一致,需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提前做好防控措施提供充足时间。
花蕾外层苞片垂直层次、苞片层次和性别花均是影响香蕉花蓟马为害分布的主要因素;在花蕾外层苞片的3个垂直均分部位上,虫口量随垂直层次的下降而明显减少,大小顺序为上部>中部>下部,该虫主要在花蕾的中、上部为害,与卢辉等[4]的报道一致,这可能和该虫的趋嫩和趋暗等习性有关;在可受为害的外4层苞片上,虫口量先增多后减少,顺序为第2层>第1>第3层>第4层,与曾鑫年等[12]的报道略存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观察时期不同造成的,同时也可能与该虫具有较强的营隐蔽习性有关;在3种性别花上,子房虫伤点数顺序为雌性花>中性和雄性花,这可能和不同性别花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有关。因此,在香蕉种植过程中,应加强肥水管理,在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虫能力的同时,加快花蕾苞片张开,缩短受害期;并及时剥除无用苞片和断蕾,减少虫源,减轻为害程度。
利用抗虫品种是最经济且最有效的虫害防治措施,准确的抗虫性评判则是抗虫品种选择的基础工作[9, 10, 11]。通过比较香蕉花蓟马在3种香蕉花蕾上的虫口密度及幼果单位面积虫伤点数,发现红蕉受害最重,粉蕉次之,‘威廉斯’香蕉受害最轻,可见该虫对3种香蕉的嗜好性顺序为红蕉>粉蕉>‘威廉斯’香蕉。因此,在香蕉推广种植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品种抗虫性;其次还有必要明确香蕉花蓟马对其他植物的嗜好性,在香蕉园内应尽少种植该虫的其他寄主植物,或在园外种植一定宽度的非寄主植物作隔离带,减少该虫的食物来源及虫源,以充分发挥品种抗虫性的作用;同时,还应引入害虫生态调控技术,加强园艺、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各项防控措施的协调运用,实现香蕉花蓟马的无公害和可持续控制。
[1] | 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15[DB/OL].(2015-08-09)[2015-09-30].http://www.stats-fj.gov.cn/tongjinianjian/dz2015/index-cn.htm.(1) |
[2] | MURAI T.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ve capacity of Thrips hawaiiensis (Thysanoptera: Thripidae) and its potential as a major pest[J].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2001,91(3):193-198.(1) |
[3] | 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14年第11期—香蕉花期应注意防治香蕉花蓟马[DB/OL].(2014-06-10)[2015-09-15].http://www.troagri.com.cn/Articles.php?url=Bz4MY1Q7Vz4JMwA3BWgEMg%3D%3D.(2) |
[4] | 卢辉,钟义海,刘奎,等.香蕉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田间诱集效果研究[J].植物保护,2011,37(2):145-147.(4) |
[5] | 张凡.香蕉花蓟马实验种群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1) |
[6] | 毛加梅,岳建强,高俊燕,等.我国果树蓟马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2):69-74.(1) |
[7] | 付步礼,曾东强,刘奎,等.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4,4(3):28-34.(1) |
[8] | 韩云,唐良德,吴建辉.蓟马类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163-174.(1) |
[9] | 周明牂.作物抗虫性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133-168.(2) |
[10] |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等.植物耐虫性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05,48(2):262-272.(2) |
[11] | 余德亿,黄鹏,姚锦爱,等.盆栽榕树蓟马种类及优势种榕管蓟马对寄主植物的致害性[J].昆虫学报,2012,55(7):832-840.(2) |
[12] | 曾鑫年,林进添.黄胸蓟马对香蕉的危害及其防治[J].植物保护,1998,24(6):15-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