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下一篇»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Vol. 30 Issue (8): 817-824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黄颖, 罗旭辉, 钟珍梅, 等。南方丘陵山地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30(8): 817-824.
[复制中文]
HUANG Ying, LUO Xu-hui, ZHONG Zhen-mei, et al. Strategies for Water-soil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of Southern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 30(8): 817-824.
[复制英文]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4B15);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NZ0007);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XTD1-05)

通信作者

翁伯琦(1957-),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经济理论研究(E-mail:wengboqi@163.com)

作者简介

黄颖(1988-),女,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E-mail:huangyingruc@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4-25
修改日期:2015-07-28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黄颖1, 罗旭辉2, 钟珍梅2, 曾玉荣1, 翁伯琦2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3;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3
摘要: 从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入手,阐述南方丘陵红壤侵蚀退化地的水土流失特征与主要防控成效,总结4种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治理型循环农业开发模式:(1)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农业开发模式;(2)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3)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开发模式;(4)以拓展生态旅游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开发模式,并据此提出与南方山区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循环农业发展对策: 一是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山区科学发展规划;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乡村循环农业开发;三是科技创新驱动,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四是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投入要素作用;五是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循环农业    南方丘陵山地    
Strategies for Water-soil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of Southern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HUANG Ying1, LUO Xu-hui2, ZHONG Zhen-mei2, ZENG Yu-rong1, WENG Bo-qi2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Scientific Technical Informa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2. Agricultural Ecology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severely eroded areas in China,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of southern China faces an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in water-soil conservation. This article sho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erious soil erosion and degradation of the red soil lands in the regions, as well as the efforts in the past to remedy and prevent further deterioration.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4 potentially applicable approach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were drawn. They included (1) the "Theme Agriculture" that focuses on the local specialties taking the over-all planning for the regions into consideration, (2) the "Three-dimensional Agriculture" that maximize the utilization of all available resources, (3) the "Recycling Agriculture" that surrounds the gene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ethane gas, and (4) the "Tourism Agriculture" that combines leisure and ecology-oriented activities. For execution, the following measures were recommended: (1) mapping strategies to fit for the local conditions, (2) streamlin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operations, (3) encouraging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industrial entities to foster innovation, (4) upgrading management to fully capitalize investments, and (5) providing trainings to enhance employee quality.
Key words: water-soil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    southern China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的强度利用,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之一,其将引发土地生产力下降、河道湖泊淤积、江河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 [1]数据显示,至2011年末我国土壤侵蚀总面积达到294.91×104 km2,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南方丘陵山地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之一,土壤侵蚀强度之大,面积之广,严重程度仅次于黄土高原区[2]。长期以来对南方丘陵山地资源不规范开发及保护措施的脱节,导致许多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水蚀荒漠化严重[3]。目前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9.6×104 km2,占总面积的16.61%,平均侵蚀模数为3 419 t·km-2·a-1,崩岗数20.13万个,植被覆盖率虽然达到51%,但坡耕地比例为47.2%[4],比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实际上,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所形成的崩岗侵蚀劣地以及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是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较为紧张的区域人地关系、不可持续的资源开发方式和脆弱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是导致南方红壤山区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南方山地水土流失及所诱发的各种灾害已经严重危害到乡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不言而喻,山地水土流失防控迫在眉睫。实践表明,通过山地立体种植等方法循序渐进地恢复山地植被,是防控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进而通过农牧结合形式循环利用资源,不断培肥地力,发展乡村循环农业,使之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防控成果 [5, 6, 7, 8]。因此,本研究从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以及防控成效分析入手,总结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实用模式及其主要经验,提出南方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发展战略和技术实施对策。

1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控成效 1.1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具有降雨侵蚀性大、岩石矿物风化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差、山多坡陡、土壤抗蚀性低的特点,外加高密度高增长率的人口,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恢复难度较大,其中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红壤是南方丘陵山地最容易受到侵蚀土壤类型之一。原本十分脆弱的侵蚀基质,在强大侵蚀动力和人为干扰的双重作用下,水土流失极其剧烈。就地理区域而言,列入南方红壤山地的区域范围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安徽、湖北8个省份。在20世纪80年代时,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流失面积达到25万km2,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5 [9]。经过各方多年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有所下降,但依然呈现以下4个主要特点:

1.1.1 整体好转,局部人为破坏仍然突出

据资料显示,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呈现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趋势 [10],人为因素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日益增多。依据国家水利部发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划分标准,我国南方红壤山地土壤水利侵蚀强度可以分为轻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 t·km-2·a-1以下)、中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5 000 t·km-2·a-1)和重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 000 t·km-2·a-1以上),其中重度水土流失包括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5 000~8 000 t·km-2·a-1)、极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8 000~15 000 t·km-2·a-1)和剧烈(平均侵蚀模数在15 000 t·km-2·a-1以上)3个等级。调查统计表明,在1990年到2011年这20年中,南方8省大力加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强度总体来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减少的总面积为94 100 km2,平均每年减少4 482 km2。其中湖北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最大,约为31 600 km2,接近于4个武汉市的国土面积 [11]。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降幅最大,从1990年的25 700 km2,下降到2011年的9 900 km2,下降幅度为61.46%[1],在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中水土保持成效最为明显。就不同流失程度而言,2011年与1990年相比,轻度、中度、重度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下降了61.88%,68.04%和 15.39%,由此可以发现,多年来治理成效虽然显著,但新旧并存的重度水土流失的山地治理依然任务十分艰巨。值得注意的是,在局部地区,如广东省与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不降反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开发项目和不合理的农业措施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表 1表 2)。

表 1 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面积变化 Tab.1 Land loss by soil eros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in southern China
表 2 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程度变化 Tab.2 Degree of soil erosion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in southern China
1.1.2 散型分布,隐蔽危险流失点难以察觉

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大多呈现斑点状分散分布,与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区相比更不易被人察觉,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未得到足够重视,待情况危急再抢救已为时已晚。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相比,南方丘陵山地侵蚀模数虽然较小,但其岩石风化层很薄,仅为黄土厚度的1/10~1/50,一旦土层流失殆尽,侵蚀退化的土壤植被恢复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防控应着眼于“早发现,早治理”,尽量将水土流失控制在初期阶段。

1.1.3 林下脆弱,乔木灌草工程尚未配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红壤丘陵山地大面积营造马尾松林、油茶林、桉树林以及其他经济林,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但水土流失面积却日益加大。“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成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典型现象。林地表层土壤沙砾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裸露程度高,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乔-灌-草合理配套的水土保持植被条件,林下植被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成为诱发林下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

1.1.4 崩岗侵蚀,支离破碎地块难以治理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发生在花岗岩风化壳深厚的南方红壤丘陵区 [12],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治理难度大,崩岗发育程度呈现一定地域规律性,平行于华南海岸线,自东南向西北逐级减弱。崩岗侵蚀面积虽然比较小,在水土流失中所占的面积不大,但是崩岗危害性极大,会破坏农田,并使土壤肥力下降,淤堵河道,甚至冲毁各类农用设施,侵蚀量远大于面状和沟状的水土流失。2005年长江委的崩岗侵蚀调查结果显示,南方红壤考察区共有崩岗20.13万个,崩岗总面积达到1 114 km2,其中广东崩岗最为严重,崩岗数量占到南方红壤考察区崩岗总数的53.6%,崩岗面积占总面积的74.3% [13]

综上所述,目前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较过去已明显减少 [14]。一方面,水土保持工作形成共识并受到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防控也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由于不规范的强度开发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却在不断加大,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日益月滋,隐蔽或者潜在的水土流失还未得到切实防控。可以认为,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防控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1.2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总体成效与典型案例

南方各地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就达到22×104 km2,其中采取植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7×104 km2,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87×104 km2,其他措施治理面积占2 135.3 km2[1]。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政策引导、科学治理、技术创新、机制改革等有力措施的保障,提高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水平并取得明显成效。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已表明,只有各级政府强有力领导、实施多部门协同合作才有助于形成争先创优的新局面,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在山地治理实践中涌现出一系列有理念、有特色、有创新的成功方法和宝贵经验,尤其是福建省长汀县在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防控治理上堪称典范,值得人们认真学习和集成推广。

近20多年来,地处闽西的长汀县经过不断的摸索,从曾经的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85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县域面积31.5%)变为现在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从昔日满目红土的“火焰山”到如今四季盎然的“花果山”,这样的变化与其不断创新理念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其主要措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合理反弹琵琶”思路。采取“等高草灌带”、“小穴播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将生态系统的“林-灌-草-裸地”演替进行逆向治理。二是实施“大封禁小治理”策略。对大范围水土流失区实行禁采禁伐,自然修复生态环境,对小范围水土流失剧烈区实行生物或工程措施,选择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阶段性水土保持举措。长汀县经过几十年治理,成绩斐然,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的974.67 km2降为2012年的300.80 km2,治理度达到69.13%。全县森林面积由1 833.33 km2提高到2 466.67 km2,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4%,森林蓄积量由1 025×104 m3提高到1 289×104 m3 [16]。长汀县成为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旗帜,为全国水土保持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

作为另一成功的典型,江西省兴国县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具有明显的亮点。兴国县秉持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以人为本与自然保护相协调的基本理念,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着力建设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果带,修建各类小型水土保持民生工程,提出了“等高水平沟整地技术”、“竹节沟加密放浅技术”等具有江西特色的防控新举措,摸索出“竹节水平沟-灌-草”的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3年底,兴国县由20世纪80年代每年水土流失1 100×104 t、植被覆盖率28.8%、水土流失面积占84%、夏季地表温度最高达76 ℃,到2011年植被覆盖率提高至82%、水土流失总量下降至314.08×104 t,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 990.1 km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8.3%,土壤侵蚀量减少40.8%,项目区土壤侵蚀量减少71.6% [17],完成了从“丘陵沙漠”到“江南绿洲”的转变,被评为全国第3个、江南第1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2 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及其主要经验

由上文分析可知,南方红壤山地的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南方红壤山地总体上仍以植物治理措施为主、工程治理措施为辅(图 1),这种单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发展需求。因此,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成为继单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另一有效途径。

图 1 不同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比较 Fig. 1 Effect of water-soil conservation on land loss by soil erosion in regions 注:数据来源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16]

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具有其明显的地理特性,在流域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侵蚀强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策略,并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发展南方丘陵山区乡村循环经济,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突出水土保持型农业综合开发与循环经济型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 [18],通过科学规划统筹与合理利用资源,达到绿色生产和优化环境双重平衡 [19]。就此,要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合理构建南方山地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结合山区实际,优化生产结构,突出区域特色,着力开展南方红壤丘陵山地水土保持型农业综合开发。各地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一系列适应各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经验,以下总结凝练4种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的典型模式,并相应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和实践经验。

2.1 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农业开发模式

南方红壤山区农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载体,充分利用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来拓展品牌竞争力,在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打造规模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新路子。以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的策略,实现山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结构调整双同步的目标,力求把水土流失治理区转变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循环农业开发区,并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群众主体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和自发性,依托社会资金和群众力量做大做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长汀县三洲镇创立的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产业开发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其在水土流失区选择种植耐旱耐贫耐粗放、固氮保水的杨梅树,同时配套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从1993年引种杨梅起,开始了“种杨梅保水土”的拓荒实践。十载光阴,三洲镇杨梅种植面积从6.67 hm2扩大到1 533.33 hm2,一跃成为海峡西岸杨梅最大产区,并通过开发冰冻杨梅、杨梅酒等产品进一步拓展产业链。2011年三洲镇杨梅产值达到7 000万元,占工农总产值的1/4[20]。同时借助杨梅采摘带动生态旅游,三洲湿地公园也应运而生,成长为“长汀经验”的另一重要标杆。当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尽管实施水土保持型特色农业开发会给当地带来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双重效益,但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滞后的问题: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所配套的土壤培肥改良、水土流失防控、产品深度加工等技术,其不仅攻关难度较大,而且科企时常脱节;二是水土流失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一体化开发;三是农业开发过程中,人为强度耕作与不规范开发活动的持续加剧,加上受单纯经济利益驱动影响,致使开发与保护脱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治理区开发地的水土流失。为此要注重防控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2.2 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

根据土壤和资源状况,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农业开发的梯层结构,建立多能互补、立体经营、综合利用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其在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实践表明,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单一种植模式的经济果林植被不仅容易受到破坏,而且受损比较严重,致使水土流失剧烈反弹,进而不利于生态环境维护和立体农业生产。因此要根据山地的不同坡度、土壤肥力、根系深度、阴阳偏好等因素合理配置作物,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高效优化的立体生态农业经济产业。例如浙江省安吉县,其将水土流失严重的40 km2板栗林地改造成立体农业,坡脚套种茶叶、杨桐、杨梅、黑麦草等植物,作为植被缓冲屏障,蓄水截流;在土质较好的坡面套种毛竹;在土质较为贫瘠的坡顶套种红竹等小径竹,引进藤本植物、灌木等进行生态护坡;同时,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修建竹坎,形成竹梯梯田,配合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池等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调控坡面水系,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森林生态质量 [21]。事实上,立体农业的开发利用,最大难度在于统筹兼顾水土保持和经济效益的作物选取和搭配。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或农户往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为争取获得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生态效益,致使水土流失防控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新的且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很显然,优质的水土保持型树种、草种和经济作物的筛选和繁育成为发展立体农业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2.3 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开发模式

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一方面有利于缓和烧柴引起的滥砍滥伐矛盾,其主要意义在于可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民的燃料、饲料、肥料问题,成为封山育林的必要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其可作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纽带,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内部有机质的合理循环利用,从而保证循环种养型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有序拉长产业链,使之成为引导山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措施。江西省赣州市山区农村的成功经验是:在水土流失治理区的农业开发中,摒弃高投入、高消耗农业发展模式,提出“猪-沼-果”循环农业开发模式,坚持山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并举,以生态经济与循环利用的理念,构建山地现代循环农业的综合开发模式。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废弃稀土矿区和崩岗侵蚀综合治理区,合理种植脐橙、蔬菜等作物,同时配套生猪养殖产业,并利用养殖业废弃物生产沼气,同时将沼液与沼渣作为有机肥返回作物生产系统,形成优势互补的合理循环,重点发展的水土保持型的循环农业开发技术模式得以集成推广。在其区域内的铁路公路沿线创立了百里山地循环农业开发长廊,不仅初具规模,而且已逐步丰富形成了“鸡-沼-果”、“猪-沼-稻”、“猪-沼-菜”、“猪-沼-鱼”等各种循环农业有效开发的新格局,其生态化治理与规模化开发循环互补的成功经验已在南方丘陵区农村广为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已经成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探索沼气综合利用方面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集成示范与有效引导,沼气池与灶具等维修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对沼气使用的安全意识薄弱,乡村管理措施滞后等,影响了循环农业产业链中不同要素的有序链接,进而难以全面发挥良好的集成优势。为此,需要县乡政府积极引导并扶持发展乡村沼气能源业发展,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推动山区现代循环农业朝纵深方向发展。

2.4 以拓展生态旅游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开发模式

南方山区乡村在推进水土流失防控的进程中与美丽乡村建设密切结合,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的特色产业。通过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季相分明的景观设置、村庄绿化和完善的田间道路及坡面水系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融入源远流长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产业是水土保持的新尝试、新举措、新方向。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这个以栽种银杏并套种牧草的措施大面积集成治理水土流失且最富成效的南方小村,通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而创立的银杏果园,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点缀了秀美山村,同时将改善生态与乡村发展相结合,打造策武南坑生态农业园。长汀县不止步于水土保持的工作业绩,还进一步打造转型升级的模式,通过结合当地旅游景观资源,发展基于水土保持型的生态旅游产业,积极推进长汀生态文明进程。而位于湖北武汉的蔡甸区西湖流域水保科技示范园,依托秀美湖光景色以及毗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建成了集生态修复保护、科研监测、生态种养、休闲农业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在水土流失防控的同时,引入生态旅游机制,以利于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相互促进,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创造可观的生态和经济收益。然而此种模式弊端也引起争议,有些地方假借生态治理之名违规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崩岗治理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尝试沦为地产开发商的盈利之道,饱受诟病。如何遏制部分区域与相关企业的利益捆绑、破解招商引资的寻租之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很显然,就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治理而言,南方各地区在不断的探索中构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体系,尤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崩岗治和坡耕地水土保持开发利用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方法和管理机制。人们在学习借鉴之时,更应该注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创立水土保持型山地农业开发模式,要从个案开发治理中提炼共性经验,并形成技术标准,以求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提高。

3 南方山区水土保持型乡村循环农业发展策略

通过上述4种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典型模式的分析,能够更深入了解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对恢复山地绿色植被、防控水土流失的重要意义,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资源的永续再生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不难发现,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经验给我们深刻启示,无论是进行生态恢复的工程型措施,还是采用生态经济型农业开发模式,致力于合理利用山地资源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而言,要着力抓住3个重点,一是适度开发。要避免人为过度利用造成进一步水土流失;二是优化模式。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与资源循环利用要因地制宜、因势而变;三是循环利用。由竭取的过度利用向互利共生的生态资源循环开发转变。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扎实推进山区农村循环农业发展。

综合治理南方红壤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创立水土保持型的乡村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其总体思路是: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循环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着力绿色增收,让南方山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充分体现,使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红利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具体的战略是:要以山地水土流失防控为重点,以山地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以山地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环节,着力将南方山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美丽山乡。实践证明,实施水土保持型的山地农业综合开发,是富有山区特色的乡村循环农业模式,其主要环节是修复土壤,恢复植被,培肥地力,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力求从单一开发型农业转向立体生态农业,从单纯资源消耗型农业转向资源环境节约型农业,从粗放增长型农业转向集约增值型农业。水土流失的治理要有防控和发展相结合的战略眼光,南方山区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要有环境保护与优质经济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面对区域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的严峻现实与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艰巨任务以及仍在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必须实施5个方面的具体对策:

3.1 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山区科学发展规划

要立足于高起点,整合区域优势,梳理山区循环农业发展主线。要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基本要素,统筹兼顾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充分发挥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规划要分门别类,明确目标,保障重点,突出特色,以科学技术为指导,明确循环农业区域功能类型,逐步形成导向明确、规范有序的、功能多元化的开发格局。要通过有效防控水土流失,统筹保护生态环境,循环利用山地资源,推动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优化合理布局;通过合理配套,实施科学开发;通过有效防控,减少水土流失;通过项目带动,发展循环农业。不言而喻,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本质上是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为核心,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合理选择治理模式,着力资源循环利用。规划的重点是发展以合理利用为原则的区域循环农业开发。即在优化水土资源的基础上,配置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再生和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乡村循环农业开发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农村发展建设对要素资源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产业内部经济结构约束成为循环农业发展的瓶颈。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和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山区乡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南方各地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区域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缓解结构约束对乡村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制约,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山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把生态经济的发展要求始终贯穿于存量结构的优化和增量结构的深化之中,引领乡村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其重要的任务是因地制宜地优选发展产业,优势互补地配套组装,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结合实际地搭建平台,根本目的是着力提高“三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因此,要在产业结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发展内涵,进一步挖掘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潜力。

3.3 科技创新驱动,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

生态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发展,而科技创新恰恰是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根基的区域生态经济,必须将农业科研单位与相关高校所取得的新成果运用于生态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之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着眼点,将高效生态产业作为区域经济持续推进的重要载体。要切实提高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效率和防控效果,只有大力推进山地水土流失防控和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才能得以实现,这无疑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以科技成果集成应用为重要支撑,以科技兴农为战略举措,积极组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将科技创新元素植入生态经济。唯其如此,才能立足更高起点、着眼更远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与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才能科学把握生态经济发展的走向,提升生态经济发展的价值,实现生态经济的高效发展。

3.4 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投入要素作用

要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完善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结构;要结合山区资源特色,创立水土保持及其绿色家庭农场;要结合生态经济规律,实施项目带动以及重要设施配套。实现多因素、多途径、多专业的融合交叉,做到优势互补,成效叠加。就管理机制而言,要引导并建立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各方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企业与更多的农民参与山地水土流失治理,参与山地水土保持型循环农业开发。同时要创造条件,创立农村新型经营组织与农企合作开发机制,其要点包括5个方面,核心是培育创业主体,关键是创新投资机制,基础是适度规模经营,法宝是强化科技兴农,趋势是物联网的应用,保障是强化绿色发展。

3.5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农业虽为传统产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与开发,农业正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产业,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从事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就此,一方面要让更多的大学生回乡村创业,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内容多样的科技兴农培训,尤其要以现代产业的理念来审视农业,以新思路与新举措,突破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释放活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与应用促进发展,以农业发展与增收促进水保,以水土保持与治理促进创业,要通过新型实用人才的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构建农村新型生产经营体系打好坚实基础,为乡村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让百姓富与生态美在山地水土保持以及乡村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得以统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J]. 中国水土保持, 2013,(10):1-3.(4)
[2] 梁音, 张斌, 潘贤章,等.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6(1):22-27.(1)
[3] 赵其国, 黄国勤, 马艳芹. 中国南方红壤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生态学报, 2013,33(24):7615-7622.(1)
[4] 蔡国强, 朱阿兴, 毕华兴,等. 中国主要水蚀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与治理模式[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133-163.(1)
[5] 赵其国, 吴志东, 那文俊,等. 综合开发南方红壤丘陵区——我国农业的出路之一[J]. 土壤, 1990,(3):113-117.(1)
[6] 焦居仁, 史立人, 牛崇桓,等. 我国水土保持“十一五”建设目标与任务[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4(4):1-5.(1)
[7] 焦居仁, 史立人, 牛崇桓,等. 我国东中西部水土保持发展战略[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4(5):1-6.(1)
[8] 赵其国, 徐梦洁, 吴志东. 东南红壤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土壤学报, 2000,37(4):433-442.(1)
[9] 水利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南方红壤区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1)
[10] 赵其国. 南方八省红壤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治理建议[EB/OL].2006-03-29. http://www.mwr.gov.cn/ ztbd/sbkkzt/20060330/69477.asp.(1)
[11] 邵志杰, 王沫, 徐金波. 湖北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相当于4个武汉[EB/OL]. http://www.chinanews.com/df/2013/09-25/5323239.shtml,2013-09-25(1)
[12] 王学强, 蔡强国. 崩岗及其治理措施的系统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 2007,304(7):29-31.(1)
[13] 梁音, 宁堆虎, 潘贤章,等. 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的特点与治理[J]. 中国水土保持, 2009,941(1):31-34.(1)
[14] 林娜, 徐涵秋, 何慧. 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长汀河田盆地区为例[J]. 生态学报, 2013,33(10):489-496.(1)
[15] 刘震.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1)
[16] 翁伯琦, 徐晓俞, 罗旭辉,等.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启示[J]. 山地学报, 2014,32(2):141-149.(2)
[17] 昔日“江南沙漠”,今朝披上“绿装”——兴国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纪实[EB/OL]. 2012-05-21.http://www.jxsl. gov.cn/static/03/37/article_3376 4.html(1)
[18] 翁伯琦, 周琼, 刘用场,等. 论山区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发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6):61-67.(1)
[19] 李德成, 梁音, 赵玉国,等. 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主要治理模式和经验[J]. 中国水土保持, 2008,(12):54-56.(1)
[20] 涂宏基. 长汀万亩杨梅基地建设对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的启示: 龙岩社科网[EB/OL]. http://www.lyskl.gov.cn/html/t2012-11-2216-1.html,2012-11-22.(1)
[21] 丁晓东, 许红卫, 高玉蓉,等. 浙江省低丘红壤区土壤侵蚀评价研究[J]. 土壤通报, 2008,(5):1045-1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