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下一篇»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Vol. 30 Issue (8): 754-758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郭达伟. 高产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龙薯601’选育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30(8): 754-758.
[复制中文]
GUO Da-wei. Study on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The New High-yield Sweet Potato Variety Longshu601 with Food Feeding all-purpose[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 30(8): 754-758.
[复制英文]

基金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1-C-07);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1204)

作者简介

郭达伟(1973-),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甘薯栽培与育种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6-17
修改日期:2015-07-20
高产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龙薯601’选育研究
郭达伟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 ‘龙薯601’(原系号60-1)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以‘四季红’与‘龙薯9号’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在福建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龙薯601’平均鲜薯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金山57’,薯干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薯形美观,抗甘薯蔓割病,较耐贮藏,是一个理想的食饲兼用型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15002)。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龙薯601’    选育    
Study on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The New High-yield Sweet Potato Variety Longshu601 with Food Feeding all-purpose
GUO Da-wei    
Longy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Longyan, Fuji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Longshu601’(original No.60-1), a new sweet potato variety, was selected and bred with‘Sijihong’and‘Longshu9’in 2007 by Longy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ujian province.In regional trial and production experiment of Fujian Province, fresh potato yield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contrast‘Jinshan 57’and the average dry matter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ngshu601 is an ideal compatible type with food feeding all-purpose, potato shaped appearance,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and relatively resistant to storage. It had been examined and approved by Fujian Crop Variety Examination Committee in 2015.
Key words: sweet potato    variety    ‘Longshu601’    selection and breeding    

甘薯是福建省的重要农作物,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作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加工原料作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甘薯的块根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用途极广,其独特的保健作用正引起国内外农业及医学界学者的广泛重视[1]。2004年美国专家把甘薯、全麦粉、鲑鱼和大豆列为4大营养食品,2007年甘薯更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13个最佳蔬菜的冠军[2]。随着甘薯食用性和饲用性功能的不断拓宽,培育食饲兼用的甘薯新品种已经成为当前甘薯育种主要目标。

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食饲兼用甘薯为育种目标,利用多年总结的育种规程,培育出了适合福建省种植的食饲兼用的优良甘薯新品种‘龙薯601’。现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品种特性等总结如下,为加快该品种推广应用的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材料

‘龙薯601’是以‘四季红’和‘龙薯9 号’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母本‘四季红’是广东潮汕地区农家种,俗称“娘仔种”、“干部种”。该品种农艺性状良好,其薯皮、薯肉均红色亮丽,薯块大小适宜、外观好、质量优,产量较高,薯块销路好,价值高。父本‘龙薯9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的集特早熟、高产、多抗、适应性广等优良农艺性状于一体的甘薯新品种。

1.2 选育方法与经过

‘龙薯601’原系号60-1,系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四季红’为母本,以‘龙薯9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7年获得杂交种子,2008年春季播种育苗,秋季剪苗种植,按照改良系谱法进行单株选择,从实生苗品系中选出,系号为60-1,2009年至2011年在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及新罗区大池镇试验地历经复选、鉴定、品种比较试验,2012-2013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进入福建省甘薯品种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图 1 ‘龙薯601’选育过程 Fig. 1 Breeding procedure of‘Longshu 601’
1.3 鉴定项目

2008年在试验地实生苗种植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株叶型、蔓长、薯形及须根等性状观察记载,发现优良品系(60-1),2009-2011年通过多年多点品比试验,进行主要特征特性的鉴定,特别是薯块产量的鉴定。

2012-2013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共10 个试点(莆田、寿宁、宁化、龙岩、泉州、福州、宁德、南平、南安市及漳浦);2013年共9个试点(莆田、寿宁、宁化、龙岩、泉州、福州、宁德、南平及南安)。试验按省种子总站下发的统一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根据区试标准对甘薯鲜产、薯干产量、晒干率、出粉率、形态特征、食味品质、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贮藏性等进行测定与分析。

2014年在龙岩新罗区大池镇试验地安排栽培试验,分别在栽植后30、60、90、120 d 和收获期(135 d) 进行挖根考种,每次 10株,测定植株茎、 叶和薯块的鲜重,分析产量形成特性(地上部茎叶生长动态、结薯习性、块根增长动态、蔓薯比值T/R值),收获期增加单株结薯数、单株薯块重、大、中、小薯比例项目进行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2.1.1 优良品系的早期产量鉴定

‘龙薯601’是2007年的杂交种子,2008年种植的实生苗品系。该品系薯块大而整齐,薯形美观,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属高产食饲兼用品种。2009-2011年多年多点品比试验,平均鲜薯产量为64.11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9.67%;平均薯干产量为14.29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7.96% (表 1)。

表 1 ‘龙薯601’鲜薯与薯干产量 Tab.1 Yield of ‘Longshu 601’
2.1.2 福建省区试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产量48.17 t·hm-2,比对照‘金山57 ’增产16.45%,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居第2 位;平均薯干产量10.59 t·hm-2,比对照增产3.33%,达显著差异水平,居第5 位。2013年续试,平均鲜薯产量46.42 t·hm-2,比对照‘金山57 ’增产21.89%,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居第1 位;平均薯干产量10.34 t·hm-2,比对照增产6.51%,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居第1 位。2年平均鲜薯产量47.30 t·hm-2,比对照增产19.05%,薯干产量10.47 t·hm-2,比对照增产4.88%(表 2)。

表 2 ‘龙薯601’鲜薯与薯干产量区试结果 Tab.2 Regional trial identification for the yield of‘Longshu 601’
2.1.3 福建省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2014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福建省惠安试点鲜薯产量34.50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6.07%;宁化试点鲜薯产量57.66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08.83%;莆田试点鲜薯产量49.44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1.98%;石狮鲜薯产量70.86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43.35%。以上4点平均鲜薯产量53.12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38.21%。

综上所述,‘龙薯601’鲜薯与薯干产量高。

2.2 丰产性与适应性表现

2013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9个试点,8个品种),从品种丰产性参数和稳定性参数进行品种适应性评价,‘龙薯601’鲜薯产量及薯干产量主效应大,丰产性好,方差值与变异度大,回归系数分别为1.3218、1.0064,综合评价为好和很好;而淀粉产量的主效应较小,方差值与变异度加大,回归系数分别为0.9308,综合评价为较好(表 3)。

表 3 参试品种丰产性与适应性 Tab.3 Fert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tested varieties
2.3 品种形态特征

2012-2013年,通过福建省区试试验观察,‘龙薯601’株型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6-13 条,成叶深复缺刻形,叶片大小中等,顶叶淡紫色,成叶绿色,叶主脉、叶侧脉、叶柄、柄基、脉基、茎均为绿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5 个左右,大中薯率91.7%,薯块下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橘红色,结薯集中,薯块均匀。

2.4 产量形成特性 2.4.1 地上部茎叶生长动态

‘龙薯601’地上部茎叶早生快发,插后5 d茎叶恢复生长,插后15 d开始分枝,在30~90 d ,茎叶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栽后90 d地上部生长达到顶峰,此后茎叶生长逐步减慢。插后1~60 d,茎叶日增长达645.8 kg·hm-2;插后61~90 d,茎叶日增长达498.7 kg·hm-2;插后90~120 d内,茎叶日消长490.0 kg·hm-2。从图 2可以看出,‘龙薯601’的茎叶增长动态与对照‘金山57’极为相似,但其整个生长量比‘金山57’高,前期(插后1~60 d)茎叶生长量与‘金山57’相近,在中期(插后60~90 d)有一个明显快速增长的过程,后期高于‘金山57’,说明‘龙薯601’前期茎叶早发,形成了较高的光合势,中期迅速扩大了光合面积,后期茎叶不易早衰,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这是该品种早熟、高产、增产潜力大的源流保障。

图 2 ‘龙薯601’茎叶生长动态 Fig. 2 Growth trend of stem·leave of ‘Longshu 601’
2.4.2 结薯习性和块根增长动态

根据2014年生产试验的挖根调查,‘龙薯601’插后60 d的块根产量为14.60 t·hm-2,比‘金山57’增产0.69 t·hm-2;插后90 d的块根产量达到了47.78 t·hm-2,比‘金山57’增产8.67 t·hm-2;插后120 d的块根产量为57.26 t·hm-2,比‘金山57’增产15.00 t·hm-2。从图 3可以看出,在插后60 d,‘龙薯601’的块根增长与对照‘金山57’基本一致;60 d后,‘龙薯601’的块根加速增长,与对照‘金山57’相比速度明显增加。据上述数据分析,‘龙薯601’栽后1~60、61~90、91~120 d块根产量日增重分别为243.3、1106.0、316.0 kg·hm-2,比同期‘金山57’块根产量日增重分别增加11.5、266.0、211.0 kg·hm-2(图 3)。

图 3 ‘龙薯601’块根增长动态 Fig. 3 Root growth trend of‘Longshu 601’
2.4.3 蔓薯比值(T/R值)

T/R值可以反映甘薯植株地上、地下部生长的相对变化。生育期间T/R值的变化是反映植株内部营养物质运转分配的动向,是衡量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协调与否的指标。T/R值越低,说明薯块生长相对于茎叶生长的强度越高[3]。T/R值可以反映甘薯品种的早晚熟性,图 4反映了‘龙薯601’的T/R值变化,‘龙薯601’ T/ R值为1出现在栽后90 d,说明同化物质向地下部运转得早、快,形成了很好的库源关系,因而薯块的增长速度较快[4]。‘龙薯601’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入薯块生长为主的时期较早,系早熟品种,因此生产中可适当早插、适时早收,抢占市场空白,提高经济效益。

图 4 ‘龙薯601’T/R值变化动态 Fig. 4 Changing trend of T/R for‘Longshu 601’
2.4.4 薯数与大中薯重比例

表 4可以看出,收获期‘龙薯601’单株结薯数达到5.2 个,其中大、中薯数较多,占总薯数的84.62%;大、中薯重,占单株总薯重的91.09%。可见在生产中要提高产量,应注重增加大、中薯比例。

表 4 ‘龙薯601’薯数与大中薯重比例动态 Tab.4 Major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Longshu 601’
2.5 品质性状表现

根据2012、2013年福建省甘薯区试平均数据及评价,‘龙薯601’薯形美观,商品性好,区试外观评分80.8 分,比对照高0.8 分;鲜食较软、纤维少、甜度较低,食味评分78.5 分,比对照‘金山57’低1.5 分;干物率22.29%,出粉率13.04%;进行贮藏性鉴定,于收获后30、60、90 d对品种的烂薯率、薯块发芽率、食味品质、薯重损失率及薯皮皱缩情况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龙薯601’较耐储藏。

2.6 抗病性

经2012、2013年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采用室内盆栽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龙薯601’抗蔓割病Fusxrium oxysporum Sehleeht.F.SP.batatas,高感甘薯瘟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 E.F.sm,抗病性与‘金山57’相当(表 5)。

表 5 ‘龙薯601’抗病性鉴定结果 Tab.5 Identification for disease resistance of‘Longshu 601’
3 讨论与结论

甘薯新品种‘龙薯601’鲜薯产量高、潜力大,薯干产量高,早熟,抗蔓割病,薯形美观、商品性好,贮藏性好,可以作为优质食用、饲用型品种应用于生产,适合在福建省非薯瘟区作为早薯进行推广应用,在生产上建议根据该品种特性适时早插,适时早收,提高经济收益。

在育种过程中,明确了高产、薯形美观、耐贮、食饲兼用的育种目标后,选用了品质优良的广东农家种‘四季红’和高产优质的本地选育品种‘龙薯9号’作为亲本,采用多点试验,以空间换时间,加速育种进程,按照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制定的甘薯育种技术规程[5],最终选出了较为理想的食饲兼用的甘薯新品种‘龙薯601’,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规程是有效和可行的。

由于品种的特性不同,对栽培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育种的后期必须良种良法同步抓,进行栽培特性研究[6],进一步探讨新品种‘龙薯601’的需肥特性等,为发挥新品种较高生产力制定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 陆漱韵, 刘庆昌, 李维基, 等. 甘薯育种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1)
[2] 张松树.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河北农业科学,2005,9(4):94-97.(1)
[3] 杨立明. 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选育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3):287-292.(1)
[4] 纵瑞收.甘薯品种源库流关系的探讨[J].江苏农业学报, 1991,7(4): 44-48.(1)
[5] 郭达伟,吴文明,梁金平,等. 高淀粉能源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选育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8):736-740.(1)
[6] 杨立明,陈赐民,黄光伟,等.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选育及其利用[J].福建农业科技,1999,(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