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卫东, 黄鸿翔.关于我国恢复和发展绿肥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4) :1-3.[2]林多胡, 顾荣申.中国紫云英[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47-152.[3]王飞, 林诚, 李清华, 等.翻压紫云英绿肥下氮钾肥运筹方式对单季稻生长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 27 (7) :764-767.[4]李昱, 何春梅, 李清华, 等.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还田对中稻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 2013, (5) :42-44.[5]唐启义, 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304-310.[6]李坤灼, 苏仕凤, 陆有通.酸性土壤条件下复合微生物肥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7) :11848-11849, 11961.[7]李继明, 黄庆海, 袁天佑, 等.长期施用绿肥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3) :563-570.[8]吉家乐.绿肥压青对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4) :10362, 10373.[9]曾庆利, 龚春华, 徐永士, 等.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对水稻产量和产值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 2009, (6) :76-77, 88.[10]高菊生, 曹卫东, 李冬初, 等.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1, 31 (16) :4542-4548.[11]熊云明, 黄国勤, 王淑彬, 等.稻田轮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6 (4) :42-45.[12]陈善毅.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继续提高的瓶颈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1) :6560-6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