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蝴蝶兰花梗初代培养研究

曾碧玉 许传俊 张文惠 徐夙侠

曾碧玉, 许传俊, 张文惠, 徐夙侠. 蝴蝶兰花梗初代培养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2): 124-12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2.007
引用本文: 曾碧玉, 许传俊, 张文惠, 徐夙侠. 蝴蝶兰花梗初代培养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2): 124-12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2.007
CENG Bi-yu, XU Chuan-jun, ZHANG Wen-hui, XU Su-xia. Culturing Flower-stalks of Phalaenopsis[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28(2): 124-12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2.007
Citation: CENG Bi-yu, XU Chuan-jun, ZHANG Wen-hui, XU Su-xia. Culturing Flower-stalks of Phalaenopsis[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28(2): 124-12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2.007

蝴蝶兰花梗初代培养研究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3.02.007
基金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01097)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1R1012-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曾碧玉(1982-),女,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E-mail:zengbiyu@21cn.com)

  • 中图分类号: S682.31

Culturing Flower-stalks of Phalaenopsis

  • 摘要: 为建立蝴蝶兰“空港甜心”品种花梗芽的高效诱导体系,对影响其营养芽诱导的主要因子,包括消毒时间、花梗不同位置芽、培养基、外源激素及培养温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幼嫩花梗中半木质化的花梗II为诱导材料,用0.1%HgCl2溶液消毒处理10min,接种于添加5mg.L-1的6-BA的Hyponex培养基中,并于25/18℃中培养,营养芽诱导及生长最佳。
  • [1] 刘翠兰,王小芳,李双云,等.蝴蝶兰花梗芽的组织培养[J].山东林业科技,2004,153(4):37.
    [2] 李洪忠,冯艳秋,张秀丽,等.蝴蝶兰花梗初代培养的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3):31-33.
    [3] 王云惠,陈雄庭.蝴蝶兰组织培养与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27-4830

    ,4868.
    [4] 卜朝阳,蒋慧萍,满若君.蝴蝶兰花梗离体培养及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3):147-150.
    [5] 李金雨,洪丽萍.蝴蝶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技术[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4):610-613.
    [6] 马晓娟,陈瑶瑶,庄卫东,等.蝴蝶兰丛生芽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J].福建农业科技,2012,(3):111-115.
    [7] 陈之林,叶秀粦,梁承邺.蝴蝶兰花葶的离体培养[J].园艺学报,2003,30(2):242-244.
    [8] 邵双,关丽杰.蝴蝶兰花梗腋芽诱导的影响因素[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5,19(2):84-86.
    [9] 刘航空,禹婷,丁勤,等.影响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率因素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29-530.
    [10] 张颖,郭晓东,王芳,等.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0,(8):122-124.
    [11] 王仁睿,李明福,韩林波,等.蝴蝶兰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197-201.
    [12] 伍成厚,卞阿娜,梁承邺,等.蝴蝶兰花梗培养的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70-73.
    [13] 尚杨娟,谭鹏鹏,彭方仁.蝴蝶兰花梗腋芽的初代培养[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2):100-103.
    [14] 张彦妮,边红琳,陈立新.蝴蝶兰幼嫩花梗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草业科学,2011,28(4):590-596.
    [15] 朱懿,严红.蝴蝶兰花梗腋芽萌发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8,(3):197-198.
    [16] 陈瑶瑶庄卫东黄枝英,等.蝴蝶兰花梗腋芽诱导及防褐化的研究[J].福建热作科技,2010,35(3):1-3.
    [17] 冯艳秋,李洪忠,于洋,等.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1):32-33.
    [18] 唐德华,崔宝禄,陈芳,等.蝴蝶兰花梗腋芽初代培养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10,12.
    [19] 张秀丽.蝴蝶兰花梗组织培养的试验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22-23.
    [20] 谢启鑫,黄虹,孙芳芳,等.蝴蝶兰花梗诱导培养优化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3):32-33.
    [21] 顾东亚,蒋素华,崔波,等.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09,(10):196-198.
    [22] 秦凡,周吉源.蝴蝶兰的组织培养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3,20(3):19-2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3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11-02
  • 刊出日期:  2013-02-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