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33卷 第3期
2018, 33(3): 219-22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01
摘要:
为建立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强毒和疫苗弱毒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分析比较GenBank数据库中上传的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 7.0,设计一组可对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进行编码区全长扩增的特异性引物,经条件优化后建立DEV强毒和疫苗弱毒鉴别诊断的PCR方法。结果表明,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存在528 bp的连续核苷酸序列缺失。优化后的PCR方法最佳退火温度为55℃,对DEV强毒和疫苗弱毒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1 019 bp和491 bp;敏感性强,最低检测限为15.3 pg;特异性好,对鸭源常见传染病(如番鸭细小病毒、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鸭源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无特异性扩增。
为建立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强毒和疫苗弱毒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分析比较GenBank数据库中上传的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 7.0,设计一组可对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进行编码区全长扩增的特异性引物,经条件优化后建立DEV强毒和疫苗弱毒鉴别诊断的PCR方法。结果表明,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存在528 bp的连续核苷酸序列缺失。优化后的PCR方法最佳退火温度为55℃,对DEV强毒和疫苗弱毒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1 019 bp和491 bp;敏感性强,最低检测限为15.3 pg;特异性好,对鸭源常见传染病(如番鸭细小病毒、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鸭源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无特异性扩增。
2018, 33(3): 225-22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02
摘要:
本研究以短喙型鹅细小病毒(SBDS-GPV,M15株)口服感染2日龄健康易感半番鸭,采集感染后(PI)3、5、7、10、12、14、21 d的口咽和泄殖腔棉拭子,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病毒分离(VI)结合免疫荧光法(IFA)测定雏鸭感染后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qPCR法检测SBDS-GPV感染雏鸭的口咽和泄殖腔排毒时间分别为PI 3~10 d和PI 3~14 d;病毒分离结合IFA检测SBDS-GPV感染雏鸭的泄殖腔排毒时间为PI 5~10 d。研究结果在国内外首次明确了雏鸭感染SBDS-GPV后可经口咽和泄殖腔向外界排毒,且泄殖腔排毒水平高于口咽。
本研究以短喙型鹅细小病毒(SBDS-GPV,M15株)口服感染2日龄健康易感半番鸭,采集感染后(PI)3、5、7、10、12、14、21 d的口咽和泄殖腔棉拭子,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病毒分离(VI)结合免疫荧光法(IFA)测定雏鸭感染后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qPCR法检测SBDS-GPV感染雏鸭的口咽和泄殖腔排毒时间分别为PI 3~10 d和PI 3~14 d;病毒分离结合IFA检测SBDS-GPV感染雏鸭的泄殖腔排毒时间为PI 5~10 d。研究结果在国内外首次明确了雏鸭感染SBDS-GPV后可经口咽和泄殖腔向外界排毒,且泄殖腔排毒水平高于口咽。
2018, 33(3): 230-23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03
摘要:
采用线粒体16S rRNA、COX1和Cytb基因测定11种小丑鱼的序列,分析其基因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关系,并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11种小丑鱼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比对处理后的3个基因总长度4 388 bp,其中多态位点1 028个,简约信息位点616个,转换与颠换比为2.12,A+T的平均含量为54.7%,高于C+G的平均含量45.3%。系统发育关系表明:(1)双锯鱼亚科为单系发生,但双锯鱼属不为单系发生,建议对棘颊雀鲷属重新定位;在双锯鱼属中,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和黑边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percula聚为一支,为双锯鱼亚科分子亲缘关系基础;(2)透红小丑鱼Premnas biaculeatus在双锯鱼属的定位较为模糊,贝叶斯树显示透红小丑鱼P.biaculeatus与公子小丑鱼A.ocellaris和黑边公子小丑鱼A.percula聚成一支并位于该支的底端,而NJ树和ML树中透红小丑鱼却没能和公子小丑鱼A.ocellaris和黑边公子小丑鱼A.percula聚为一支,而是和其他小丑鱼汇聚成一支;(3)透红小丑鱼P.biaculeatus与金透红小丑鱼Premnas epigrammata是同一种。
采用线粒体16S rRNA、COX1和Cytb基因测定11种小丑鱼的序列,分析其基因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关系,并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11种小丑鱼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比对处理后的3个基因总长度4 388 bp,其中多态位点1 028个,简约信息位点616个,转换与颠换比为2.12,A+T的平均含量为54.7%,高于C+G的平均含量45.3%。系统发育关系表明:(1)双锯鱼亚科为单系发生,但双锯鱼属不为单系发生,建议对棘颊雀鲷属重新定位;在双锯鱼属中,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和黑边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percula聚为一支,为双锯鱼亚科分子亲缘关系基础;(2)透红小丑鱼Premnas biaculeatus在双锯鱼属的定位较为模糊,贝叶斯树显示透红小丑鱼P.biaculeatus与公子小丑鱼A.ocellaris和黑边公子小丑鱼A.percula聚成一支并位于该支的底端,而NJ树和ML树中透红小丑鱼却没能和公子小丑鱼A.ocellaris和黑边公子小丑鱼A.percula聚为一支,而是和其他小丑鱼汇聚成一支;(3)透红小丑鱼P.biaculeatus与金透红小丑鱼Premnas epigrammata是同一种。
2018, 33(3): 236-23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04
摘要:
为了获得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优良制片,清晰观测到小麦染色体,以Taichung 29、中国春、中4的根尖为材料,通过时间、染色、解离和制片4个方面对常规方法和酶解法进行比较,并且在这4个方面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得在显微镜下能清晰地数出小麦染色体的数目。常规方法整体操作时间较长达到7 d,解离程度控制较精细,需要严格把控解离时间,并且对染色的时间长短要求比较严格,更需要在压片过程中严格控制力度单张玻片进行压制;而酶解法无须染色而且时间较短大约4~5 d,酶解过程较易控制并且只需要对根尖捣碎不需要进行压片,控制相对容易很多,一次可进行大量制片。对比2种制片方法可以发现酶解法比较适合进行大量染色体制片。
为了获得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优良制片,清晰观测到小麦染色体,以Taichung 29、中国春、中4的根尖为材料,通过时间、染色、解离和制片4个方面对常规方法和酶解法进行比较,并且在这4个方面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得在显微镜下能清晰地数出小麦染色体的数目。常规方法整体操作时间较长达到7 d,解离程度控制较精细,需要严格把控解离时间,并且对染色的时间长短要求比较严格,更需要在压片过程中严格控制力度单张玻片进行压制;而酶解法无须染色而且时间较短大约4~5 d,酶解过程较易控制并且只需要对根尖捣碎不需要进行压片,控制相对容易很多,一次可进行大量制片。对比2种制片方法可以发现酶解法比较适合进行大量染色体制片。
2018, 33(3): 240-24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05
摘要:
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竹炭与酒糟有机肥配施对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土壤残留致害烟株的生长情况,以及对烟叶生理生化指标、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土壤残留致烟株畸形生长,而竹炭与酒糟有机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药害症状。其中每株配施120 g竹炭和100 g酒糟有机肥,对药害烟株症状的缓解效果最好,烟苗移栽30 d和60 d后对株高、叶宽的修复效果显著,烟株根系最为发达,其主根长显著高于药剂对照(P < 0.05);竹炭和酒糟有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致害烟叶中SOD酶活性,降低了致害烟叶中POD和MDA酶活性,显著提高了致害烟叶蛋白质含量和叶绿体中淀粉粒含量,细胞壁结构逐渐清晰、质体向细胞壁紧贴排列和部分细胞器细胞结构得到恢复,并改善了烟叶化学成分,其中氮碱比和糖碱比分别为0.97和7.01。
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竹炭与酒糟有机肥配施对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土壤残留致害烟株的生长情况,以及对烟叶生理生化指标、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土壤残留致烟株畸形生长,而竹炭与酒糟有机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药害症状。其中每株配施120 g竹炭和100 g酒糟有机肥,对药害烟株症状的缓解效果最好,烟苗移栽30 d和60 d后对株高、叶宽的修复效果显著,烟株根系最为发达,其主根长显著高于药剂对照(P < 0.05);竹炭和酒糟有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致害烟叶中SOD酶活性,降低了致害烟叶中POD和MDA酶活性,显著提高了致害烟叶蛋白质含量和叶绿体中淀粉粒含量,细胞壁结构逐渐清晰、质体向细胞壁紧贴排列和部分细胞器细胞结构得到恢复,并改善了烟叶化学成分,其中氮碱比和糖碱比分别为0.97和7.01。
2018, 33(3): 248-25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06
摘要:
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龙薯9号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兼用型品种。在国家南方甘薯区试和福建省甘薯区试中,表现为鲜薯产量高,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种广薯87和金山57,且食味品质好,薯形美观,耐贮藏,抗病性较好。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
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龙薯9号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兼用型品种。在国家南方甘薯区试和福建省甘薯区试中,表现为鲜薯产量高,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种广薯87和金山57,且食味品质好,薯形美观,耐贮藏,抗病性较好。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
2018, 33(3): 254-25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07
摘要:
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自育品种(系)和常规对照种进行SCoT分析,探讨甘蔗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5条SCoT引物对23份供试材料扩增总共得到122个可分辨的清晰条带,平均每条引物产生8.1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9条,多态性比率为56.56%;聚类分析后发现23份甘蔗品种存在较小的遗传差异,相似系数为0.77~0.98,说明育种亲本来源相近,重复利用多,遗传多样性不丰富。
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自育品种(系)和常规对照种进行SCoT分析,探讨甘蔗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5条SCoT引物对23份供试材料扩增总共得到122个可分辨的清晰条带,平均每条引物产生8.1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9条,多态性比率为56.56%;聚类分析后发现23份甘蔗品种存在较小的遗传差异,相似系数为0.77~0.98,说明育种亲本来源相近,重复利用多,遗传多样性不丰富。
2018, 33(3): 258-26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08
摘要:
以花叶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探讨基本培养基(MS、B5、改良MS)、植物生长调节剂(TDZ、6-BA、KT、IBA)等对其茎段诱导、增殖及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以期建立花叶金线莲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花叶金线莲茎段诱导丛生芽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KT>6-BA>TDZ;筛选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 2.0 mg·L-1+KT 0.5 mg·L-1+NAA 0.1 mg·L-1+白糖30.0 g·L-1+琼脂粉3.0 g·L-1+卡拉胶3.0 g·L-1,60 d平均增殖系数达4.58;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IBA 0.3 mg·L-1+活性炭0.5 g·L-1+白糖20 g·L-1+琼脂粉3.6 g·L-1+卡拉胶3.6 g·L-1,培养60 d,生根率为100.0%。
以花叶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探讨基本培养基(MS、B5、改良MS)、植物生长调节剂(TDZ、6-BA、KT、IBA)等对其茎段诱导、增殖及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以期建立花叶金线莲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花叶金线莲茎段诱导丛生芽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KT>6-BA>TDZ;筛选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 2.0 mg·L-1+KT 0.5 mg·L-1+NAA 0.1 mg·L-1+白糖30.0 g·L-1+琼脂粉3.0 g·L-1+卡拉胶3.0 g·L-1,60 d平均增殖系数达4.58;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IBA 0.3 mg·L-1+活性炭0.5 g·L-1+白糖20 g·L-1+琼脂粉3.6 g·L-1+卡拉胶3.6 g·L-1,培养60 d,生根率为100.0%。
2018, 33(3): 263-26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09
摘要:
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各葡萄种植区收集到的196份葡萄资源进行亲缘关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条引物可以清晰扩增出164条谱带,多态性位点的平均百分率为91.44%;聚类分析表明,196份葡萄资源可以分为3大类,即东亚种群、欧美杂种和欧亚种;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葡萄资源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各葡萄种植区收集到的196份葡萄资源进行亲缘关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条引物可以清晰扩增出164条谱带,多态性位点的平均百分率为91.44%;聚类分析表明,196份葡萄资源可以分为3大类,即东亚种群、欧美杂种和欧亚种;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葡萄资源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018, 33(3): 269-27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0
摘要:
探讨密闭成龄‘立冬本’果园的龙眼树矮化回缩修剪后,果实成熟阶段的叶片光合特性、环境因子及品质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矮化修剪整体提高了龙眼树冠内部的光照和温度,相对湿度稍下降;极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了胞间CO2浓度;显著提高了树冠上层果实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了树冠內膛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株产无显著差异。
探讨密闭成龄‘立冬本’果园的龙眼树矮化回缩修剪后,果实成熟阶段的叶片光合特性、环境因子及品质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矮化修剪整体提高了龙眼树冠内部的光照和温度,相对湿度稍下降;极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了胞间CO2浓度;显著提高了树冠上层果实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了树冠內膛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株产无显著差异。
2018, 33(3): 274-28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1
摘要:
以‘兴海12号’番茄为试材,通过对生长发育期植株进行增施CO2处理,使CK、T1、T2、T3的CO2含量分别维持在(400±25)、(600±25)、(800±25)、(1000±25)μmol·mol-1水平,分析不同时期各器官中葡萄糖、果糖、蔗糖与淀粉含量,探讨增施CO2对番茄植株‘源-库’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O2加富处理后,番茄植株各器官中NSC含量均高于对照。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期叶片中葡萄糖含量达最大值,其中(1000±25)μmol·mol-1处理下成熟期叶片中葡萄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94%;且(1000±25)μmol·mol-1处理下各时期叶片中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而(800±25)μmol·mol-1处理下叶片中淀粉含量较低。不同加富处理下,各维管器官中NSC含量均增加,尤其是(1000±25)μmol·mol-1处理下茎部NSC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前三个时期均最高。CO2加富处理对萼片中NSC含量的影响不是很显著,但能够加快蔗糖与淀粉的降解,促进果实成熟过程中还原糖的积累,其中(800±25)μL·L-1处理下成熟期果实中葡萄糖与果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46%和42%。可见,CO2加富促进NSC在番茄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促进光合产物向库端器官的积累,利于提高果实中糖分,其中以(800±25)μmol·mol-1处理效果最佳。
以‘兴海12号’番茄为试材,通过对生长发育期植株进行增施CO2处理,使CK、T1、T2、T3的CO2含量分别维持在(400±25)、(600±25)、(800±25)、(1000±25)μmol·mol-1水平,分析不同时期各器官中葡萄糖、果糖、蔗糖与淀粉含量,探讨增施CO2对番茄植株‘源-库’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O2加富处理后,番茄植株各器官中NSC含量均高于对照。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期叶片中葡萄糖含量达最大值,其中(1000±25)μmol·mol-1处理下成熟期叶片中葡萄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94%;且(1000±25)μmol·mol-1处理下各时期叶片中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而(800±25)μmol·mol-1处理下叶片中淀粉含量较低。不同加富处理下,各维管器官中NSC含量均增加,尤其是(1000±25)μmol·mol-1处理下茎部NSC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前三个时期均最高。CO2加富处理对萼片中NSC含量的影响不是很显著,但能够加快蔗糖与淀粉的降解,促进果实成熟过程中还原糖的积累,其中(800±25)μL·L-1处理下成熟期果实中葡萄糖与果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46%和42%。可见,CO2加富促进NSC在番茄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促进光合产物向库端器官的积累,利于提高果实中糖分,其中以(800±25)μmol·mol-1处理效果最佳。
2018, 33(3): 282-28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2
摘要:
对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发育4个不同阶段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与双孢蘑菇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共比对到9 207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393个,其中164个得到功能注释。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原基期与其他3个不同发育时期有316个共同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奠定基础。
对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发育4个不同阶段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与双孢蘑菇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共比对到9 207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393个,其中164个得到功能注释。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原基期与其他3个不同发育时期有316个共同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奠定基础。
2018, 33(3): 288-29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3
摘要:
为探求快速、灵敏的太子参脱毒检测技术,建立太子参蚕豆萎蔫病毒2(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和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巢式RT-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这2种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2对简并引物,建立和优化巢式RT-PCR扩增体系,继而进行常规RT-PCR和巢式RT-PCR灵敏度的比较,并应用巢式RT-PCR对7份田间栽培太子参病样和4份脱毒苗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BWV2、TuMV的巢式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60、62℃;采用巢式RT-PCR,这两种病毒样品cDNA原液在稀释105倍后仍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比常规RT-PCR的灵敏度至少高10倍。本研究建立的巢式RT-PCR检测方法可快速、稳定、准确地检测BBWV2和TuMV,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能满足太子参脱毒检测的需要。
为探求快速、灵敏的太子参脱毒检测技术,建立太子参蚕豆萎蔫病毒2(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和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巢式RT-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这2种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2对简并引物,建立和优化巢式RT-PCR扩增体系,继而进行常规RT-PCR和巢式RT-PCR灵敏度的比较,并应用巢式RT-PCR对7份田间栽培太子参病样和4份脱毒苗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BWV2、TuMV的巢式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60、62℃;采用巢式RT-PCR,这两种病毒样品cDNA原液在稀释105倍后仍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比常规RT-PCR的灵敏度至少高10倍。本研究建立的巢式RT-PCR检测方法可快速、稳定、准确地检测BBWV2和TuMV,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能满足太子参脱毒检测的需要。
2018, 33(3): 293-30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4
摘要:
为探究CO2含量升高对莲草直胸跳甲种群生长发育和种群繁殖能力的间接影响,建立了取食不同CO2含量(420、750 μL·L-1)条件下生长的空心莲子草的莲草直胸跳甲F5代种群两性生命表。结果表明,随着CO2含量的增加,取食相应环境中生长的空心莲子草的莲草直胸跳甲的发育历期缩短、产卵期延长、产卵量增加,说明CO2含量增加间接有利于莲草直胸跳甲的繁殖力。而同CO2含量(420 μL·L-1)条件下,F5代的产卵期和产卵量均少于F1代,发育历期延长,说明实验室条件下随着世代积累,莲草直胸跳甲种群繁殖力下降。420 μL·L-1 CO2含量下,莲草直胸跳甲F5代种群的净增值率(R0)和内禀增长率(r)低于F1代;而750 μL·L-1 F5代莲草直胸跳甲种群的净增值率和内禀增长率低于420 μL·L-1 CO2含量的F1代,但高于420 μL·L-1 CO2含量的F5代;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均无显著差异;高含量可育雌雄比率高于低含量且差异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取食高CO2含量环境下生长的空心莲子草增加了莲草直胸跳甲F5代种群的繁殖能力,间接对莲草直胸跳甲的生长发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为探究CO2含量升高对莲草直胸跳甲种群生长发育和种群繁殖能力的间接影响,建立了取食不同CO2含量(420、750 μL·L-1)条件下生长的空心莲子草的莲草直胸跳甲F5代种群两性生命表。结果表明,随着CO2含量的增加,取食相应环境中生长的空心莲子草的莲草直胸跳甲的发育历期缩短、产卵期延长、产卵量增加,说明CO2含量增加间接有利于莲草直胸跳甲的繁殖力。而同CO2含量(420 μL·L-1)条件下,F5代的产卵期和产卵量均少于F1代,发育历期延长,说明实验室条件下随着世代积累,莲草直胸跳甲种群繁殖力下降。420 μL·L-1 CO2含量下,莲草直胸跳甲F5代种群的净增值率(R0)和内禀增长率(r)低于F1代;而750 μL·L-1 F5代莲草直胸跳甲种群的净增值率和内禀增长率低于420 μL·L-1 CO2含量的F1代,但高于420 μL·L-1 CO2含量的F5代;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均无显著差异;高含量可育雌雄比率高于低含量且差异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取食高CO2含量环境下生长的空心莲子草增加了莲草直胸跳甲F5代种群的繁殖能力,间接对莲草直胸跳甲的生长发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8, 33(3): 301-308.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5
摘要: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的不透水面持续增加,雨水径流难以下渗,引发城市内涝及热岛效应。以不透水面为主的城市景观格局改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掌握不透水面时空演变,对于城市生态保护和“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为研究区,选取2000年、2004年、2010年及2015年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V-I-S模型提取城市不透水面,利用不透水面转移矩阵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研究厦门市近15年来不透水面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次高盖度、较高盖度、高盖度和极高盖度类型不透水面面积在2000-2015年间保持扩张趋势,分别增加10 394.73、9 802.89、8 942.4 hm2,低盖度和极低盖度类型不透水面面积迅速减少,其中极低盖度类型减少趋势明显,从2000年43 906.86 hm2减少到2015年的8 327.79 hm2,低盖度类型不透水面面积从32 499.81 hm2降低到18 958.95 hm2,进而分析了不透水面景观格局变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联,为优化城市不透水面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的不透水面持续增加,雨水径流难以下渗,引发城市内涝及热岛效应。以不透水面为主的城市景观格局改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掌握不透水面时空演变,对于城市生态保护和“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为研究区,选取2000年、2004年、2010年及2015年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V-I-S模型提取城市不透水面,利用不透水面转移矩阵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研究厦门市近15年来不透水面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次高盖度、较高盖度、高盖度和极高盖度类型不透水面面积在2000-2015年间保持扩张趋势,分别增加10 394.73、9 802.89、8 942.4 hm2,低盖度和极低盖度类型不透水面面积迅速减少,其中极低盖度类型减少趋势明显,从2000年43 906.86 hm2减少到2015年的8 327.79 hm2,低盖度类型不透水面面积从32 499.81 hm2降低到18 958.95 hm2,进而分析了不透水面景观格局变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联,为优化城市不透水面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
2018, 33(3): 309-31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6
摘要:
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不同香菇干样挥发性组分的指纹图谱。根据离子迁移数据利用热图聚类和主成分分析不同样品间的差异。热图聚类分析可将27份香菇材料分为2大类;PCA分析表明,前2个主坐标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2%和26.9%。结果表明气相色谱偶联离子迁移谱技术对构建香菇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及挥发性组分数据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不同香菇干样挥发性组分的指纹图谱。根据离子迁移数据利用热图聚类和主成分分析不同样品间的差异。热图聚类分析可将27份香菇材料分为2大类;PCA分析表明,前2个主坐标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2%和26.9%。结果表明气相色谱偶联离子迁移谱技术对构建香菇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及挥发性组分数据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18, 33(3): 313-32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7
摘要:
以福建省典型山区农业县-清流县为研究区,综合选取人均耕地等16个评价指标,采用熵权物元模型剖析了研究区域2010-2016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并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清流县耕地生态安全级别在评价年份内均为“向较安全转化”级别,但在此级别内存在恶化趋势;(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对清流县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起到促进作用,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5个评价指标则限制了清流县耕地生态水平的提升;(3)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个别年份出现差异,未影响整体趋势,熵权物元模型在分析单个指标影响方面更为直观、准确。
以福建省典型山区农业县-清流县为研究区,综合选取人均耕地等16个评价指标,采用熵权物元模型剖析了研究区域2010-2016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并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清流县耕地生态安全级别在评价年份内均为“向较安全转化”级别,但在此级别内存在恶化趋势;(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对清流县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起到促进作用,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5个评价指标则限制了清流县耕地生态水平的提升;(3)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个别年份出现差异,未影响整体趋势,熵权物元模型在分析单个指标影响方面更为直观、准确。
2018, 33(3): 321-32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8
摘要:
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技术因素、企业因素、产品因素、外部因素等4类因素,并从中筛选出11个变量;选取福建省126个农产品电商经营者为样本,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基础、质量监督、品牌、标准化程度、消费者认知、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指标对农产品电商发展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技术因素、企业因素、产品因素、外部因素等4类因素,并从中筛选出11个变量;选取福建省126个农产品电商经营者为样本,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基础、质量监督、品牌、标准化程度、消费者认知、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指标对农产品电商发展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8, 33(3): 326-33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8.03.019
摘要:
Bt基因是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基因。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控制效果,其商业化种植推广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概述了Bt水稻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主要针对Bt水稻对稻田非靶标昆虫的影响效应进行综述,并对Bt水稻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非靶标昆虫的安全性研究进行展望。
Bt基因是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基因。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控制效果,其商业化种植推广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概述了Bt水稻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主要针对Bt水稻对稻田非靶标昆虫的影响效应进行综述,并对Bt水稻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非靶标昆虫的安全性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