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31卷 第11期
2016, 30(11): 1139-114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01
摘要:
2011年以来我国多省免疫猪伪狂犬病毒gE基因缺失苗猪场出现变异型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经典猪伪狂犬病毒疫苗(Bartha-k61)对该病无法提供100%有效保护,已有研究发现变异型PRV和经典PRV gE基因存在特征性变异。为明确变异型PRV gB基因特征,本研究对GenBank中登录的部分PRV代表株gB基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经典型和变异型PRV在gB蛋白氨基酸编码区第395位、453位、562位和739位存在特征性差异,但不同来源PRV gB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8.1%~100%和96.1%~100%。从相互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可以看出,PRV遗传进化出现两个大的遗传分支,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新发变异型和经典型PRV在中国PRV遗传进化分支上呈现各自独立进化小分支;我国近年分离的貉源和约克夏梗犬源与新发变异型PRV则处于同一进化小分支。
2011年以来我国多省免疫猪伪狂犬病毒gE基因缺失苗猪场出现变异型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经典猪伪狂犬病毒疫苗(Bartha-k61)对该病无法提供100%有效保护,已有研究发现变异型PRV和经典PRV gE基因存在特征性变异。为明确变异型PRV gB基因特征,本研究对GenBank中登录的部分PRV代表株gB基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经典型和变异型PRV在gB蛋白氨基酸编码区第395位、453位、562位和739位存在特征性差异,但不同来源PRV gB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8.1%~100%和96.1%~100%。从相互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可以看出,PRV遗传进化出现两个大的遗传分支,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新发变异型和经典型PRV在中国PRV遗传进化分支上呈现各自独立进化小分支;我国近年分离的貉源和约克夏梗犬源与新发变异型PRV则处于同一进化小分支。
2016, 30(11): 1145-115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02
摘要:
以灭活鳗弧菌(SMW5)全菌为抗原,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鳗弧菌单克隆抗体3株,分别命名为1H9、1C12、6F8,细胞亚类分别为IgG2a、IgM、IgG2b,其中1H9腹水效价为1:6.4×105。制备鳗弧菌(SMW5)兔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2×105。应用纳米胶体金颗粒标记单克隆抗体1H9并制备金标垫,抗鳗弧菌(SMW5)兔多克隆抗体与羊抗鼠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包被硝酸纤维素膜,分别作为检测线T和质控线C,建立鳗弧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经过对试纸条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试纸条与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创伤弧菌、副溶血弧菌、副溶藻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7种水产常见病原菌没有交叉反应,与鳗弧菌特异性反应,检测灵敏度为6.3×104cfu·mL-1,检测所需时间低于10 min。所制备的鳗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高和适应基层生产推广应用等优点。
以灭活鳗弧菌(SMW5)全菌为抗原,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鳗弧菌单克隆抗体3株,分别命名为1H9、1C12、6F8,细胞亚类分别为IgG2a、IgM、IgG2b,其中1H9腹水效价为1:6.4×105。制备鳗弧菌(SMW5)兔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2×105。应用纳米胶体金颗粒标记单克隆抗体1H9并制备金标垫,抗鳗弧菌(SMW5)兔多克隆抗体与羊抗鼠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包被硝酸纤维素膜,分别作为检测线T和质控线C,建立鳗弧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经过对试纸条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试纸条与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创伤弧菌、副溶血弧菌、副溶藻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7种水产常见病原菌没有交叉反应,与鳗弧菌特异性反应,检测灵敏度为6.3×104cfu·mL-1,检测所需时间低于10 min。所制备的鳗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高和适应基层生产推广应用等优点。
2016, 30(11): 1151-115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03
摘要:
在基础配合饲料中添加0.5%、1%、2%、4%抗菌脂肽,饲养瓦氏黄颡鱼8周,对其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营养、脂肪酸营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蛋白质、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瓦氏黄颡鱼是氨基酸组成均衡性较好(EAAI>75、EAA/NEAA>79%)的优质水产品,富含Glu、Asp、Arg等有助于术后病人康复的氨基酸。Lys含量较为富余,适当摄入可平衡谷物中Lys短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4% 范围内添加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氨基酸组成无显著性影响(P>0.05),EAAI随着AMI添加量增加逐渐降低,但仍高于75%。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主要组成种类不少于11种,其中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4种,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较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四烯酸、EPA、DHA)。在4%添加范围内,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
在基础配合饲料中添加0.5%、1%、2%、4%抗菌脂肽,饲养瓦氏黄颡鱼8周,对其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营养、脂肪酸营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蛋白质、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瓦氏黄颡鱼是氨基酸组成均衡性较好(EAAI>75、EAA/NEAA>79%)的优质水产品,富含Glu、Asp、Arg等有助于术后病人康复的氨基酸。Lys含量较为富余,适当摄入可平衡谷物中Lys短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4% 范围内添加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氨基酸组成无显著性影响(P>0.05),EAAI随着AMI添加量增加逐渐降低,但仍高于75%。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主要组成种类不少于11种,其中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4种,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较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四烯酸、EPA、DHA)。在4%添加范围内,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
2016, 30(11): 1158-116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04
摘要:
利用明恢63与籼粳交中间材料8L124杂交,对后代入选优良株系经多年多点进行抗瘟性鉴定、测交、筛选和逐代稳定,育成强恢复系福恢636与两系不育系RGD-7S配组,培育出两系中籼杂交稻新品种聚两优636。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3)。
利用明恢63与籼粳交中间材料8L124杂交,对后代入选优良株系经多年多点进行抗瘟性鉴定、测交、筛选和逐代稳定,育成强恢复系福恢636与两系不育系RGD-7S配组,培育出两系中籼杂交稻新品种聚两优636。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3)。
2016, 30(11): 1164-117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05
摘要: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ong chain acyl-CoA synthetase:LACS)是油脂代谢的重要催化酶。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机理,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克隆到LACS6(GenBank登录号:KU301860),分析该基因的结构组成,预测编码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同源性,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LACS6的组织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花生LACS6基因全长2 116 bp,包含2 088 bp的ORF,编码695个氨基酸,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花生LACS6有真核生物酰基辅酶A合成酶保守结构域,并含有保守的激活位点和绑定位点。同源性分析发现花生LACS6与鹰嘴豆、绿豆、大豆、梅等13种物种的氨基酸一致性在79%~87%,进化树分析显示,花生LACS6与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亲缘较近。实时荧光PCR分析表明,花生LACS6在花生根、茎、叶、子房柄、仁和花等组织均有表达,且差异明显。子房柄和花的表达量极高,与根、茎、叶和仁等组织有极显著差异,花生LACS6组织的表达量大小排序为花 > 子房柄 > 叶 > 仁 > 茎 > 根。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ong chain acyl-CoA synthetase:LACS)是油脂代谢的重要催化酶。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机理,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克隆到LACS6(GenBank登录号:KU301860),分析该基因的结构组成,预测编码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同源性,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LACS6的组织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花生LACS6基因全长2 116 bp,包含2 088 bp的ORF,编码695个氨基酸,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花生LACS6有真核生物酰基辅酶A合成酶保守结构域,并含有保守的激活位点和绑定位点。同源性分析发现花生LACS6与鹰嘴豆、绿豆、大豆、梅等13种物种的氨基酸一致性在79%~87%,进化树分析显示,花生LACS6与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亲缘较近。实时荧光PCR分析表明,花生LACS6在花生根、茎、叶、子房柄、仁和花等组织均有表达,且差异明显。子房柄和花的表达量极高,与根、茎、叶和仁等组织有极显著差异,花生LACS6组织的表达量大小排序为花 > 子房柄 > 叶 > 仁 > 茎 > 根。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2016, 30(11): 1171-1174.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06
摘要:
闽甜6855系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以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0155为父本配制新组合,高产、优质、稳产性较好,2年区试平均产量14 940.6 kg·hm-2,比对照增产5.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 854.8 kg·hm-2,比对照增产1.78%。于2016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闽审玉2016003)。
闽甜6855系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以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0155为父本配制新组合,高产、优质、稳产性较好,2年区试平均产量14 940.6 kg·hm-2,比对照增产5.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 854.8 kg·hm-2,比对照增产1.78%。于2016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闽审玉2016003)。
2016, 30(11): 1175-118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07
摘要:
研究分析不同颜色花椰菜芽菜中芥子油苷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颜色花椰菜芽菜中芥子油苷的组分和含量差异显著,白色、紫色和黄色花椰菜芽菜中主要芥子油苷为3-甲基硫氧丙基芥子油苷,绿色花椰菜芽菜中主要芥子油苷为4-甲基硫丁基芥子油苷。在芥子油苷含量上,紫色和绿色花椰菜芽菜中的芥子油苷含量最高,白色花椰菜芽菜次之,黄色花椰菜芽菜最少。在测定的4种颜色的花椰菜中,多酚和抗坏血酸的含量也存在差异,白色、绿色和紫色花椰菜芽菜中多酚含量相差不大,黄色花椰菜芽菜最低。抗坏血酸含量则是黄色花椰菜芽菜最高,绿色的最少,其余居中。不同颜色花椰菜的抗氧化能力强弱是多种活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紫色花椰菜和绿色花椰菜芽菜抗氧化能力较强,白色花椰菜次之,黄色花椰菜最弱。
研究分析不同颜色花椰菜芽菜中芥子油苷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颜色花椰菜芽菜中芥子油苷的组分和含量差异显著,白色、紫色和黄色花椰菜芽菜中主要芥子油苷为3-甲基硫氧丙基芥子油苷,绿色花椰菜芽菜中主要芥子油苷为4-甲基硫丁基芥子油苷。在芥子油苷含量上,紫色和绿色花椰菜芽菜中的芥子油苷含量最高,白色花椰菜芽菜次之,黄色花椰菜芽菜最少。在测定的4种颜色的花椰菜中,多酚和抗坏血酸的含量也存在差异,白色、绿色和紫色花椰菜芽菜中多酚含量相差不大,黄色花椰菜芽菜最低。抗坏血酸含量则是黄色花椰菜芽菜最高,绿色的最少,其余居中。不同颜色花椰菜的抗氧化能力强弱是多种活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紫色花椰菜和绿色花椰菜芽菜抗氧化能力较强,白色花椰菜次之,黄色花椰菜最弱。
2016, 30(11): 1181-118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08
摘要:
为了对已测序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 Torr. & Gray中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hosphoinositid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PI-PLC)家族基因进行系统分析,利用杨树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杨树PI-PLC 家族基因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编码蛋白,通过蛋白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中含有7个PI-PLC家族基因,含有8~10个外显子,分布于杨树的4条染色体上。MEME和Pfam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杨树PI-PLC蛋白均含有4个保守的EF、X、Y和C2结构域。蛋白质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I-PLC可分为2个亚家族。
为了对已测序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 Torr. & Gray中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hosphoinositid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PI-PLC)家族基因进行系统分析,利用杨树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杨树PI-PLC 家族基因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编码蛋白,通过蛋白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中含有7个PI-PLC家族基因,含有8~10个外显子,分布于杨树的4条染色体上。MEME和Pfam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杨树PI-PLC蛋白均含有4个保守的EF、X、Y和C2结构域。蛋白质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I-PLC可分为2个亚家族。
2016, 30(11): 1187-1192.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09
摘要:
从NCBI数据库下载118 900条辣椒相关EST,对其进行SSR位点搜索,共搜索出3 343条SSR,分布密度为1/17.20 kb,共有287种重复基元。在辣椒EST-SSR中,二核苷酸(1 476个SSR)和六核苷酸(1 128个SSR)占主导地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4.15%和33.74%;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是GA/TC,占总数的14.30%,其次为CT/AG(94个,占8.11%)。针对3 343条含有SSR的EST设计合成了200对引物。用17份辣椒种质对200对引物进行筛选,196对引物有扩增产物,71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共有220个多态性位点。利用71对多态性引物,对特定亲本P181-2-6和P230-2-5及其杂种一代F1的亲缘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说明从辣椒相关EST数据库中开发的SSR引物有较好的可用性。
从NCBI数据库下载118 900条辣椒相关EST,对其进行SSR位点搜索,共搜索出3 343条SSR,分布密度为1/17.20 kb,共有287种重复基元。在辣椒EST-SSR中,二核苷酸(1 476个SSR)和六核苷酸(1 128个SSR)占主导地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4.15%和33.74%;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是GA/TC,占总数的14.30%,其次为CT/AG(94个,占8.11%)。针对3 343条含有SSR的EST设计合成了200对引物。用17份辣椒种质对200对引物进行筛选,196对引物有扩增产物,71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共有220个多态性位点。利用71对多态性引物,对特定亲本P181-2-6和P230-2-5及其杂种一代F1的亲缘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说明从辣椒相关EST数据库中开发的SSR引物有较好的可用性。
2016, 30(11): 1193-119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0
摘要:
采用SRAP技术对24份杂交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的11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19条谱带,其中102条为多态带,多态性比率86.1%,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9.3个多态性位点。各种质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3~0.98,平均为0.67。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将24份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较好地揭示了杂交兰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可为杂交兰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及杂种后代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SRAP技术对24份杂交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的11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19条谱带,其中102条为多态带,多态性比率86.1%,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9.3个多态性位点。各种质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3~0.98,平均为0.67。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将24份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较好地揭示了杂交兰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可为杂交兰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及杂种后代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2016, 30(11): 1198-120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1
摘要:
以文心兰‘豹斑宝石’花梗为外植体,采用丛生芽诱导途径,利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基本培养基(MS、花宝1号、改良1号、改良2号、改良3号)、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IBA)、水解酪蛋白(CH)等对其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以期建立文心兰‘豹斑宝石’丛生芽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文心兰丛生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6-BA > 基本培养基 > NAA > CH;筛选出丛生芽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1号+6-BA 3.0 mg·L-1+NAA 0.1 mg·L-1+CH 0.5 g·L-1+白糖30 g·L-1+琼脂粉5.0 g·L-1,50 d平均增殖系数达5.8;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3号+IBA 0.5 mg·L-1+活性碳0.5 g·L-1+白糖20 g·L-1+琼脂粉3.6 g·L-1+卡拉胶3.6 g·L-1,生根率为100.0%;试管苗移栽6个月成活率达96.8%。
以文心兰‘豹斑宝石’花梗为外植体,采用丛生芽诱导途径,利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基本培养基(MS、花宝1号、改良1号、改良2号、改良3号)、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IBA)、水解酪蛋白(CH)等对其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以期建立文心兰‘豹斑宝石’丛生芽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文心兰丛生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6-BA > 基本培养基 > NAA > CH;筛选出丛生芽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1号+6-BA 3.0 mg·L-1+NAA 0.1 mg·L-1+CH 0.5 g·L-1+白糖30 g·L-1+琼脂粉5.0 g·L-1,50 d平均增殖系数达5.8;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3号+IBA 0.5 mg·L-1+活性碳0.5 g·L-1+白糖20 g·L-1+琼脂粉3.6 g·L-1+卡拉胶3.6 g·L-1,生根率为100.0%;试管苗移栽6个月成活率达96.8%。
2016, 30(11): 1204-1209.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2
摘要:
为建立简单、稳定的丝瓜总酚提取和测定体系,对丝瓜果肉总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和福林-酚比色测定方法进行优化。丝瓜果肉与80%乙醇在比例为1:10、40℃下超声波提取30 min,总酚的提取效果较好。在测定波长750 nm、0.5 mol·L-1 Na2CO3体积3 mL、0.5 mol·L-1福林-酚体积1.5 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 min时,总酚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6279 X+0.0273(R2=0.9947),说明此方法能够简便、准确、快速的测定丝瓜总酚含量。
为建立简单、稳定的丝瓜总酚提取和测定体系,对丝瓜果肉总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和福林-酚比色测定方法进行优化。丝瓜果肉与80%乙醇在比例为1:10、40℃下超声波提取30 min,总酚的提取效果较好。在测定波长750 nm、0.5 mol·L-1 Na2CO3体积3 mL、0.5 mol·L-1福林-酚体积1.5 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 min时,总酚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6279 X+0.0273(R2=0.9947),说明此方法能够简便、准确、快速的测定丝瓜总酚含量。
2016, 30(11): 1210-121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3
摘要:
为了解茶树修剪对修剪枝叶凋落物生物量及其生态水文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田间修剪与室内持水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深度修剪下修剪凋落物的生物量、持水特性及拦蓄能力。结果表明:3种修剪处理下修剪凋落物的生物量为1.75~2.49 t·hm-2,修剪凋落物持水作用主要表现在降雨前期的2 h内。枝叶混合样的最大持水率表现为:中度修剪(121.33%)> 重度修剪(113.69%)> 轻度修剪(106.16%);其中叶组分的平均最大持水率为137.47%;3种修剪处理下凋落物及其组分的最大吸水速率均表现为:叶 > 混合 > 枝;其中叶的平均最大吸水速率为2.14 g·g-1·h-1。而枝叶混合组分的对降水的最大拦蓄率为95.12%~110.12%,有效拦蓄率为79.19%~91.91%,其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及有效拦蓄量均表现为:中度修剪 > 重度修剪 > 轻度修剪。其中中度修剪下的单次修剪凋落物的有效拦蓄量为2.19 t·hm-2。研究表明,茶园生态系统凋落物的拦蓄降水能力要小于森林生态系统。
为了解茶树修剪对修剪枝叶凋落物生物量及其生态水文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田间修剪与室内持水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深度修剪下修剪凋落物的生物量、持水特性及拦蓄能力。结果表明:3种修剪处理下修剪凋落物的生物量为1.75~2.49 t·hm-2,修剪凋落物持水作用主要表现在降雨前期的2 h内。枝叶混合样的最大持水率表现为:中度修剪(121.33%)> 重度修剪(113.69%)> 轻度修剪(106.16%);其中叶组分的平均最大持水率为137.47%;3种修剪处理下凋落物及其组分的最大吸水速率均表现为:叶 > 混合 > 枝;其中叶的平均最大吸水速率为2.14 g·g-1·h-1。而枝叶混合组分的对降水的最大拦蓄率为95.12%~110.12%,有效拦蓄率为79.19%~91.91%,其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及有效拦蓄量均表现为:中度修剪 > 重度修剪 > 轻度修剪。其中中度修剪下的单次修剪凋落物的有效拦蓄量为2.19 t·hm-2。研究表明,茶园生态系统凋落物的拦蓄降水能力要小于森林生态系统。
2016, 30(11): 1216-122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4
摘要:
为研究不同品种小苍兰花香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7个品种小苍兰的花香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醇类跟烯烃类化合物是小苍兰花香成分中的主要种类,其中Rose Marie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为烯烃类化合物,其他6个品种小苍兰以醇类化合物为主要香气成分,并且以芳樟醇的贡献率最大。聚类分析显示,Rose Marie品种与White Wing、金童、曙光、香玫、紫玉和Royal Blue等品种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为研究不同品种小苍兰花香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7个品种小苍兰的花香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醇类跟烯烃类化合物是小苍兰花香成分中的主要种类,其中Rose Marie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为烯烃类化合物,其他6个品种小苍兰以醇类化合物为主要香气成分,并且以芳樟醇的贡献率最大。聚类分析显示,Rose Marie品种与White Wing、金童、曙光、香玫、紫玉和Royal Blue等品种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2016, 30(11): 1221-1225.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5
摘要:
为明确木霉菌对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了8株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条件下,供试木霉菌能显著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其抑制率为86.83%~91.39%,不同木霉菌株的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菌株FJ2006-8发酵液的抑制生长率最高,为39.44%。此外,供试的木霉菌均能产生非挥发性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其中,菌株FJ2006-8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1.09%;而菌株T05-58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为22.95%。研究结果可为木霉菌生防菌剂的开发以及番茄灰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为明确木霉菌对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了8株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条件下,供试木霉菌能显著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其抑制率为86.83%~91.39%,不同木霉菌株的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菌株FJ2006-8发酵液的抑制生长率最高,为39.44%。此外,供试的木霉菌均能产生非挥发性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其中,菌株FJ2006-8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1.09%;而菌株T05-58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为22.95%。研究结果可为木霉菌生防菌剂的开发以及番茄灰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2016, 30(11): 1226-1230.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6
摘要:
为明确当前稻田常用杀虫剂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安全性,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异丙威等11种化学药剂对稻田蜘蛛优势种拟环纹豹蛛的毒性,并通过安全系数(RQ)评估供试药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虫啉、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噻嗪酮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拟环纹豹蛛的RQ大于5.00均为低风险性农药;阿维菌素的RQ=1.55,为中等风险农药;异丙威和仲丁威的RQ分别为0.25和0.17,为高风险农药;毒死蜱的RQ=0.001,为极高风险农药。在水稻害虫防治中可选用这些低风险性农药,同时科学合理用药,有效保护和利用稻田蜘蛛资源,达到持续有效控制水稻害虫的目的。
为明确当前稻田常用杀虫剂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安全性,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异丙威等11种化学药剂对稻田蜘蛛优势种拟环纹豹蛛的毒性,并通过安全系数(RQ)评估供试药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虫啉、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噻嗪酮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拟环纹豹蛛的RQ大于5.00均为低风险性农药;阿维菌素的RQ=1.55,为中等风险农药;异丙威和仲丁威的RQ分别为0.25和0.17,为高风险农药;毒死蜱的RQ=0.001,为极高风险农药。在水稻害虫防治中可选用这些低风险性农药,同时科学合理用药,有效保护和利用稻田蜘蛛资源,达到持续有效控制水稻害虫的目的。
2016, 30(11): 1231-123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7
摘要:
为提高茶叶干燥品质,节约能耗,将低温真空干燥新技术应用于乌龙茶干燥,开展低温真空干燥的不同气流循环方式对铁观音生化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流外循环(A2)处理的毛茶水浸出物(37.11%)、茶多酚(25.22%)、氨基酸(1.83%)、黄酮类(6.05 mg·g-1)高于内循环(A1)和对照组(CK);三泡茶汤间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浸出率波动幅度均最小,浸出较为均匀;干茶色泽砂绿润,茶汤色泽偏浅黄绿;毛茶感官品质得分:A2(89.27±0.21)> A1(86.27±0.26)> CK(85.31±0.18)。综上,低温真空干燥气流外循环(A2)方式对于铁观音品质综合效果最佳。
为提高茶叶干燥品质,节约能耗,将低温真空干燥新技术应用于乌龙茶干燥,开展低温真空干燥的不同气流循环方式对铁观音生化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流外循环(A2)处理的毛茶水浸出物(37.11%)、茶多酚(25.22%)、氨基酸(1.83%)、黄酮类(6.05 mg·g-1)高于内循环(A1)和对照组(CK);三泡茶汤间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浸出率波动幅度均最小,浸出较为均匀;干茶色泽砂绿润,茶汤色泽偏浅黄绿;毛茶感官品质得分:A2(89.27±0.21)> A1(86.27±0.26)> CK(85.31±0.18)。综上,低温真空干燥气流外循环(A2)方式对于铁观音品质综合效果最佳。
2016, 30(11): 1238-1243.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8
摘要: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克隆文库技术和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中的细菌菌群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试验结果表明,在传统酿造过程中的初期阶段的优势菌株包括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随着酿造时间的增加,植物乳杆菌将逐渐占据绝对优势;利用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16S rDNA文库中的克隆子进行酶切分型,共得到19种RFLP图谱类型,测序鉴定结果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果相似,但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检测到了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该菌未见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果中。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克隆文库技术和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更为全面、客观地研究红曲黄酒传统酿造体系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克隆文库技术和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中的细菌菌群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试验结果表明,在传统酿造过程中的初期阶段的优势菌株包括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随着酿造时间的增加,植物乳杆菌将逐渐占据绝对优势;利用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16S rDNA文库中的克隆子进行酶切分型,共得到19种RFLP图谱类型,测序鉴定结果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果相似,但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检测到了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该菌未见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果中。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克隆文库技术和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更为全面、客观地研究红曲黄酒传统酿造体系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2016, 30(11): 1244-1247.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19
摘要:
以丹桂乌龙茶(闽南)毛茶为研究对象,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探讨丹桂乌龙茶精制过程中变温烘焙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4B1C4D2E3及A3B2C4D3E1处理茶品质最佳,具有清香稍带甜香、滋味醇爽、汤色金黄明亮或花香显、滋味浓醇、汤色金黄的品质特点。丹桂乌龙茶变温烘焙包括3个阶段,即高温去杂、低温慢焙、高温提香阶段,较佳参数为120℃、20 min,90℃、130 min,120℃、30 min或110℃、30 min,90℃、140 min,130℃、10 min。烘焙对丹桂乌龙茶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焙可显著增加其水浸出物及咖啡碱含量。极差分析表明,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为:D > E > A > B > C;第三烘焙阶段中的烘焙温度、时间为烘焙的主效因子。
以丹桂乌龙茶(闽南)毛茶为研究对象,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探讨丹桂乌龙茶精制过程中变温烘焙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4B1C4D2E3及A3B2C4D3E1处理茶品质最佳,具有清香稍带甜香、滋味醇爽、汤色金黄明亮或花香显、滋味浓醇、汤色金黄的品质特点。丹桂乌龙茶变温烘焙包括3个阶段,即高温去杂、低温慢焙、高温提香阶段,较佳参数为120℃、20 min,90℃、130 min,120℃、30 min或110℃、30 min,90℃、140 min,130℃、10 min。烘焙对丹桂乌龙茶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焙可显著增加其水浸出物及咖啡碱含量。极差分析表明,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为:D > E > A > B > C;第三烘焙阶段中的烘焙温度、时间为烘焙的主效因子。
2016, 30(11): 1248-1251.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20
摘要:
采用TES-135色差仪对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场的160份垫料样本进行色度分析,采用亨特(Hunter)色差公式:△E=[(△L)2+(△a)2+(△b)2]1/2对样本间的色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STDEV算法,根据样本的色差相对于平均值(μ)的离散程度(σ),将垫料的发酵等级分为4级:0 <△E≤μ-2σ为发酵1级;μ-2σ<△E≤μ为发酵2级;μ<△E≤μ+2σ为发酵3级;△E>μ+2σ为发酵4级。通过表观颜色、干湿度、味道、腐烂程度等对不同发酵等级的垫料样本进行表观描述,结果显示垫料的色度分析能准确反应垫料的发酵等级。这为垫料发酵等级的快速鉴定奠定理论基础。
采用TES-135色差仪对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场的160份垫料样本进行色度分析,采用亨特(Hunter)色差公式:△E=[(△L)2+(△a)2+(△b)2]1/2对样本间的色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STDEV算法,根据样本的色差相对于平均值(μ)的离散程度(σ),将垫料的发酵等级分为4级:0 <△E≤μ-2σ为发酵1级;μ-2σ<△E≤μ为发酵2级;μ<△E≤μ+2σ为发酵3级;△E>μ+2σ为发酵4级。通过表观颜色、干湿度、味道、腐烂程度等对不同发酵等级的垫料样本进行表观描述,结果显示垫料的色度分析能准确反应垫料的发酵等级。这为垫料发酵等级的快速鉴定奠定理论基础。
2016, 30(11): 1252-1256.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1.021
摘要: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重要细胞外信号递质和细胞内第二信使。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技术对34株不同种类芽胞杆菌的代谢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菌株中只有1株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FJAT-8784的代谢物中检测出产溶血磷脂酸,与Metlin代谢物质谱数据库中溶血磷脂酸的匹配得分达96.73,该化合物的质子化分子离子[M+H]+质荷比为439.281 9,质量数为438.275 8,推断出其分子式可能为C21H43O7P,其相对含量占发酵上清液总代谢物的1.32%。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重要细胞外信号递质和细胞内第二信使。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技术对34株不同种类芽胞杆菌的代谢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菌株中只有1株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FJAT-8784的代谢物中检测出产溶血磷脂酸,与Metlin代谢物质谱数据库中溶血磷脂酸的匹配得分达96.73,该化合物的质子化分子离子[M+H]+质荷比为439.281 9,质量数为438.275 8,推断出其分子式可能为C21H43O7P,其相对含量占发酵上清液总代谢物的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