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26卷 第1期
2011, 26(1): 1-5.
摘要:
运用DNA重组技术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衣壳基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衣壳基因编码最大局部亲水性抗原决定簇基因片段进行串联,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预防仔猪冠状病毒性腹泻双价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双价重组基因表达出约86.8 kD的融合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运用DNA重组技术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衣壳基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衣壳基因编码最大局部亲水性抗原决定簇基因片段进行串联,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预防仔猪冠状病毒性腹泻双价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双价重组基因表达出约86.8 kD的融合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2011, 26(1): 6-9.
摘要:
针对福建省某鸡场的蛋鸡群发生产蛋下降和部分死亡,病鸡脚趾明显呈现血管瘤特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病鸡组织和血液样品进行检测,检出了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通过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国外及国内其他省份报导的ALV-J有很高的同源性,从病原分子生物学诊断角度证实福建省蛋鸡群中ALV-J的存在。
针对福建省某鸡场的蛋鸡群发生产蛋下降和部分死亡,病鸡脚趾明显呈现血管瘤特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病鸡组织和血液样品进行检测,检出了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通过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国外及国内其他省份报导的ALV-J有很高的同源性,从病原分子生物学诊断角度证实福建省蛋鸡群中ALV-J的存在。
2011, 26(1): 10-12.
摘要: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NS5基因片段序列设计引物,建立能检测引起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的RT-PCR方法。该方法能从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扩增出1条约470 bp的特异性片段,从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均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显示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可检出20 pg病毒核酸。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可用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NS5基因片段序列设计引物,建立能检测引起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的RT-PCR方法。该方法能从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扩增出1条约470 bp的特异性片段,从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均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显示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可检出20 pg病毒核酸。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可用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011, 26(1): 13-18.
摘要: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试验Ⅰ组)和0.2%(试验Ⅱ组)的功能性卵黄粉,观察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肠绒毛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Ⅱ组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极显著低于只喂基础日粮对照组的54.8%(P0.01)和84.3%(P0.01);试验第28 d,试验Ⅰ组粪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期间,试验Ⅱ组粪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V/C比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和Ⅱ组仔猪的日均增重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14.4%(P0.05)和15.3%(P0.05);日均采食量分别提高11.70%(P0.05)和6.86%(P0.05);料重比分别下降5.55%(P0.05)和6.50%(P0.05);结果表明功能性卵黄粉能有效地预防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腹泻,能有效地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试验Ⅰ组)和0.2%(试验Ⅱ组)的功能性卵黄粉,观察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肠绒毛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Ⅱ组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极显著低于只喂基础日粮对照组的54.8%(P0.01)和84.3%(P0.01);试验第28 d,试验Ⅰ组粪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期间,试验Ⅱ组粪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V/C比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和Ⅱ组仔猪的日均增重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14.4%(P0.05)和15.3%(P0.05);日均采食量分别提高11.70%(P0.05)和6.86%(P0.05);料重比分别下降5.55%(P0.05)和6.50%(P0.05);结果表明功能性卵黄粉能有效地预防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腹泻,能有效地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2011, 26(1): 19-23.
摘要:
对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3106CFUmL-1)的鳗鲡,进行外周血的血相、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抗菌活力等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感染的初期,感染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活性及血清抗菌活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感染组的外周血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感染组粒细胞数量在第5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的数量没有明显变化;感染组白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率在注射后第1 d开始增加,第5 d和第9 d与对照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感染组血清抗菌活力在注射后第1 d开始上升,第9 d和第13 d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日本鳗鲡能通过白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白细胞吞噬活性、释放抗菌物质等方式提高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力。
对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3106CFUmL-1)的鳗鲡,进行外周血的血相、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抗菌活力等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感染的初期,感染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活性及血清抗菌活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感染组的外周血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感染组粒细胞数量在第5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的数量没有明显变化;感染组白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率在注射后第1 d开始增加,第5 d和第9 d与对照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感染组血清抗菌活力在注射后第1 d开始上升,第9 d和第13 d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日本鳗鲡能通过白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白细胞吞噬活性、释放抗菌物质等方式提高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力。
2011, 26(1): 24-28.
摘要:
将水稻偏好密码子优化并人工合成抗虫基因cry1Ca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bca,成功表达了带6个组氨酸标签的His-cry1Ca融合蛋白,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4%,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对包涵体蛋白进行可溶性处理,亲和纯化出带6个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了滴度(ELISA)为l:50000的抗血清,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将水稻偏好密码子优化并人工合成抗虫基因cry1Ca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bca,成功表达了带6个组氨酸标签的His-cry1Ca融合蛋白,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4%,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对包涵体蛋白进行可溶性处理,亲和纯化出带6个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了滴度(ELISA)为l:50000的抗血清,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2011, 26(1): 29-32.
摘要:
WRKY转录因子与植物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密切相关。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与拟南芥转录因子WRKY14的相似性高达92%的大豆WRKY转录因子GmWRKY的cDNA序列,并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GmWRKY在大豆不同组织中及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mWRKY在大豆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铝、低磷、盐等胁迫下,GmWRKY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非生物胁迫下GmWRKY在大豆抗逆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WRKY转录因子与植物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密切相关。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与拟南芥转录因子WRKY14的相似性高达92%的大豆WRKY转录因子GmWRKY的cDNA序列,并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GmWRKY在大豆不同组织中及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mWRKY在大豆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铝、低磷、盐等胁迫下,GmWRKY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非生物胁迫下GmWRKY在大豆抗逆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011, 26(1): 33-44.
摘要:
为了提高粮食作物光合生产力,2006~2009年在福建省龙海市设研究基点,观测太阳辐射和粮食作物的光合生产。①依据太阳辐射和日照百分率,建立龙海分季节月太阳总辐射经验计算式。②太阳辐射与干物质积累量和经济产量呈正相关,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的太阳辐射对稻谷产量有决定性影响。③龙海基点早稻、晚稻、马铃薯等一年三熟作物全生育期平均光能利用率(Eu)分别为2.10%、1.98%和1.85%,短期最高Eu值为4.26%。④由当地常年太阳总辐射和最高Eu值估算出三熟作物的最高潜在产量,比现有产量高1.6~1.8倍,增产潜力很大,增产的基本途径是在扩增太阳辐射拦截量基础上,提高光能利用率。
为了提高粮食作物光合生产力,2006~2009年在福建省龙海市设研究基点,观测太阳辐射和粮食作物的光合生产。①依据太阳辐射和日照百分率,建立龙海分季节月太阳总辐射经验计算式。②太阳辐射与干物质积累量和经济产量呈正相关,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的太阳辐射对稻谷产量有决定性影响。③龙海基点早稻、晚稻、马铃薯等一年三熟作物全生育期平均光能利用率(Eu)分别为2.10%、1.98%和1.85%,短期最高Eu值为4.26%。④由当地常年太阳总辐射和最高Eu值估算出三熟作物的最高潜在产量,比现有产量高1.6~1.8倍,增产潜力很大,增产的基本途径是在扩增太阳辐射拦截量基础上,提高光能利用率。
2011, 26(1): 45-49.
摘要:
用系统聚类法对15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构建遗传距离树状图,发现当绝对值距离在13~26时,34份山药资源根据地上部长势的强弱划分成2个大类;当绝对值距离在9~13时,生长势较弱的一类又可分为2个亚类,一类为有分枝具黄褐皮色的长状山药,另一类为棒状山药及参薯;绝对距离在8左右时,又可将棒状山药和参薯分开。综合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可知,两种方法均能将参薯和普通山药分开,且说明薯块类型可以作为山药分类的重要依据。
用系统聚类法对15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构建遗传距离树状图,发现当绝对值距离在13~26时,34份山药资源根据地上部长势的强弱划分成2个大类;当绝对值距离在9~13时,生长势较弱的一类又可分为2个亚类,一类为有分枝具黄褐皮色的长状山药,另一类为棒状山药及参薯;绝对距离在8左右时,又可将棒状山药和参薯分开。综合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可知,两种方法均能将参薯和普通山药分开,且说明薯块类型可以作为山药分类的重要依据。
2011, 26(1): 50-54.
摘要:
在福建马铃薯主产区龙海,采用4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及不同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施用量对优质菜用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N肥、K肥、P肥。经计算机上模拟寻优,获得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数学模型。产量高于35 832.75kghm-2的优良组合方案215套,其95%的置信区域为种植密度70 245~72 435株hm-2,施尿素349.79~384.89 kghm-2、过磷酸钙461.81~558.20 kghm-2、硫酸钾550.56~621.60 kghm-2;农艺措施中心值为种植密度71 340株.hm-2,施尿素367.34 kghm-2、过磷酸钙510.00 kghm-2、硫酸钾586.08 kghm-2。
在福建马铃薯主产区龙海,采用4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及不同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施用量对优质菜用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N肥、K肥、P肥。经计算机上模拟寻优,获得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数学模型。产量高于35 832.75kghm-2的优良组合方案215套,其95%的置信区域为种植密度70 245~72 435株hm-2,施尿素349.79~384.89 kghm-2、过磷酸钙461.81~558.20 kghm-2、硫酸钾550.56~621.60 kghm-2;农艺措施中心值为种植密度71 340株.hm-2,施尿素367.34 kghm-2、过磷酸钙510.00 kghm-2、硫酸钾586.08 kghm-2。
2011, 26(1): 55-59.
摘要:
泉薯9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以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丰产性好,薯干和淀粉产量表现尤其突出,薯干产量在8.50~14.93 t·hm-2,为对照的104.20%~152.30%;淀粉产量在5.62~9.85 t·hm-2,为对照的107.91%~155.36%;薯块干物率和出粉率分别为30.5%和20.5%,比对照高3.5~4.0个百分点;蒸熟食用,质地细腻,味道香甜,优于金山57,相当于南薯88;商品外观显著好于对照;中抗甘薯蔓割病、薯瘟Ⅱ型菌和黑斑病,高抗茎线虫病;薯块耐贮性和萌芽性均较好。该品种适于鲜薯食用和淀粉加工,于2009年初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在福建省累计示范推广约3000 hm2,在南方薯区和长流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泉薯9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以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丰产性好,薯干和淀粉产量表现尤其突出,薯干产量在8.50~14.93 t·hm-2,为对照的104.20%~152.30%;淀粉产量在5.62~9.85 t·hm-2,为对照的107.91%~155.36%;薯块干物率和出粉率分别为30.5%和20.5%,比对照高3.5~4.0个百分点;蒸熟食用,质地细腻,味道香甜,优于金山57,相当于南薯88;商品外观显著好于对照;中抗甘薯蔓割病、薯瘟Ⅱ型菌和黑斑病,高抗茎线虫病;薯块耐贮性和萌芽性均较好。该品种适于鲜薯食用和淀粉加工,于2009年初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在福建省累计示范推广约3000 hm2,在南方薯区和长流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