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24卷 第1期
2009, 24(1): 1-5.
摘要:
通过RT-PCR分析,鉴定了一个在水稻茎、叶中特异表达的锌指基因OsZF153。利用PCR扩增了OsZF153基因上游约2 kb启动子区,构建了启动子与GUS的融合表达载体pCZF153P-GUS。pCZF153P-GUS转基因T0植株GUS活性分析显示:转基因植株的根、茎、叶、颖壳中检测到GUS活性,其中茎和叶GUS表达活性较强,而根和颖壳表达较弱,在雄蕊和雌蕊及种子不同发育阶段中没有检测到GUS活性,表明OsZF153启动子是一个水稻非生殖器官表达,且在茎、叶中优势表达的启动子。
通过RT-PCR分析,鉴定了一个在水稻茎、叶中特异表达的锌指基因OsZF153。利用PCR扩增了OsZF153基因上游约2 kb启动子区,构建了启动子与GUS的融合表达载体pCZF153P-GUS。pCZF153P-GUS转基因T0植株GUS活性分析显示:转基因植株的根、茎、叶、颖壳中检测到GUS活性,其中茎和叶GUS表达活性较强,而根和颖壳表达较弱,在雄蕊和雌蕊及种子不同发育阶段中没有检测到GUS活性,表明OsZF153启动子是一个水稻非生殖器官表达,且在茎、叶中优势表达的启动子。
2009, 24(1): 6-10.
摘要:
从一个水稻启动子捕获突变群体中筛选到一个T0及T1代GUS组织化学检测均表现胚乳特异表达的启动子捕获系w9101,其T0、T1代自交后代标记基因分离规律及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单T-DNA插入的启动子捕获系;通过TAIL-PCR获得其T-DNA插入的侧翼序列,并在NCBI上对其侧翼序列进行比对,发现该捕获系T-DNA插入位点位于一个推测的肽转运子基因(暂命名为Peptide transporter 9101,PTR9101)启动子内;w9101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RT-PCR检测表明,PTR9101为胚乳特异性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TR9101蛋白整条肽链表现疏水性,其跨膜区域和CHL1(The Nitrate TransporterAtNRT1.1)一样有12个α-螺旋跨膜区,因此推测PTR9101是一个肽转运子基因。
从一个水稻启动子捕获突变群体中筛选到一个T0及T1代GUS组织化学检测均表现胚乳特异表达的启动子捕获系w9101,其T0、T1代自交后代标记基因分离规律及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单T-DNA插入的启动子捕获系;通过TAIL-PCR获得其T-DNA插入的侧翼序列,并在NCBI上对其侧翼序列进行比对,发现该捕获系T-DNA插入位点位于一个推测的肽转运子基因(暂命名为Peptide transporter 9101,PTR9101)启动子内;w9101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RT-PCR检测表明,PTR9101为胚乳特异性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TR9101蛋白整条肽链表现疏水性,其跨膜区域和CHL1(The Nitrate TransporterAtNRT1.1)一样有12个α-螺旋跨膜区,因此推测PTR9101是一个肽转运子基因。
2009, 24(1): 11-13.
摘要: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的RT-PCR方法。该方法能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扩增出1条400 bp的特异片段,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弱毒、鸭瘟病毒、鸭1型肝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等均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显示该RT-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出10 pg的病毒核酸。因此,该RT-PCR方法可用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的临床诊断。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的RT-PCR方法。该方法能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扩增出1条400 bp的特异片段,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弱毒、鸭瘟病毒、鸭1型肝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等均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显示该RT-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出10 pg的病毒核酸。因此,该RT-PCR方法可用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的临床诊断。
2009, 24(1): 14-18.
摘要:
黑脊倒刺鲃为分批产卵型,1年中有3次产卵高峰,分别为5月、8月和10月。雌雄比例为1:0.58,其中5月最高,为1:0.67。黑脊倒刺鲃怀卵量较少,波动于2200~14181之间,平均6 041粒,但卵粒大,最大卵径可达2.4 mm,平均1.94 mm。绝对怀卵量与体重关系式为R=1265.9e3.8805W(r=0.9337),与体长关系式为R=48.425L1.4493(r=0.9585)。黑脊倒刺鲃生殖群体体长20.0~30.0 cm,体重对应在0.35~0.75 kg之间,以3龄为主。
黑脊倒刺鲃为分批产卵型,1年中有3次产卵高峰,分别为5月、8月和10月。雌雄比例为1:0.58,其中5月最高,为1:0.67。黑脊倒刺鲃怀卵量较少,波动于2200~14181之间,平均6 041粒,但卵粒大,最大卵径可达2.4 mm,平均1.94 mm。绝对怀卵量与体重关系式为R=1265.9e3.8805W(r=0.9337),与体长关系式为R=48.425L1.4493(r=0.9585)。黑脊倒刺鲃生殖群体体长20.0~30.0 cm,体重对应在0.35~0.75 kg之间,以3龄为主。
2009, 24(1): 19-23.
摘要: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可扩增671 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检测ORT的PCR方法。该方法能在ORT参考菌株中扩增到特异性片段,而鸡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限量为90 pg DNA。表明所建立的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利用建立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检测,2株为阳性。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可扩增671 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检测ORT的PCR方法。该方法能在ORT参考菌株中扩增到特异性片段,而鸡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限量为90 pg DNA。表明所建立的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利用建立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检测,2株为阳性。
2009, 24(1): 24-28.
摘要:
采用混合酸酐(MA)法,将氟苯尼考(FFC)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连接,制备人工免疫抗原FFC-HS-BSA和包被原FFC-HS-OVA,经紫外扫描(UV)、凝胶电泳(SDS-PAGE)、红外扫描光谱(IR)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采用混合酸酐(MA)法,将氟苯尼考(FFC)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连接,制备人工免疫抗原FFC-HS-BSA和包被原FFC-HS-OVA,经紫外扫描(UV)、凝胶电泳(SDS-PAGE)、红外扫描光谱(IR)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2009, 24(1): 29-34.
摘要:
从福建省永泰、福清、闽侯等6个县(市)采集西瓜、番茄和豇豆等作物的根际土壤,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到芽孢杆菌58株。采用目标病原菌多重菌株平行测定法,测定这58个菌株对6株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得到拮抗菌株3株,其中菌株JK-2(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的抑菌效果特别显著。对JK-2的抑菌谱调查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真菌轮枝霉(Verticillium fungicol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桃褐腐丛梗孢(Monilia laxa)和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JK-2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热的稳定性较强,对蛋白酶K不敏感;盆栽及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JK-2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可达83.60%和78.96%。
从福建省永泰、福清、闽侯等6个县(市)采集西瓜、番茄和豇豆等作物的根际土壤,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到芽孢杆菌58株。采用目标病原菌多重菌株平行测定法,测定这58个菌株对6株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得到拮抗菌株3株,其中菌株JK-2(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的抑菌效果特别显著。对JK-2的抑菌谱调查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真菌轮枝霉(Verticillium fungicol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桃褐腐丛梗孢(Monilia laxa)和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JK-2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热的稳定性较强,对蛋白酶K不敏感;盆栽及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JK-2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可达83.60%和78.96%。
2009, 24(1): 35-39.
摘要:
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瓢虫的毒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噻虫嗪对龙眼角颊木虱与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高,对龟纹瓢虫选择指数分别为11.10、10.36,对四斑月瓢虫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0.05、7.06;氟虫腈、阿维菌素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均较高;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高效氯氰菊酯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高,对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83和1.43,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毒力最高,但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较低;毒死蜱对2种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低,选择指数分别为0.42和0.34。
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瓢虫的毒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噻虫嗪对龙眼角颊木虱与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高,对龟纹瓢虫选择指数分别为11.10、10.36,对四斑月瓢虫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0.05、7.06;氟虫腈、阿维菌素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均较高;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高效氯氰菊酯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高,对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83和1.43,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毒力最高,但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较低;毒死蜱对2种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低,选择指数分别为0.42和0.34。
2009, 24(1): 40-45.
摘要:
对福建省福农生化有限公司不同生境中的甲胺磷降解细菌进行分离,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对菌进行鉴定,同时对降解细菌的生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甲胺磷有降解作用的细菌共有22个属、28个种、67株菌株;在沟中污泥中分离到的降解细菌有8个属、12个种、35株菌株,其种类和数量多于其他的生境;而在各类降解细菌中,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分别有21株和19株,占分离到细菌总量的59.7%,其中的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在以上3种生镜中大量存在。
对福建省福农生化有限公司不同生境中的甲胺磷降解细菌进行分离,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对菌进行鉴定,同时对降解细菌的生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甲胺磷有降解作用的细菌共有22个属、28个种、67株菌株;在沟中污泥中分离到的降解细菌有8个属、12个种、35株菌株,其种类和数量多于其他的生境;而在各类降解细菌中,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分别有21株和19株,占分离到细菌总量的59.7%,其中的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在以上3种生镜中大量存在。
2009, 24(1): 46-50.
摘要: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并且多数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最为密切,其次为谷粒性状。在产量与粒形性状间的相关性上,少量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并且多数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最为密切,其次为谷粒性状。在产量与粒形性状间的相关性上,少量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2009, 24(1): 51-54.
摘要:
闽糖93-119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从赣蔗65-542×新台糖1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成的中早熟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该品种高糖高产中熟,萌芽快,分蘖力强;13年20点次试验结果,闽糖93-119平均蔗茎产量112.94 t•hm-2,蔗糖产量17.19 t•hm-2,平均蔗糖分15.30%,分别比对照品种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增产蔗茎35.8%、52.2%、11.8%;增产糖47.7%、55.3%、15.1%;提高蔗糖分含量1.28个、0.38个、0.52个百分点。该品种适宜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旱坡地、水浇旱地蔗区种植。
闽糖93-119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从赣蔗65-542×新台糖1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成的中早熟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该品种高糖高产中熟,萌芽快,分蘖力强;13年20点次试验结果,闽糖93-119平均蔗茎产量112.94 t•hm-2,蔗糖产量17.19 t•hm-2,平均蔗糖分15.30%,分别比对照品种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增产蔗茎35.8%、52.2%、11.8%;增产糖47.7%、55.3%、15.1%;提高蔗糖分含量1.28个、0.38个、0.52个百分点。该品种适宜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旱坡地、水浇旱地蔗区种植。
2009, 24(1): 55-59.
摘要:
对Ⅱ优1259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结实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有效穗、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但未达显著水平。有效穗与每穗粒数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293、0.7349、0.5720、0.2920。为了探讨Ⅱ优1259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氮量、施钾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并建立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移栽叶龄、密度和施氮量。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是:4.5~5.8叶移栽,每公顷插21.75万~29.55万丛,施纯N 122.3~207.4 kg,施K2O 56.8~200.9 kg。
对Ⅱ优1259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结实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有效穗、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但未达显著水平。有效穗与每穗粒数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293、0.7349、0.5720、0.2920。为了探讨Ⅱ优1259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氮量、施钾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并建立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移栽叶龄、密度和施氮量。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是:4.5~5.8叶移栽,每公顷插21.75万~29.55万丛,施纯N 122.3~207.4 kg,施K2O 56.8~200.9 kg。
2009, 24(1): 60-63.
摘要:
以11份瓠瓜种质幼苗为试材,在低温弱光胁迫下,测定6个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主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对其耐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7 d的低温弱光处理,能够有效区分瓠瓜种质的耐寒性;6个指标测定结果的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能够对瓠瓜种质的耐寒性进行有效评价;聚类分析筛选出耐寒型种质2份,较耐寒种质5份,次敏感型种质3份和敏感型种质1份。
以11份瓠瓜种质幼苗为试材,在低温弱光胁迫下,测定6个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主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对其耐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7 d的低温弱光处理,能够有效区分瓠瓜种质的耐寒性;6个指标测定结果的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能够对瓠瓜种质的耐寒性进行有效评价;聚类分析筛选出耐寒型种质2份,较耐寒种质5份,次敏感型种质3份和敏感型种质1份。
2009, 24(1): 64-67.
摘要:
以长营、惠圆、自来圆、檀香和檀头5个橄榄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以长营、惠圆和自来圆为试材,分别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较高,TDF含量为37.40~50.36 g•hg-1DW,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营和自来圆含量相对较高;所测橄榄的TDF主要由IDF组成,果实中二者含量显著相关;在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橄榄果实的TDF、IDF和SDF含量的变化均呈逐渐增长态势。
以长营、惠圆、自来圆、檀香和檀头5个橄榄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以长营、惠圆和自来圆为试材,分别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较高,TDF含量为37.40~50.36 g•hg-1DW,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营和自来圆含量相对较高;所测橄榄的TDF主要由IDF组成,果实中二者含量显著相关;在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橄榄果实的TDF、IDF和SDF含量的变化均呈逐渐增长态势。
2009, 24(1): 68-74.
摘要: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将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建立福建省主要粮油作物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在校验曲线模型选择上,碱解氮和Olsen-P分别选择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速效钾则选择幂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区早稻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是217 mg•kg-1、26 mg•kg-1、116 mg•kg-1,晚稻则分别为211 mg•kg-1、19 mg•kg-1、105 mg•kg-1;中稻则分别为230 mg•kg-1、24 mg•kg-1、109 mg•kg-1;沿海早稻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是193 mg•kg-1、18 mg•kg-1、105 mg•kg-1,晚稻则分别是183 mg•kg-1、17 mg•kg-1、82 mg•kg-1;甘薯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为141 mg•kg-1、20 mg•kg-1、135 mg•kg-1,马铃薯分别是207 mg•kg-1、35 mg•kg-1、97 mg•kg-1,花生则分别是123 mg•kg-1、24 mg•kg-1、87 mg•kg-1。水田和旱地土壤碱解氮分别有93.8%和89.5%的土样属于"中"、"低"水平,Olsen-P则分别有62.9%和59.9%的土样属于"高"水平,速效钾则分别有66.5%和87.4%的土样属于"中"、"低"水平,与氮磷钾肥肥效试验结果一致。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将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建立福建省主要粮油作物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在校验曲线模型选择上,碱解氮和Olsen-P分别选择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速效钾则选择幂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区早稻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是217 mg•kg-1、26 mg•kg-1、116 mg•kg-1,晚稻则分别为211 mg•kg-1、19 mg•kg-1、105 mg•kg-1;中稻则分别为230 mg•kg-1、24 mg•kg-1、109 mg•kg-1;沿海早稻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是193 mg•kg-1、18 mg•kg-1、105 mg•kg-1,晚稻则分别是183 mg•kg-1、17 mg•kg-1、82 mg•kg-1;甘薯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为141 mg•kg-1、20 mg•kg-1、135 mg•kg-1,马铃薯分别是207 mg•kg-1、35 mg•kg-1、97 mg•kg-1,花生则分别是123 mg•kg-1、24 mg•kg-1、87 mg•kg-1。水田和旱地土壤碱解氮分别有93.8%和89.5%的土样属于"中"、"低"水平,Olsen-P则分别有62.9%和59.9%的土样属于"高"水平,速效钾则分别有66.5%和87.4%的土样属于"中"、"低"水平,与氮磷钾肥肥效试验结果一致。
2009, 24(1): 75-81.
摘要:
针对南方红豆杉生长缓慢的特性,在福建省明溪县设置了林地套栽和农田设施栽培试验,并结合生产经验,提出其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利用山地种植,选择透光率为55%~60%的Ⅰ、Ⅱ类立地的残次阔叶林和杉木林冠下,或地形隐蔽、东向的山垅旱地,选用苗高25 cm以上、地径0.25 cm以上的1年生优质苗木造林;利用农田进行庇荫设施高产栽培,应选用苗高在15 cm以上、地径0.15 cm以上规格的苗木栽植,适宜栽植密度为30 cm×30 cm,遮阳透光率在50%左右。苗木栽种后须加强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及配比施用N、P、K肥。利用农田设施栽培和山地种植的南方红豆杉药用林,可分别于栽植后第2~3年和第3~4年秋冬季进行枝叶采收、截干采收和全株采收。截干采收的最佳季节为冬季,截干高度15 cm。
针对南方红豆杉生长缓慢的特性,在福建省明溪县设置了林地套栽和农田设施栽培试验,并结合生产经验,提出其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利用山地种植,选择透光率为55%~60%的Ⅰ、Ⅱ类立地的残次阔叶林和杉木林冠下,或地形隐蔽、东向的山垅旱地,选用苗高25 cm以上、地径0.25 cm以上的1年生优质苗木造林;利用农田进行庇荫设施高产栽培,应选用苗高在15 cm以上、地径0.15 cm以上规格的苗木栽植,适宜栽植密度为30 cm×30 cm,遮阳透光率在50%左右。苗木栽种后须加强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及配比施用N、P、K肥。利用农田设施栽培和山地种植的南方红豆杉药用林,可分别于栽植后第2~3年和第3~4年秋冬季进行枝叶采收、截干采收和全株采收。截干采收的最佳季节为冬季,截干高度15 cm。
2009, 24(1): 82-84.
摘要:
采用非生物学评价法,评价巴西蘑菇液体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巴西蘑菇菌丝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74.29、57.16、80.84、76.42、22.76和77.61,均高于子实体,说明巴西蘑菇液体发酵菌丝体是一种良好的蛋白源。
采用非生物学评价法,评价巴西蘑菇液体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巴西蘑菇菌丝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74.29、57.16、80.84、76.42、22.76和77.61,均高于子实体,说明巴西蘑菇液体发酵菌丝体是一种良好的蛋白源。
2009, 24(1): 85-88.
摘要:
为揭示大蒜抽提物的某些生物活性,在实验室进行了大蒜乙醇提取物对烟田有翅烟蚜的忌避作用及其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拒食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有翅烟蚜有显著的忌避作用及其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也有显著的拒食作用。72 h内,浓度为70 g•L-1、9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田有翅烟蚜的忌避作用较好,其忌避率在68.96%~100.00%之间;在该抽提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拒食作用测定中,24 h内浓度为70 g•L-1、9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的拒食效果较好,其拒食率在67.54%~96.74%之间。因此,可尝试以大蒜为原料研制植物保护剂来防治烟蚜和斜纹夜蛾。
为揭示大蒜抽提物的某些生物活性,在实验室进行了大蒜乙醇提取物对烟田有翅烟蚜的忌避作用及其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拒食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有翅烟蚜有显著的忌避作用及其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也有显著的拒食作用。72 h内,浓度为70 g•L-1、9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田有翅烟蚜的忌避作用较好,其忌避率在68.96%~100.00%之间;在该抽提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拒食作用测定中,24 h内浓度为70 g•L-1、9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的拒食效果较好,其拒食率在67.54%~96.74%之间。因此,可尝试以大蒜为原料研制植物保护剂来防治烟蚜和斜纹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