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CSCD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A、CABI、ZR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6年  11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短段木灵芝优质高产菌株“赤芝6号”研究
李开本, 陈体强, 何修金, 陈世濂, 郑宇, 朱培根
1996, 11(3): 1-6.
摘要:
描述了“赤芝6号”主要栽培性状与商品性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担孢子,结果表明:孢子多呈卵圆形,顶端平截或钝圆锥形,大小为6.53~8.04μm×9.55~12.56μm,孢子表面明显可见一些微小的凹陷。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菌肉菌丝:其骨架菌丝的骨架干直径2.6~3.95μm,分枝直径1.8~2.6μm;缠绕菌丝大多弯曲,直径1.1~1.5μm.利用聚丙烯酰胺梯度浓度凝胶电泳法分析比较了“赤芝6号”与福建其他灵芝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赤芝6号”有15条酶带分布在凝胶浓度8.9%~25.6%处,其酶谱特征与其他菌株明显区别。
五个抗源品种抗瘟鉴定及抗瘟遗传分析
甘代耀, 王乌齐, 翁启勇, 罗榕城, 江文青
1996, 11(3): 7-9.
摘要:
1991~1994年鉴定了抗瘟抗源品种矮秆特特普(Tetep)、赤块矮选、红脚占、梧农1号和谷农13等的抗瘟性,抗小种率分别达100.0%、72.73%、81.82%、81.82%和100.0%;抗菌株率分别达96.01%、95.21%、94.52%、94.57%和98.46%;经全国和福建省稻瘟病圃鉴定,除梧农1号表现中抗外,其他4个抗源均高抗叶、穗瘟。抗瘟性遗传分析表明,矮秆特特普、赤块矮选、红脚占、梧农1号对中氏A49、中B1和中B13三个小种表现有2对抗性显性基因控制,但梧农1号对中C13生理小种仅表现1对抗性显性基因控制;赤块矮选分别与梧农1号、谷农13杂交F2代,对中B13和中C13表现为3对抗性显性基因控制。
“莆大麦5号”选育与大麦抗白粉病育种途径探讨
陈炳坤, 黄金堂, 郭媛贞, 陈德禄, 蒋文广, 卓志强
1996, 11(3): 10-13.
摘要:
针对福建大麦品种白粉病重、影响大麦扩大种植和产量提高,选用抗白粉病和黄花叶病、耐湿性强、熟相好、品质优的四棱大麦“木石港3号”,与本省大面积种植的二棱大麦品种“莆大麦4号”杂交,育成了丰产性好,抗白粉病和赤霉病,品质优良的饲用型莆大麦5号新品种,在大麦抗白粉病育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主要经验是:正确制定育种目标,突出抗白粉病性和丰产性状,广泛开拓抗源,科学选配组合,创造发病条件,严格选择抗病单株,加代繁殖种子,加速示范和推广。
福建省育成大麦品种(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稳定性的初步分析
涂祖荣, 张绍南, 张秋英, 余建华, 叶定生
1996, 11(3): 14-18.
摘要:
对福建省育成的6个大麦品种(系)进行两个年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育成的大麦品系产量提高9.2%~16.6%,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在各试点表现不同,品种与地点互作显着。(2)丰产、稳产性较好,各构成因素相对比较稳定和协调的品种为闽麦06;莆麦50丰产性较好,但稳产性偏差(有效穗,其余两个因素稍好);莆麦93、闽诱3号和泉1418产量优于对照,稳产性较好,除泉1418穗粒数稳定度紊乱外,其余相对都比较稳定;对照品种莆大麦4号产量稳定性很差,产量构成因素的稳定度也较乱。(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平均值与各自稳定性参数(b值)及变异系数无显着相关,而b值与变异系数多表现显着正相关,产量稳定性参数与各构成因素稳定性参数之间多表现相关不显着
甘蔗染色体及Giemsa-C带研究初报
庄伟建, 陈如凯, 林治良
1996, 11(3): 19-22.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甘蔗属三个种4份材料染色体的Giemsa-C带。结果表明:(1)甘蔗根尖经过预处理→固光→酶解→涂片→熟化→BSG分带处理程序,可以诱导出染色体的GiemsaC带,长时间熟化处理是取得分带成功的关键。(2)蔗茎段经过变温培养,诱导幼根,可以促使根尖细胞同步分裂,提高中期分裂相的比例。(3)二个刈手密野生种和热带种异染色质程度较低,是进化上较为原始的种;中国种异染色质含量高是较为进化的种,并对中国种的起源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可为甘蔗遗传育种和细胞学研究提供参考。
高温吸胀PEG提高菜用大豆种子活力的研究
徐树传, 黄建成, 林国强, 蔡赐喜, 陈益明, 王金官, 林武
1996, 11(3): 23-27.
摘要:
用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处理菜用大豆种子8h后,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增强幼苗长势,显着提高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在田间条件下,表现出苗率提高,苗期株高和苗重均有所增加。经PEG处理的种子其吸水速度减缓,外渗物量减少,有利于细胞膜的修复和重建。
大白菜一代杂种“中熟四号”及其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选育研究
陈文辉, 方淑桂, 王志雄
1996, 11(3): 28-32.
摘要:
优良自交不亲和系S-89是从西安大包头中连续多代自交分离选出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S-75是从牡丹江一号中多代自交分离和人工加代繁育选出的。这两个亲本都经过严格的配合力测定与分析,亲和指数测定,最后配成S-89×S-75,定名为“中熟四号”.具有抗病、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生育期较短、适应性强等优点,现已成为福州地区中、晚熟大白菜的主栽品种,并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1994年参加全国中晚熟大白菜福建点区试,产量、抗病、品质均居首位。该品种已分别通过省、市新品种审定并获1995年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提高栽培菊花鲜切花出口质量研究
戴志棠, 潘宏, 钱午巧, 叶作兴
1996, 11(3): 33-36.
摘要:
根据菊花生长特性和出口鲜切花技术标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菊花鲜切花,严格规范各项技术要求,选择最佳定植期和单本种植,是提高菊花鲜切花出口质量极其有效的方法,合格率可由原来占生产量的20%提高到30%~43%.
粉蚧长索跳小蜂对堆蜡粉蚧的寄主选择性和功能反应
陈少波, 陈伟, 何朝晖
1996, 11(3): 37-40.
摘要:
本文研究了粉蚧长索跳小蜂对堆蜡粉蚧的寄主选择性和功能反应。结果表明:(1)粉蚧长索跳小蜂可寄生堆蜡粉蚧二龄、三龄若虫和雌成虫,不寄生卵和一龄若虫。在无选择试验里,堆蜡粉蚧三龄若虫和雌成虫的被寄生率和每一被寄生主含卵量都显着高于二龄若虫。在有选择试验里,在堆蜡粉蚧的寄生率和寄生蜂产卵都以雌线成虫的最高,三龄若虫次之,二龄若虫最少,且三者间存在显着的差异;而堆蜡粉蚧雌成虫和三龄若虫的每一被寄生寄主的含卵量都显着高于二龄若虫。(2)粉蚧长索跳小蜂对堆蜡粉蚧三龄若虫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反应,蜂产卵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呈类似于Holling圆盘方程曲线变化,关系式为N=3.401Nt/(1+0.0905Nt)+1.019.
烟草青枯病发生与药剂防治研究
卢洪兴, 曾军, 邱志丹, 叶建如, 沈书屏
1996, 11(3): 41-45.
摘要:
烟草青枯病是福建烟草的主要病害,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由南向北开始发生,5月中、下旬遇上适宜的气候即大流行。春烟区发生危害较重。该病发生危害与品种、耕作类型、栽培管理、地形地势等有密切关系。试验指出90%乙霜育可溶性粉剂防治烟草青枯病效果显着,优于10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其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营养型生物农药“杀鳞精”与化学农药混配对小菜蛾的防效研究
余德亿, 刘波, 林抗美, 陈一安, 陈皓
1996, 11(3): 46-49.
摘要:
研究了营养型生物农药“杀鳞精”分别与4种化学农药混配对小菜蛾的防效。结果表明,4种混配液室内72h的校正死亡率在83.7%~100%,田间药后7d的校正防效为83.2%~100%,均优于常规化学农药和市售Bt;杀鳞精与4%万灵、杀鳞精与4%绿宝素的混配液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协同毒力指数在17.3%~44.8%之间,具有增效作用;小菜蛾对用4种混配液处理过的菜叶表现出了强烈的忌避性,拒食率为81.5%~96.5%;同时,杀鳞精具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作用,可以提高作物的株高和株重。
香蕉专用有机-无机复肥的开发研究初报
翁锦周, 黄盈
1996, 11(3): 50-53.
摘要:
本文根据香蕉生长规律及其所需的营养比例,结合我省土壤状况而进行了香蕉专用有机无机复肥的开发研究,结果已研制出一种适宜香蕉生长的专用肥配方。经两年来的试验、示范表明,在同氮量条件下,该专用肥在香蕉生长综合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产量比对照增产14.0%~31.9%,差异极显着,束顶病发病率降低7.9%.对施用后土壤中的pH值、容重、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氦、磷、钾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该专用肥肥效高且稳长,可改土肥田。根据市场需求,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结合进行,两年来,生产该专用肥300多t,施用面积266.7hm2,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小叶满江红与墨西哥满江红杂交后代有性器官(孢子果)形态学分析
唐龙飞, 陈坚, 章宁, 郑德英
1996, 11(3): 54-59.
摘要:
1992年,从小叶满江红(A.microphylla)与墨西哥满江红(A.mexicana)的有性杂交后代中得到育性正常的大小孢子果。采用光学与扫描电子显微锐分别对来自亲本和子一代杂种大孢子果的孢囊外周壁和浮膘表面形态以及小孢子果泡胶块上的钩毛形态和钩毛横隔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满江红分类及杂种鉴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番鸭、家鸭及其属间杂种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宋建捷, 檀俊秩, 陈晖, 刘玉涛
1996, 11(3): 60-63.
摘要:
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分析了番鸭、白羽蛋鸭及其杂种F1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三种鸭的染色体数目2n绝大多数为78.番鸭的第1号染色体是亚中着丝点染色体(sm),白羽蛋鸭是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第2号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性染色体为;zs/zw型,番鸭的z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染色体(t),白羽蛋鸭为亚端着丝点染色体(st);其余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t).番鸭和家鸭的第1号染色体和;染色体的核型不同是造成巳不育的主要原因。